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楠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史無前例的居家學習,相信這段難忘的時光一定永駐學生心間。如今,學生也要從“宅”家學習回歸到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了,在歡呼雀躍之時,作為班主任,該如何讓學生平穩(wěn)過渡,以更為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新學期呢?我有以下幾個想法和大家分享。
1.“云”家訪,隔空不隔愛
開學前一周,以“云”見面的方式和每一名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透過“云端”開展有溫度的,時效性強的家訪活動,從家訪的目的到家訪的內(nèi)容,都要細化,不遺漏每一個細節(jié),爭取通過這樣一個家訪,掌握每一名學生的最新狀態(tài),及時了解學生開學前的心態(tài),調(diào)動學生對于返校的期待。由此,為接下來學生的返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儀式感,喚醒積極性
學生返校后,作為班主任要給學生一個充滿儀式感的開學第一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喚醒學生的積極性。在這個充滿儀式感的開學第一課上,可以安排一些小活動,比如說生生之間的小小“心語”,用真誠的、質樸的語言互相說一下同學間的想念之情;也可以是通過繪畫、手賬、寫返校期待卡、拍張笑臉照等形式,讓學生在涂涂、寫寫、畫畫、拍拍的過程中,記錄居家學習的感受,然后在班級進行分享;還可以采用課間動畫的形式,敘述疫情期間無數(shù)的“逆行者”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而無私地付出著,激發(fā)學生民族自豪感,從而努力學習,做一個勇于擔當?shù)娜?更要對學生進行生命健康教育,對于生命、健康等要有科學地認識,這樣有助于平復學生的心態(tài),使之安心學習??傊己玫拈_端,充滿儀式感的活動,能順利地幫助學生盡快地投入到校園生活的學習中,快速適應返校后的校園生活。
3.養(yǎng)成好習慣,調(diào)整期待值
師生共同梳理一些好習慣,樹立典范,看看哪些好習慣值得學生學習和借鑒。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在開學后,培養(yǎng)學生做一個“有心人” ,像身邊擁有好習慣的同學學習,從而梳理自身成長應堅持的好習慣。同時,調(diào)整對自己的期待值,進行合理期待,讓學生的心理也能恢復彈性,保持一個樂觀心態(tài),繼續(xù)助力下一階段的校園學習歷程。
4.正向思維,緩解負面情緒
在這一段時間的疫情壓力下,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焦慮、恐慌和煩躁等各種不良情緒,這是人面對突發(fā)事件的正常心理反應。學生返校后,要給予關注,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態(tài)變化,一旦學生有類似的負面情緒,教師和家長要共同配合,積極引導,緩解學生的負面情緒。比如說讓學通過聽音樂、與他人傾訴等方式緩解緊張情緒,嘗試以積極的方式去應對,肯定自己積極的正向思維,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能力,樹立自信心,更快地回歸課堂。
5.制訂計劃,重新出發(fā)
長時間的居家學習,學生的注意力有可能沉溺于過去舒適的家庭環(huán)境中,內(nèi)心或許會抗拒緊張有序的校園生活,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心理壓力,繼而會導致學生難以適應返校后的生活。為了克服這種心理上的“慣性”,班主任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指向未來,讓學生暢想未來,對未來充滿期待,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學生心中有了努力的方向,就會自信地向前努力,會讓學生對校園生活充滿期待。
作為班主任教師,我們需要平和地接納各種變化,積極進行調(diào)整,尋找適合學生的、有利于學生成長的平衡點。希望返校之日,每一名學生能以積極、平和的心態(tài)走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