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飛速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水平正在不斷提升。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先進的科學理念的指導下,通過行動研究的方式來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流程進行思考,針對性地尋找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良好的教學標準來反復要求自己,主要追求目標是教學流程的合理性。教學反思從屬于促進教師、學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農(nóng)村地區(qū)的高中化學教師來講,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幫助其構建更為科學合理的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同時還能夠將自己的理念轉變?yōu)閷嶋H教學活動,全面推進化學學科基地的建設。因此,開展化學教學反思活動就顯得極為重要,文章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的路徑作出了簡單探析。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反思;教學理念;教育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迅猛推進為當下我國高中化學教育帶來了堅實有力的支撐,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義。在新課改理念的深度應用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自己的教學風格,尋求更為符合雙方需要的嶄新教學模式,學生從被教師看管轉變?yōu)樽灾鞴芾?。在新課改理念下要求的化學教學課堂是在教師的精心安排以及巧妙引導下進行的,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迅速捕捉到學生的巧妙看法與觀點,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全面推進此類課堂的建設,顯然是值得教師進行深入反思的。
一、?教學理念的反思
教學方法改革的核心是教學思想的改革。在高中化學中,其內容有了更加繁多的知識需要學生記憶,并且,化學知識的深度也在不斷提升,在化學實驗的教學中,不僅僅需要引導學生記憶化學知識,還需要試驗配合與課后練習等學習方式的輔助。傳統(tǒng)化學課堂過分關注于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即便在新課程理念推陳出新已久的情況下,仍舊有大量學校認為學生的任務就是將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度記憶,將學生當做接受知識灌輸?shù)膶ο?。而化學實驗作為化學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無論是其實驗流程亦或是現(xiàn)象均由教師口述完成,并未給予學生親自操作或者觀看演示實驗的機會。因此這就導致我國學生普遍形成不愛提問的錯誤習慣。在新課改下的高中課堂教學更為注重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包括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等多方面,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否足夠新穎將會直接決定課程改革的成敗。所以教師的教學理念需要創(chuàng)新,絕對不能因循守舊。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就教學方法來看,教師有必要擺脫傳統(tǒng)的“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錯誤教學模式。實驗不僅是高中化學課程的重要模塊,同時也能夠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工具,其能夠有效強化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學習興趣以及動手操作能力,這對于其今后的學習成長而言,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推進作用?;瘜W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多準備演示實驗,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準備相應的改進實驗,以此來助力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自主探究意識。在現(xiàn)代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最為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便是多媒體CAI動畫、化學實驗以及視頻錄像,因此教師完全可以選擇教材中的典型內容,并針對性地制作成相應的多媒體視頻,用以促使學生形成對化學實驗的深刻理解。比如高中重點學習中的氧氣的性質,氧氣在化學性質中是一種較為活躍的氣體,其能夠與很多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但是因為能夠發(fā)生反應的物品較多如:木炭、硫粉、紅磷、鐵絲、蠟燭等,老師準備實驗較為復雜,而老師就可以利用網(wǎng)絡找到各種教學視頻,然后在課堂之中在給學生播放,讓學生在聲情并茂的氛圍中學習化學知識,并且更加直白地了解化學概念,讓學生能夠減少化學重難點的學習難度,這種方式能夠充分地增加學生學習深度,進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化學實驗中想要表達的意思。在教學中,老師應該充分的整合教學方式,尋找適合學生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們能在極大學習興趣保障下進行學習知識,讓學習成為一種興趣,而不是任務,積極地引導學生們主動學習,擴展學生們的思維模式,增加知識面。為學生們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老師要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強化學習興趣,進而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難度大,需要老師不斷深化研究,制定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課件,進而給學生更加直觀知識講解。把化學課堂當做興趣課堂學習知識。進而滿足學生的課堂需求,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重學生的核心能力培育,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發(fā)展。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一)化學實驗的反思
高中化學課堂中的實驗內容占比較高,其具體教學流程并不需要按部就班完成,教師可以針對于實驗內容來作出相應的改進,用以保障實驗內容更為符合學生群體的基本需要。例如,在完成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做如下改進,在兩個試管里邊分別放入相同體積的稀HCl以及濃HCl,而后在其中放入相同體積的Zn粒,而后迅速利用帶有玻璃管的橡皮塞來塞住試管口,玻璃管的另一端連接一個內部沒有空氣的氣球,在實驗進行兩分鐘后觀察氣球的變化情況。通過對實驗做改進處理,實驗的可見度進一步增加,具有良好的對比性,能夠更為清晰地說明當前教師需要講解的內容。又比如,在為學生講解“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的相關內容的時候,碳酸鈉在和鹽酸產(chǎn)生反應之后將會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產(chǎn)生則會使氣球逐漸變大,但是由于此實驗對于氣密性要求較高,因此常常難以取得良好的觀察效果,因而教師就可以進行如下改進,準備兩個量筒,分別在其中加入體積相同、物質的量相同的鹽酸,而后在其中滴入幾滴洗滌劑,分別在量筒中加入相同物質的量的NaHCO3、Na2CO3,實驗所生成的二氧化碳將會使量筒中的洗滌劑產(chǎn)生大量泡沫,此時便能夠根據(jù)泡沫的產(chǎn)生量以及其快慢來判定實驗生成的CO2的量。改進優(yōu)化實驗,將驗證結果的實驗形式轉變?yōu)樽灾魈骄拷Y果的形式,這樣必然能夠極為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因為有些實驗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課堂教學中,老師可以利用模擬實驗進行教學,部分學生由于自身能力不足,不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分析操作流程進而出現(xiàn)實驗事故,產(chǎn)生安全事故。以甲烷與氯氣反應為例。甲烷和氯氣在光照下會產(chǎn)生一定的反應,但是在陽光直射下,非常容易出現(xiàn)爆炸,實驗危險性極大,不適合學生操作。老師就可以利用可控的模擬實驗軟件,開展實驗教學,讓學生具體觀察,進而增加實驗經(jīng)驗,讓學生能夠充分鍛煉實驗能力。老師在經(jīng)過教學后,再帶領學生開展化學實驗,在高中課程中,很多的重點實驗項目都有一定的危險性,但是還都是重點考察內容,需要老師充分講解,要積極主動地幫助學生學習化學知識。老師可以直接利用網(wǎng)絡上的虛擬平臺教導學生,在課程中,老師要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根據(jù)學生的不足制定學習計劃,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化學知識。
(二)化學作業(yè)的反思
在作業(yè)布置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地為學生選擇種類多樣,考量知識豐富的作業(yè)內容,以此來全面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幫助其彌補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在高中化學課本中有諸多習題內容,教師在進行習題布置的過程中完全可以將此作為核心內容,同時給予學生詳細的講解。此外,部分教師還可以自主地編選試題,有效地控制其難度,提高練習的準確性以及效率,以此來促進學生的深度成長與發(fā)展。
四、?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學反思要求教師能夠保有敏感的心態(tài),同時還要求教師能夠經(jīng)常性地開展反思活動,通過對多種教研方法的思考研究來選取更為符合學生的需要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首先,教學后記反思方法。每位教師都應該書寫相應的隨堂筆記以及教育日記,此類記錄均是教師進行思考、創(chuàng)新的源泉所在,是教學科研的重要材料支撐以及實踐應用基礎。教師需要結合教師的職責以及新課程改革的具體需求,將自己對教育教學的看法予以回顧反思,并通過文字的方式進行記錄。正常來講,思考常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淡忘,而如果能夠將實踐經(jīng)驗記錄成文,全面強化自己對教學事例的記憶與思考,那么自然能夠積累大量經(jīng)驗,打造別具一格的教育體系。
其次,借鑒其他教師的意見。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教師需要通過和其他教師之間的交流,針對性地優(yōu)化現(xiàn)下教學模式以及教學過程,對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資源以及教學問題進行討論交流,探討在理念方面的差異性,以此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準。
最后,案例研究法。此種方法就是利用案例的形式來表現(xiàn)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事情,并予以分析討論,尋求其不足以及發(fā)光之處。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有關于金屬“鈉”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行為學生做“滴水生火”的實驗,學生群體表現(xiàn)地頗為驚詫,完全不知道為什么水能用來生火,而后教師則可以引入課堂教學內容。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引導學生明確鈉的物理性質以及化學性質,而后教師則可以為學生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為什么需要把鈉保存在煤油里?”“在自然界中的鈉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如果鈉燃燒,能否用水滅火?”又比如,在教師帶領學生做有關于“濃硫酸的脫水性”的實驗的過程中,由于需要使用到蔗糖以及濃硫酸,因此往往會生成二氧化硫氣體,嚴重污染環(huán)境。因而在實驗開始前,教師可以先行向學生提問,詢問學生是否能夠尋找到避免環(huán)境受到污染的方法,引領學生開動自己的大腦進行思考,當學生群體說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師則可以給予學生相應的評價,指出其實驗方案的不足之處,如此必然能夠促使學生形成更為完整的認知能力,促使其形成更為全面的認知能力。
五、?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迅速推進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推進農(nóng)村地區(qū)高中化學課程建設是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有關教師需要在大量實踐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進行多次反思總結,只有這樣才能尋找到更為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成長提供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祖浩.我國21世紀兩版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比較研究[J].化學教學,2018(9).
[2]陳泳吉.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8(16).
[3]廖靜.高中化學新課程學習困難以及認知因素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6).
[4]鄒世林.淺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化學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8).
作者簡介:
張建民,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qū)高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