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在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方興未艾,同時它也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但當?shù)男〗M合作學“熱熱鬧鬧”,其實是一種擺設;有的教師為急于完成帶合作還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討論的膚乏就性不具備合作性;有的小組分工不明確,學生顯得手忙腳亂,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以上問題的癥結所在實質(zhì)就是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為此我在實踐中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合理安排合作對象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出于克服傳統(tǒng)教學存在的弊端將社會心理學的合作原理納入教學之中,強調(diào)人際交往對于認知發(fā)展的促進功能。小組合作的目的是讓每個小組成員都從中有所獲。如果不作任何安排,任由幾個小組成員自由發(fā)揮,那他們便會七嘴八舌,誰也不理會誰,整個合作過程如同一盤散沙,學生從合作中得不到任何的提高。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在成立小組時給他們分好工顯得十分重要。各小組成員的分工不是一直不變的,在一定周期后,調(diào)換小組成員的角色,這次擔任小組長的下次去擔任匯報員,這次擔任操作員的下次去搞記錄,讓每個學生對小組中的幾個角色都了解,都能勝任,并明白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
二、?熟練掌握合作技能
一般情況下的小組討論,學習強力強的學生未等其他學生發(fā)言就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一來,那些學困生相當于走了個形式?jīng)]有經(jīng)過大腦思考便得到了現(xiàn)成的答案,結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這時就需要教師事先做好安排,講清合作規(guī)則,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包括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見解,如何糾正他人的錯誤,如何汲取他人的長處,如何歸納眾人的意見等。因此,可在小組合作前這樣規(guī)定: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記下來,再由小組長安排,各個成員各自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后由記錄員將其整理出來。這樣,每個人都有了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三、?正確把握合作契機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于通過合作,實現(xiàn)學生間的優(yōu)勢互補。教師要合理選擇合作的契機,因為不是什么內(nèi)容那需要合作的,否則合作學習就失去了意義。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材所要體現(xiàn)的新理念。
另外,還要探究恰當?shù)暮献鲿r機,如當個人操作無法完成時,學生個人思考、探索有困難,需要互相啟發(fā)時,答案多樣性時,問題涉及面大,學生回答不全面時,學生意見不一樣需交流時,宣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他們在組內(nèi)冷靜地思考,理智地分析。
四、?科學運用評價機制
新課標指出:對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關注他們情感態(tài)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意識,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強化學習小組的集體榮譽感。在小組活動期間,教師應關注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熱情是否高漲,思維是否活躍,交流是否投入,氣氛是否融冾。教師要進行巡視,了解學生合作是否有一定的廣度,合作學習是否取得預期的效果,對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指導。
五、?充分發(fā)揮教師作用
從表面上看,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壓縮”了教師的空間,實際上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更大的責任。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的時候,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我認為教師不是等待,不是觀望,也不是去干其他事情,而是對各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xiàn)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小組活動出現(xiàn)問題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和指導。對小組的任務還不清楚時,教師要耐心地向?qū)W生說明;小組討論的聲音過大時,教師可以抽取小組中的一人做噪音監(jiān)督員;小組討論偏離主題或討論時受阻時教師應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制止,或為小組討論提供時的點撥,使小組討論順利開展……教師深入到小組中去,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認知的進程等等,從而靈活地調(diào)整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小組匯報時,教師應先將多年來的口頭禪:“哪個同學愿意來說一說”改為“哪個小組愿意來說一說”讓各小組成員們明白:他們是一個集體,成員之間應團結協(xié)作,共同鉆研。同時還可以嘗試設一個小組的意見為靶子,讓大家對他們的意見發(fā)表見解,那么在團體參與的爭論中,學生就更容易發(fā)現(xiàn)差異,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對間題的認識將會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