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炳炎
1953年10月,中央政府組織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到朝鮮戰(zhàn)場進行慰問。賀龍元帥為總團長,京劇大師梅蘭芳兼任副總團長。
期間,老舍和梅蘭芳同行,多次記錄了梅蘭芳的“隨意”和“不隨意”。不論在火車上,還是在房間中,梅蘭芳總是早起早睡。起床后,雙手閑不住,先收拾車廂或房間,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不許被單上有任何皺折。不許桌上有一點煙灰、衣服上有任何塵土。收拾完自己的,就過來幫助老舍。
梅蘭芳在舞臺上,更是一絲不茍地處理一切。
每逢有演出任務,他提前在房間里靜臥不語,這時別人都趕緊躲開他。登臺前好幾個小時他就去場地靜坐,或到后臺去檢查一切,做到心中有數。《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戲,他已演過不知多少次了,可是,每次演出仍然要用半天的時間去準備。不停地思索該在哪一個身段、哪一句的行腔上,有所改進。
一次,演《貴妃醉酒》,幾個宮女扮演者是臨時由文工團抽調來的。梅蘭芳反復、耐心地給她們講解,并幫著化妝,之后再逐一仔細檢查。發(fā)現一位宮女,面部化妝很好,耳后略欠明潔,說實話觀眾根本看不出。但梅蘭芳又馬上替她重新敷粉、修復,直到滿意為止。同時,梅蘭芳的“隨意”,讓老舍印象更深。
梅蘭芳比老舍大5歲。在去朝鮮的火車上,得知老舍的腰腿有病時,梅蘭芳總是把下鋪讓給老舍,自己睡在上鋪。當時梅蘭芳已60歲,自幼打下良好的基本功,身體矯健如青年人,讓老舍好生羨慕。
老舍還發(fā)現:梅蘭芳閑談時,知道的就原原本本地告訴人家;不知道的就追問到底。就這樣隨時隨地學習,誨人不倦又廣問求知。難怪梅蘭芳到了晚年在藝術上還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讓老舍欽佩不已。
一天,梅蘭芳聽說有兩位炊事員愛好京劇,一位還喜歡拉二胡,就因為工作忙而未能看演出。梅蘭芳決定為倆人專門組織一次聯歡會。不巧的是,伴奏琴師不在身邊,怎么辦?梅蘭芳當即說:“不用找了,就請那位炊事員給我伴奏?!眰z人通力合作演唱了一段《玉堂春》,大家連聲叫好。梅蘭芳拉著這位炊事員的手鼓勵說:“真不錯,今后要繼續(xù)練好二胡?!睂Ψ郊拥剡B稱:“梅蘭芳同志!梅蘭芳同志!”再也說不出話來。
這些不隨意之處,讓老舍感慨萬千:梅蘭芳不許舞臺上有任何敷衍的地方,有任何對不起觀眾的地方。
(據《人民政協(xi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