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衛(wèi)峰 譚雙雙
“老師,剛才下課時他故意推了我一下!”班里的一名學生氣憤地來到班主任值班室投訴,“誰看到了?”班主任問道。這名學生迅速地指出了幾名“旁觀者”。當班主任找到這幾位同學了解此事時,他們卻非常默契地統(tǒng)統(tǒng)表示“不知道”。這樣的尷尬場景,對于班主任們而言,并不奇怪,還時有發(fā)生。為什么學生看到了事情的經過,卻矢口否認呢?“老師,我的作業(yè)忘帶了?!庇袝r我們還會遇到學生這樣看似無解的回答。實際上,學生沒有完成作業(yè),也沒有說真話。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無論是班主任還是任課教師,均應重視學生的誠信教育,要當好向導員、調解員、服務員、講解員,身先示范,相互信任,營造氛圍,家校溝通,從而確保學生精神“不缺鈣”。
當好向導員,身先示范。作為班集體的“領頭羊”,班主任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每一位孩子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暗示。在處理班級管理事務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復雜的情況,教師應坦然面對而不是刻意回避掩飾。對于比較棘手的問題,有時需要藝術性地去處理,但“誠”字為先,公平為本,才能確保事情妥善處理。課堂教學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尷尬,有的學生對于某個點思考得比較深入,教師要以學習者的姿態(tài)傾聽,而不是直接否定。要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真誠與友善,以此獲得學生的信任感,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當好調解員,相互信任。學生在班里遇到麻煩或糾紛時,有的會選擇忍讓或退縮,而不是通過老師處理。所以班主任要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間出現(xiàn)的小摩擦等問題,以真誠的態(tài)度與公平的原則去化解班內的不和諧現(xiàn)象,耐心地與學生交流,解決存在的矛盾。對敢于認錯、知錯就改的學生,多一些包容,鼓勵他們承認錯誤,積極改正不足。教師以朋友的身份與學生相處,獲得他們的信任,也是管好班級的重要基礎保障。
當好服務員,營造氛圍。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規(guī)章制度時應與學生深入交流,凝聚共識,創(chuàng)造一個誠信友善、公平和諧的環(huán)境,讓敢說真話、善做實事成為班級的正能量和主旋律。班主任可通過誦讀、故事會等形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tǒng)美德誠信典故等,在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活動中,使學生感受、體會誠信是做人的根本。在每周班會時鼓勵并表揚一些踐行誠信的好人好事,形成“人人守誠信”的良好氛圍。?
當好講解員,有機結合。課堂是進行誠信教育的主陣地,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抓時機、重細節(jié),結合教學內容,將誠信教育有機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良好品質。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誠信教育的通知》曾指出,德育課程和文科教學要結合教學內容,豐富誠信教育內容,寓誠信人物、事件等于課堂教學之中;理科教學要在體現(xiàn)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精神的基礎上,融入誠信精神。誠信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誠實守信的優(yōu)秀品德,使誠信教育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
當好聯(lián)絡員,家校溝通。培育學生的誠信品德,不僅需要學校教育,更離不開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凹彝ナ侨松牡谝粋€課堂?!币粋€和諧有愛、溫馨團結的家庭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才能夠在自覺承擔責任、個性發(fā)展等方面打下堅實的思想品德和人格基礎。父母的言談舉止、行為習慣對孩子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和影響,因此教師應與家長增進溝通,如定期家訪、召開家長會等,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掌握學生情況。教師和家長需要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及時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誠信待人的好習慣。
誠乃立身之本,信為道德之基。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一個價值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加強中學生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樱~好人生第一個臺階,樹立誠信為本的責任擔當意識,實現(xiàn)其全面發(fā)展,教師義不容辭。
(作者單位:山東省汶上縣第二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