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煥麗
【摘要】學生年齡階段不同,接受能力也存在顯著差異性。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緊緊圍繞具體的教學內容,給學生創(chuàng)設身臨其境的學習體驗,完成小學語文的高效學習。本論文立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境教學 ?核心素養(yǎng)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34-0078-02
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最為重要的一門課程,是小學生對其它文化課程進行學習的基礎。但是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師依然是采用“滿堂灌”的模式開展教學。而這一教學模式,與當前的教學要求存在強烈的沖突,唯有及時進行教學改革,才能契合當下的素質教育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要重新優(yōu)化、調整教學設計,并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完成小學語文的高效學習。
一、情境教學法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在課堂教學開展之前,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地分析和挖掘,并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等,借助語言描述、多媒體、角色扮演、課本插圖等多種形式,給學生營造一個與內容相關的學習情境,帶領學生走進特定的情境中,獲得良好的體驗,最終實現(xiàn)文章的高效學習。
與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相比,情境教學法主要是通過“感知——理解——轉化”三個層次得以實現(xiàn)的,并且這一教學模式下,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改革的主流趨勢和發(fā)展方向。經過教學實踐證明,情境教學的應用,徹底激活了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命力。1.重新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可借助情境的形式將課本內容進行直觀地呈現(xiàn),促使學生在身臨其境中與作者產生共鳴,進而對教學內容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1];2.有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新課改下,教師必須要重塑師生關系、定位師生角色,將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恰恰體現(xiàn)了這一點,徹底改變了學生長久以來形成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依賴學習狀態(tài),激活了學生的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3.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鑒于教學中存在一定的抽象知識,而小學生思維發(fā)展有限,以至于其在學習中面臨較大的難度,以至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較低。據(jù)此,通過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可將教學內容與特定的情境體驗深度融合到一起,引導學生在視覺、聽覺體驗中,不斷加深內容的理解,或者與作者形成共鳴,理解其中蘊含的思想,最終提升課堂教學質量[2]。
二、基于情境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分析
1.依托生活素材,設置學習情境
針對小學語文這一學科來說,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并且內容都來源于實際生活中。同時,在素質教育理念下,不再提倡脫離實踐的書本教育,要將知識教育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真正實現(xiàn)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因此,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從小學生實際生活作為切入點,從中挖掘出與學習內容相關的素材,給學生營造出一個生活化場景,使得學生在熟悉的場景、情境體驗中學習與進步。當真實生活與教學情境相結合后,學生就能真實的體會到知識的存在,以促使學生實現(xiàn)身臨其境,并深化自身的情感體驗。對于小學生而言,其生活世界通常是極豐富的,基于此,教師需立足于學生的角度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并通過生活資源的充分運用,深化對學生的具體生活狀態(tài)進行了解。數(shù)學教師只有充分了解到學生的實際生活,觀察學生的實際生活,走進小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其內心的真實想法,明確其性格和日常喜好等,才能有針對性地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使得學生在生活化情境和體驗中,獲得豐富的認知、良好的體驗等,最終實現(xiàn)高質量的學習。因此,面對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下的教學要求,語文教師可以把學生所熟悉的資源呈現(xiàn)于課堂中,并根據(jù)具體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從而使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直觀的聯(lián)系到語文抽象知識,從而實現(xiàn)高效學習。具體來說,在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時候,不僅僅要對語文教材進行深度分析,精準把握教學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立足于小學生的實際生活場景設定教學情境。例如,在“雷鋒叔叔,你在哪里?”這一課內容的學習中,教師就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形:以扶老奶奶過馬路、幫媽媽倒垃圾等生活化的案例,將雷鋒精神的概念蘊含其中,促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完成這一課程的有效學習。
2.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情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旨在改變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學生毫無生機、被動聽講的狀態(tài)。同時,使得學生在情境中形成共鳴,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性格、中心思想等。具體來說,教師在借助角色扮演的途徑創(chuàng)設情境的時候,首先要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因為只有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友好的課堂學習環(huán)境,才能真正凸顯情境教學的價值。首先,必須根據(jù)小學生的特征為其營造開放自由的環(huán)境,在學生發(fā)表觀點時,教師必須要給予足夠的肯定、鼓勵,不能隨意否定,以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其次,學生在具體的角色扮演過程中,為了保證其順利進行,應給予適當?shù)囊龑?,以免出現(xiàn)問題打斷角色扮演。同時,在學生扮演的過程中,還要叮囑學生注意傾聽、尊重對方,結合表演過程,進行分析、討論;最后,為了提升角色扮演情境的有效性,教師還必須要對整個過程的時長進行合理地控制,以免太長影響課堂教學,加重學生的表演負擔,或者表演時間過長,致使學生在觀看中逐漸產生厭煩的情緒。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小學語文課本內容,引導學生結合角色扮演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使得學生在對文章進行演繹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加深文章內容的理解。以“坐井觀天”教學為例,教師就引導學生分別扮演小青蛙、小鳥和旁白三個角色,并引導學生在角色扮演的這一教學情境中,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并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高效學習[3]。
3.借助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僅僅要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最終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同時,鑒于當前小學語文教材中,存在一定的留白,給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思考空間和機會?;诖耍處熢谠O計語文教學計劃的時候,就以教材中的留白空間為切入點,精心設計與學生實際情況相關的問題,使得學生在問題情境引導下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例如,在“丑小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學生的學情等,創(chuàng)設一定的問題情境:丑小鴨為什么叫丑小鴨?丑小鴨為什么會難過?大家理解它的心情么?丑小鴨為什么最后會感覺到幸福?在一些問題情境中,幫助學生對文章的主題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并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小學語文學習興趣[4]。
4.結合課本插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現(xiàn)行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存在大量的插畫。同時這些插畫也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素材,是輔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重要途徑?;诖?,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的時候,必須要以此作為切入點,還要充分借助課本中的插圖,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例如,在“四季”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師就結合教材中的課本插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對四季的特點進行進行想象,進而完成小學語文的高效學習。
5.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上的資源也變得更豐富、開放,這不僅是對傳統(tǒng)化教學的改變,而且還為情境教學的實施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因此,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可通過多媒體網絡的運用,以音樂、動畫、視頻等方式,呈現(xiàn)出教學內容,這不僅能充分吸引學生自身的注意力,而且還能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首先,語文教師需注重情境資源庫的搭建,把網絡中搜集到的語文學習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資料。需要說明的是,在選擇學習資料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質量,做好認真篩選,防止盲目使用。同時,教師選擇資源時,需認真地研讀,擇優(yōu)使用。其次,語文教師需注重不斷提升信息技術,熟練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能,以促使自身搜集資源能力的提高,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教學設計的優(yōu)化,并促使自身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師在創(chuàng)設小學語文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可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集視覺、聽覺于一體的學習情境體驗,促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刺激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對語文知識形成直觀、形象的理解,最終實現(xiàn)高質量的學習。以“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為例,教師在設置情境的時候,就借助了信息技術這一工具,給學生播放了有關小興安嶺的視頻,使得學生在強烈的視覺刺激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進而對文章內容形成深刻的理解,最終實現(xiàn)小學語文的高效學習[5]。
6.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習興趣
著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先生曾經明確提出:“如果教師沒有辦法使學生出現(xiàn)情緒高昂以及智力振奮的狀態(tài),只有急于知識的傳授,無法通過情感的腦力勞動,學生就會產生疲倦,沒有興趣的學習及歡欣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的負擔?!倍鴮τ谛W生來說,其自身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唯有精心設計教學情境,使其具有極強的吸引力,才能最大限度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面對小學生這一學習需求,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模式,結合小學生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一致的游戲情境,使得學生在游戲的吸引下,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比如,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中,教師就可闖關游戲作為情境,在游戲中設立關卡,并設置一定的獎品。引導學生在這一游戲情境中,積極參與到識字游戲中。同時,通過游戲,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行動也得到了相應的訓練,語文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情境游戲的創(chuàng)設,雖然情境游戲能對課堂氛圍進行改善,但是,需注意游戲不僅僅要調動學生的參與性,還要注重游戲的教育價值,將游戲與教學目標有機結合到一起,以免游戲過渡,使得課堂成為游樂場?;诖?,語文教師需注重教材的深度解讀,根據(jù)小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輔助學生完成學習。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下,情境教學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給傳統(tǒng)的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增添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因此,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生活、角色扮演、問題、插圖、多媒體、游戲等情境模式,全面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石明春.基于情境教學法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構建探究[J].學周刊,2019(35):98.
[2]許燕.淺析小學語文課堂中情境教學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1):70.
[3]劉巍.談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才智,2019(32):104.
[4]趙小平.應用情境教學法提高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J].學周刊,2019(33):112.
[5]麻建華.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31):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