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建珍
幼小銜接幾乎是所有幼兒教師和家長都關心的問題,大部分幼兒園會在幼兒進入大班,尤其是進入大班第二學期時,開展一系列幼小銜接工作。如:通過參觀小學,讓幼兒了解小學生活,激發(fā)他們上小學的愿望;引導幼兒學習整理文具、書包,進行自理能力的提升式訓練等。而家長更關心的是幼兒認識了多少字,會多少算術,會不會讀寫拼音,因此,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幼兒在大班第二學期或者接近假期時,到外面的幼小銜接班進行學習。那么,這些真的這么重要嗎?幼兒從幼兒園到小學到底要跨越什么?又應該銜接什么?
德國的哈克教授根據(jù)觀察和研究指出,處于幼兒園和小學銜接階段的兒童,通常存在六個方面的“斷層問題”,即:關系人的斷層、學習方式的斷層、行為規(guī)范的斷層、社會結構的斷層、期望水平的斷層、學習環(huán)境的斷層。幼兒從自由、活潑、自發(fā)的游戲環(huán)境轉換到學科學習、有作業(yè)、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容易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狀態(tài)或患有學習障礙。只有當幼兒具備了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足夠的心理準備和較強的適應能力才有可能應對這些挑戰(zhàn),處理好斷層問題,輕松而愉快地適應小學生活。這就要求幼兒園、家庭、小學都必須重視幼小銜接工作,為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生活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很多幼兒升入小學后,會出現(xiàn)無法按時起床總是遲到、經常生病需要請病假耽誤學習等問題??梢?,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幼兒在精力和體力上是需要銜接的。如何幫助幼兒擁有健康的體質呢?其實從幼兒很小的時候開始,家長就應該重視幼兒身體素養(yǎng)的鍛煉,引導幼兒按時吃飯、規(guī)律作息、適當運動等。幼兒教師也應該從小班開始,就通過合理的教育計劃,循序漸進地幫助幼兒增強體質。比如,每天開展15分鐘晨間跑步鍛煉活動,保證每天上、下午各開展一個小時的戶外運動,可以是有組織的器械活動,也可以是自由活動,每個學期開展趣味運動會等。
除此之外,我園每學期還會在做好一切活動方案、安全預案的情況下,組織中大班幼兒開展班級之間或者是親子形式的遠足活動。步行3公里到公園放風箏,步行5公里走進小學和消防隊體驗生活,步行8公里走進圖書館……在行走的過程中,既鍛煉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又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堅韌的毅力和堅持的精神。
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目標要求,我園在各年齡段幼兒中開展了不同的器械運動。幼兒園提供豐富的運動器械,如配備平衡車、三輪車、滑板車、輪胎制作的拉力車等,滿足幼兒的體能發(fā)展,幼兒則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游戲玩耍提高技能,增強體質。
一個人的能力有很多種,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幼兒必須具備一定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規(guī)則意識和專注能力。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是一件非常專業(yè)的事情,科學有效的方法,有助于幼兒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幼兒順利適應小學生活。
1.生活能力
幼兒都會從幼兒園步入小學,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小班開始,午飯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幼兒自己吃飯,收拾碗筷、擺放椅子;午睡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自己學著穿脫衣褲,整理床鋪,并按照要求放在固定位置。中班開始,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天氣變化隨時增減衣服;學會跟小朋友相處,學會遇到分歧要商量。到大班,教師開始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和自我服務意識,按時入園,值日生負責分發(fā)餐具、整理室內衛(wèi)生等。到大班學期末,我園每月會開展一個主題活動,強化幼兒入學意識及技能,如引導幼兒開始背小書包,整理文具;適當延長活動時間,讓幼兒體驗課間10分鐘;教師會給幼兒布置小任務,要求他們完成。此外,我園還開展“獨立日”體驗活動,請幼兒自己整理并帶好洗漱用品,在幼兒園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夜晚。教師精心設計每個活動環(huán)節(jié),如睡衣秀、睡前準備活動等,并通過談話引導幼兒了解早晨應該幾點起床、如何設定鬧鐘、怎樣做才能上學不遲到等,通過體驗,鍛煉了幼兒獨立、勇敢的品格,家長們也說:“感覺孩子突然間長大了,變得懂事了?!?/p>
2.交往能力
幼兒升入小學后,會有很多新的同學,良好的相處交往能力也是幼兒在升入小學前需要具備的。我園不僅開展了多種區(qū)域互訪活動,為幼兒提供與不同班級、不同年齡同伴之間的交流機會,還開展了情景表演活動,以《國學弟子規(guī)》園本課程為基礎,引導幼兒通過商量進行分組扮演角色,大膽表現(xiàn)。此外,教師還精心設計活動情景,組織跳蚤市場,大班幼兒拿著自己的玩具、作品進行叫賣,小班幼兒選擇購買,然后用掙到的錢購買禮物去敬老院獻愛心。幼兒之間、班級之間協(xié)作活動的開展,能夠幫助幼兒提升交往能力,使他們更好地與同伴相處。
3.規(guī)則意識
我園借助蒙臺梭利課程優(yōu)勢,通過幼兒園環(huán)境的6S管理模式,引導幼兒了解學習生活中的規(guī)則。如打水、洗手時不擁擠,要站在線上等待;物品要放在指定的位置;各種活動材料應按標準提示擺放;上下樓梯時應靠右走;別人工作時不能輕易打擾等。幼兒在圖示提示以及教師的提醒下,養(yǎng)成了較好的規(guī)則意識。
4.專注能力
專注能力是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生活后需要具備的一個重要品質,能否專注地聽講、專注地完成作業(yè),這對幼兒是挑戰(zhàn)更是要求。因此我們從幼兒入園開始就有意識地在日?;顒又羞M行培養(yǎng)。教師在活動中觀察幼兒,不輕易打擾,適時加以引導。幼兒則在每日的自選活動中,認真完成,直到進行了驗證,才會結束本次“工作”。通過活動,幼兒的專注力及傾聽、理解的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為之后順利適應小學生活奠定了基礎。
幼兒的成長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幼小銜接并不是靠一兩個月的努力就可以實現(xiàn)的,幼小銜接的教育需要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