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坤 劉婧婧
作家之所以能成為作家,與他們遇到一位好老師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很多作家都不約而同地對引導自己走上文學道路的老師心存感激之情。如梁實秋在《我的一位國文老師》中寫到了影響他走上作家道路的國文老師徐先生。他寫道:“徐先生之最獨到的地方是改作文。他最擅長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頁整頁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經(jīng)他勾抹之后,所余無幾了。我初次經(jīng)此打擊,很灰心,很覺得郁悶,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謅出來的句子,輕輕地被他幾杠子就給抹了。但是他鄭重地給我解釋,他說:‘你拿了去細細地體味,你的原文是軟巴巴的,冗長,我給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讀讀看,原來的意思并沒有失,但是筆筆都立起來了,有生氣了……如果我以后寫文章還能不多說廢話,還能有一點點硬朗挺拔之氣,還知道一點兒‘割愛的道理,就不能不歸功于我這位老師的教誨?!?/p>
同樣遇到一位好的語文老師的還有汪曾祺。他自言沈從文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涯影響巨大。汪曾祺考入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后,成為沈從文的入室弟子。沈從文對文學創(chuàng)作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并且對汪曾祺日后的創(chuàng)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汪曾祺在《我的老師沈從文》中寫道:“沈先生教創(chuàng)作還有一種方法,我以為是行之有效的。學生寫了一個作品,他除了寫很長的讀后感之外,還會介紹你看一些與你這個作品寫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學生看看別人是怎樣寫的,自己是怎樣寫的,對比借鑒,是會有長進的?!蓖粼鲗⒆约簩ι驈奈牡膽涯顝娜輷]灑于筆尖,文字樸素,但是字里行間流淌的都是真情。
除了無私地傳授學生知識外,一些老師之所以讓人難忘,是因為他們的慈愛、公平與偉大。魏巍在《我的老師》中,用樸素的語言記錄了一個個難忘的細節(jié):“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兒笑了,她也笑了?!币粋€“從來不”,足見蔡老師的寬容。即便那“僅僅有一次”,也在她與孩子的默契中一笑而過。最讓魏巍難忘的是童年時被“反對派”們欺侮的時候,蔡老師給了他“莫大的支持”。所以,“在一個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對蔡老師的無限依戀,使暑假顯得格外漫長。以至于在睡夢中,魏巍迷迷糊糊地走出席子“六尺遠”,為的就是去找日思夜想的蔡老師。
魯迅先生也寫過好幾位老師,但藤野先生在他心中無疑是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的。他在《藤野先生》中熱情歌頌了藤野先生正直、嚴謹、沒有偏見等高尚品德。這樣的老師無疑是了不起的,對魯迅的影響是終生的。
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犯錯誤是難免的,但如何引導孩子面對困境、走出迷霧,這更顯出老師的偉大。梁曉聲在《我和橘皮的往事》里,說他去校辦工廠義務勞動,聽師傅說橘皮有平喘、緩解支氣管炎的功效,他就“往兜里偷偷揣了幾片干橘皮”,帶回家給被支氣管哮喘折磨得喘作一團的母親泡水喝,果然使她的劇烈喘息減少了。后來被同學告發(fā)了,他立刻成了聞名全校的“賊”。直到班主任———一位清瘦嚴厲、戴600度黑邊近視鏡的中年女教師,休完產假來上第一堂課,察覺出他的異常處境:“放學后她把我叫到了僻靜處,而不是教員室里,問我究竟做了什么不光彩的事?我哇地哭了……第二天,她在上課之前說:‘首先我要講講梁紹生(我當年的本名)和橘皮的事。他不是小偷兒,不是賊。是我叮囑他在義務勞動時,別忘了為老師帶一點兒橘皮。老師需要橘皮摻進別的中藥治病。你們如果再認為他是小偷兒,是賊,那么也把老師看成是小偷兒,是賊吧……第三天,當全校同學做課間操時,大喇叭里傳出了她的聲音。說的就是她在課堂上所說的那番話……從此我又是同學的同學,學校的學生,而不再是小偷兒,不再是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