王倩
摘 ?要:幼兒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環(huán)境創(chuàng)造,現(xiàn)階段對幼兒園幼兒環(huán)保意識的啟蒙開展及廢舊材料再利用的實踐活動還沒有廣泛普及。利用日常中可見的廢品,師生一起進行廢物改造,極大的增強了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從幼兒抓起,既有效利用廢物,又能培養(yǎng)幼兒珍惜愛護物品,不隨意亂扔廢物的習慣。本文旨在從幼兒園廢舊材料再利用進行全面分析。
關鍵詞:幼兒園;廢舊材料利用;保護環(huán)境
【中圖分類號】G614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3-0040-0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要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者廢舊材料來開展活動。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應培養(yǎng)幼兒從小環(huán)保意識,使幼兒通過動手實踐變廢為寶。教師可以利用幼兒低年齡段好奇心旺盛心理,引導幼兒發(fā)散思維進行改造,提高了幼兒學習興趣,豐富了幼兒動腦思考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幼兒今后發(fā)展奠定了良好品格基礎,促進了幼兒全面綜合發(fā)展。
1.引導幼兒學會廢舊材料分類
所謂廢舊材料就是指在每一個家庭在生活中產生的可再用的以及安全又衛(wèi)生的廢品,而在生活中大部分家庭都將這種廢舊材料當做廢品一樣扔掉,其實每一樣廢舊材料對幼兒而言只要加以加工就能產生一定的教育價值,而廢舊物品種類繁多,首先,要做的是將廢舊物品進行合理分類。幼兒園在廢舊物品的選擇上要遵循對幼兒的安全性原則,選擇無毒無害、棱角不堅硬尖銳的廢品,并進行清洗消毒,防止對幼兒造成刮傷污染等。其次,幼兒園教師需要跟家長分工明確,讓家長將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廢品積攢下來帶到幼兒園,幼兒教師按照既定目標規(guī)劃教學方式。從牙膏包裝盒、舊衣服、薯片筒等,都是可以進行改造的廢舊物品,這種廢品改造也極大程度帶動了幼兒家長環(huán)保意識。幼兒園應在每個班級門口放置貼有明顯廢品回收標識的廢品回收箱。如廢舊布料:毛衣毛褲、棉布、舊衣服等。回收標識是一個卡通的衣服。廢舊盒子:牛奶盒、鞋盒、禮品盒等?;厥諛俗R是一個帶著蝴蝶結的盒子。廢舊紙類:報紙、雜志等?;厥諛俗R是一本書。明確目標后,就是習慣的養(yǎng)成。并教師還要開展與廢舊材料分類有關的教學,引導幼兒哪些廢舊材料是可以利用的,哪些廢舊材料是不能運用的,以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危險發(fā)生。
2.活動區(qū)域充分利用,培養(yǎng)幼兒動手能力
幼兒園區(qū)域活動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在區(qū)域活動中幼兒能夠體會到輕松愉悅的活動氣氛,并且區(qū)域活動具有豐富多樣的特點,無論是幼兒還是教師都非常喜歡。因此教師可以在區(qū)域活動中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利用廢舊物品進行改造創(chuàng)造的活動區(qū)域不能太狹小,要有主題和場景,區(qū)分為廢物材料區(qū)、制造區(qū)、游戲區(qū)、展示區(qū)。注意所有區(qū)域布置高度不能過高,應符合幼兒平均身高,不要阻擋幼兒視線觀察高度。如制造小型迷你的家。幼兒教師不應直接給幼兒展示做好的模型,這樣會遏制幼兒想象力,久而久之,容易使幼兒產生固定思維。教師需要對其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如,幼兒教師聲音富有感染力的說道:“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問題想問你們,你們最喜歡家里的什么?”有的幼兒回答:“爸爸媽媽?!庇械幕卮穑骸棒~缸里游來游去的小魚?!边€有的幼兒回答:“紅色的花花?!庇變航處熃又鴮W生的回答繼續(xù)說道:“那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動手做一個小型的家?!币惶谜n圍繞“家”這個概念展開,整個過程幼兒參與興趣非常高,有的幼兒選擇用牙膏盒當床,找了一塊棉布用膠水粘在上面,枕頭用紅色瓶蓋代替,用積木制作電視機,一次性水杯的底部圓形當做地毯。在雜志上剪下風景圖片貼在鞋盒制作的圍墻上,在圍墻上貼上很多剪出來的花朵。
現(xiàn)如今幼兒園能夠提供的區(qū)域活動材料較少,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廢舊材料制作區(qū)域活動材料,然后將其補充在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的各個區(qū)域中。例如,在美工區(qū)域活動中,讓幼兒運廢舊材料制作大樹以及葉子,然后在大樹上掛滿幼兒的廢舊手工作品,這樣能夠充分激發(fā)幼兒的手工興趣,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動腦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讓幼兒能夠充分體會到運用廢舊材料制作手工的樂趣。
3.多元互動主題作品展示墻
幼兒將廢舊物品動手改造后并不是二次扔掉,需要對幼兒創(chuàng)造出的成品進行展示,讓幼兒分別參觀,善于從其他同學的作品里去反思總結。如在幼兒園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教學中,可以選擇將幼兒進行分組,幼兒教師用廢舊紙殼制造一個一米高兩米長的屏風。讓幼兒根據(jù)廢舊物品自行設計裝飾,圖案文字自己動手書寫繪制。有的幼兒通過彩色卡紙,剪出圓形貼在廢舊光盤上,將光盤裝飾成一朵向日葵,然后用毛線一個串聯(lián)一個,掛在屏風上。有的幼兒利用雜志和牙膏盒,在屏風上堆起了一座座高樓,利用彩紙裁剪,在高樓上插上國旗,周圍貼了太陽月亮和星星。有的幼兒直接拿起畫筆在屏風上畫上很多的鴨子,把藍色毛線剪成幾段,分別貼在小鴨子周圍,制作出了池塘。分組進行廢舊物品改造培養(yǎng)了幼兒團隊協(xié)作能力,增強了幼兒團隊精神,在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進步的積極課堂氛圍中,進一步賦予這些廢舊材料新的生命和意義,使幼兒充分利用廢舊物品進行改造的同時,鍛煉了實踐動手能力,豐富了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4.注重細節(jié)設計,營造游戲氛圍
在崇尚環(huán)保的時代中,廢舊材料一直都是人們的話題,而幼兒階段處于個人基本發(fā)展階段,心智身體都不成熟,對廢舊物品再利用的意識相對薄弱,不能更好的將自身帶入進去。構造適合幼兒廢舊物品改造的游戲氛圍,注重把握游戲細節(jié)設計,促進幼兒增強游戲角色意識,同時提高幼兒責任感。廢舊材料是制作玩具的好材料,在每一種材料中都能夠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只要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這種聯(lián)系,就能為幼兒打開思維以及創(chuàng)造的大門。如在廢物材料改造課程教學中,幼兒教師在班級內舉行帆船大賽。讓幼兒們利用現(xiàn)有的廢舊材料動手進行帆船制造,注意,實踐中應注意幫助幼兒進行瓶子安全切割,防止幼兒被刀弄傷發(fā)生意外。幼兒們發(fā)散思維,不局限于空的塑料瓶,有的幼兒選擇用薯片筒作為船只載體,有的幼兒把酸奶盒捆綁在一起。船只做好后進行裝飾,如貼上蝴蝶結、瓶蓋等等。最后幼兒將做好的船只放在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水盆里,幼兒同時朝著自己的船舶吹氣,看誰的船舶移動的更遠。在利用廢舊材料制作玩具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親身動手操作,不僅能夠滿足幼兒好動的特點,還能夠滿足幼兒對游戲的需求,同時這個過程是一個思維的過程,也是促進幼兒能力不斷提高的一個過程。因此教師要大膽運用廢舊材料對營造游戲氛圍進行嘗試,在營造游戲氛圍中不要過分的限制廢舊材料,要讓幼兒充分的展開想象,讓手中的廢舊材料發(fā)揮其真正的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廢舊材料能夠滲透幼兒園教育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并且幼兒園廢舊材料再利用的實踐應用必須跟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去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對環(huán)保和節(jié)儉的意識。既增強了親子關系,也增強了師生關系。促進孩子健康成長,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朵盛開的綠色環(huán)保之花。
參考文獻
[1]高鴻.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區(qū)域活動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7(02):142+144
[2]汪莉萍.談廢舊材料在幼兒園小班區(qū)域游戲中的應用對策[J].才智,2018(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