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飛 葉陳育 范偉青
摘 要:為了探索藍莓主枝留養(yǎng)的最佳個數(shù),以夏普藍(Sharpblue)藍莓品種為試材,通過調查不同地點、不同主枝留養(yǎng)個數(shù)在種植6 a后的樹高、冠幅和產量等指標進行分析對比,結果表明: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夏普藍藍莓,兩地的樹體平均高149.94 cm、平均冠幅151.89 cm,平均產量1 798.34 kg/667 m2,表現(xiàn)最好;生長表現(xiàn)較弱的為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為7~8個的夏普藍藍莓,其樹體矮(115.3 cm)且冠幅?。?28.24 cm),產量低(996.67 kg/667 m2);不同地點4種處理之間的樹高、冠幅和產量均達到極顯著差異,P≤0.000 3。為此,在藍莓栽培過程中,對平茬定干、修剪時,每叢留養(yǎng)的主枝個數(shù)應控制在3~4個范圍內。
關鍵詞:藍莓;主枝;樹高;冠幅;產量
文章編號:2096-8108(2020)05-0007-04 ?中圖分類號:S663.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o find out the optimum number of main blueberry shoots, the variety of Sharpblue blueberry was used as material. By investigating the tree hight,crown width and yeild of the tree planted in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with different main branches after planting for 6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ach clump kept 3~4 main branches, the average height of the trees was 149.94 cm, the average crown size was 151.89 cm, the average yield was 1 798.34 kg/667 m2.The weak ones were 7~8 main branches per clump, the tree has a height of 115.3 cm and a crown size of 128.24 cm, the yield was 996.67 kg/667 m2; four treatments at different locations were al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ree hight,crown width and yield,P≤0.000 3.To this end, in the cultivation of Blueberries, the number of main branches per clump should be controlled in the range of 3~4.
Keywords:blueberry;main branch;tree height;crown width;yield
藍莓(Blueberry)又稱越橘,藍漿果,屬于杜鵑花科Ericaceae越橘屬Vaccinium的多年生叢生灌木或小灌木[1-2]。原產于北美和東亞,全世界有450 余種[3],我國于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對藍莓進行研究[4],經查閱相關資料,在施肥[5-6]、栽培方式[7]對藍莓生長和結實的方面已有系統(tǒng)研究,而在栽植過程中對平茬定干[8]、修剪時對控制樹高[9]方面資料中也有敘述,但在留養(yǎng)分枝個數(shù)方面目前尚未有報道,根據櫻桃在中心干基部要留養(yǎng)3 個主枝[10]和桃樹在30~50 cm的主桿上留3個主枝[11]的技術,本研究試圖以夏普藍(Sharpblue)藍莓為試材,開展不同主枝個數(shù)留養(yǎng),觀測藍莓樹體高度、冠幅、鮮果產量,通過對比分析,探索出藍莓主枝留養(yǎng)的最佳個數(shù),為藍莓樹體培養(yǎng)提供理論依據及技術指導。
1 材料與方法
1.1 調查地概況
試驗區(qū)位于浙江省遂昌縣(28 °35′~28°37′N,119°13′~119°15′E),年平均氣溫為17.1 ℃,最高氣溫為40.1 ℃,最低氣溫為-9.7 ℃,年降水量為1 212.5 mm,大于10 ℃年積溫5 273.3 ℃,年平均無霜期223 d,平均相對濕度79%。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因境內山地面積大、地勢復雜,又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征,隨著高度增加,氣溫降低,熱量減少,雨量增加,濕度變大。試驗地分別設在該縣石練和高坪,土壤為黃壤,海拔高度800~1 050 m,坡度25°~27°,土層厚度65~70 cm,立地條件和不同土壤養(yǎng)分含量具體詳情見表1。
1.2 試驗材料
試驗為夏普藍(Sharpblue)藍莓,試驗地分別位下于浙江省遂昌縣石練鎮(zhèn)新安山場(面積5.2 hm2),和高坪鄉(xiāng)分水坪山場,面積4.3 hm2,兩地均于2014年3月種植,密度為4 000~4 200株/hm2,基地撫育管理按有機認證管理措施進行。
1.3 調查設計
2019年5月,分別在山體上坡、中坡、下坡3個坡位,每個坡位調查每叢3~4個主枝(A) 、5~6個主枝(B)、7~8個主枝(C)、1~2個主枝作對照(CK)4種不同主枝數(shù)量的藍莓,隨機選擇每種不同主枝的藍莓20叢(按調查順序編號,做好標記),用300 cm的鋼卷尺測量藍莓的樹高、冠幅<(上下寬+左右寬)/2 >生長量,并計算平均值,每個地點,每個坡位4種不同主枝的藍莓共調查80株,3個坡位240株,2個地點共有480株藍莓作為供試對象。
2019年,在藍莓鮮果成熟時開始調查產果量,用USB充電家用電子稱稱重。調查方法,從每種主枝調查的樣株中抽出5號、10號、15號、20號4叢,由林農如實記載每叢每次采摘的產果量,取平均值,然后根據單位面積保存的密度,計算出667 m2的產量。
1.4 數(shù)據分析
對每種主枝調查的樹體高度、冠幅、鮮果產量,采用DPS軟件LSD法進行多重比較及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主枝個數(shù)對藍莓樹體生長影響
通過對兩地種植6 a的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不同的胸徑和樹高生長情況調查(見表2),分析不同主枝個數(shù)對藍莓樹體生長產生的影響程度。
由表2可知:各處理間的樹體性狀差異較大。生長勢最強的為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兩地的樹體平均高149.94 cm、平均冠幅151.89 cm,生長最弱的為7~8個主枝的,其樹體矮且冠幅小。每叢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樹體高與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僅少5.84 cm,而冠幅卻少了48.03 cm。每片試驗地4種處理的藍莓樹體高度、冠徑生長量,經單因素方差分析F值石練試驗地分別為64.626、38.191,p值均<0.000 3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高坪試驗地F值分別為55.889、20.673p值均<0.001 5,也達到極顯著差異水平。為了解4種處理藍莓的樹體高度、冠徑生長量哪幾個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經采用LSD 法進行多重比較,結果見表3。
由表3可見,在樹體高度方面,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與5~6個主枝及7~8個主枝之間達到極顯著差異,與1~2個主枝之間差異不顯著;冠幅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與1~2個主枝和7~8個主枝之間差異極顯著,而與5~6個主枝之間差異不顯著,而且石練試驗地與高坪試驗地分析的結果是一致的。由此可見,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不論哪項生長指標均表現(xiàn)較好。苗木定植6年后,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在樹體高度、冠幅2個方面均占據優(yōu)勢,分別為149.94 cm、151.89 cm;綜合來看,雖然每叢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與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樹體高度相差不多,沒有達到顯著差異,但在冠幅生長量方面,每叢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明顯低于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根據楊承榮等專家[12]在“長林油茶無性系引種栽培試驗”一文中生長量指標是確定品種產量高低的重要基礎指標之一和影響各品種產量差異的主要因子是樹高和冠幅生長量的理論,所以,在藍莓栽培過程中,對平茬定干、修剪時,每叢留養(yǎng)的主枝個數(shù)應控制在3~4個范圍。
2.2 不同主枝個數(shù)對藍莓產量影響
從果實的單位面積產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藍莓經濟效益,現(xiàn)將石練和高坪兩地每叢留養(yǎng)不同主枝個數(shù)藍莓的單位面積產量整理分析,結果見表4。
由表4可知,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單位面積產量最高,兩地平均達到1 798.34 kg/667 m2,每叢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與5~6個主枝的產量僅相差21.67 kg,每叢留養(yǎng)7~8個主枝的最差,兩地平均只有996.67 kg/667 m2。經單因素方差分析,4種處理之間的單位面積產量均達到極顯著差異,P≤0.000 2。通過LSD 法多重比較分析,單位面積產量每叢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與5~6個主枝的差異性石練試驗地和高坪試驗地均達不到顯著水平,每叢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與7~8個主枝的之間差異性雖然達到極顯著水平,但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與其他處理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由此可見,每叢藍莓主枝留養(yǎng)3~4個主枝單位面積產量最高,值得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3 結論與討論
3.1 結論
經過對遂昌縣石練、高坪兩地6年生4種不同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藍莓的生長勢和豐產性的調查發(fā)現(xiàn),不同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間樹體性狀差異較大,生長勢最強的為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3~4個的,其樹體高149.94 cm,冠幅大151.89 cm。生長最較弱的為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7~8個的,其樹體矮(115.3 cm)且冠幅?。?28.24 cm);平均單位面積產量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最高,為1 798.34 kg/667 m2,雖然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1~2個的樹體高與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相差不大,但在冠幅、單位面積產量方面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明顯多于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由此可見,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生長勢強且豐產性好,因此,在藍莓栽培過程中,對平茬定干、修剪時,每叢留養(yǎng)的主枝個數(shù)應控制在3~4個范圍。3.2 討論
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1~2個的藍莓樹體高與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相差不大,但在冠幅、單位面積產量方面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明顯多于留養(yǎng)1~2個主枝的。究其原因,可能與藍莓的生物學特性有關,藍莓屬于多年生叢生灌木或小灌木[2],樹體高度一般在140 cm左右[13],所以,樹體高度不會隨環(huán)境條件越長越高;但是冠幅在一定的范圍內會隨著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冠幅面積增大對果實創(chuàng)造了生長空間和基礎,因此,冠幅面積增大,產量就會隨之提高。
從每叢留養(yǎng)主枝個數(shù)1~2個與每叢留養(yǎng)3~4個主枝的冠幅、單位面積產量看,隨著主枝數(shù)量增加冠幅和單位面積產量也會隨之增加,但是,每叢留養(yǎng)的主枝個數(shù)>3~4個時,冠幅和單位面積產量卻隨著主枝數(shù)量增加而減少。分析原因,首先,可能是樹冠不規(guī)則,枝條過密,造成內膛不通透,引起了枯枝、弱枝、下層枝積滿樹體,從而阻礙樹體結構合理的分配和降低了光照利用率[14]所致;其次,可能與養(yǎng)分供給有關,由于主枝數(shù)量增加,相互遮擋陽光,造成光合作用制造的養(yǎng)分減少,還有主枝之間相互爭陽光、爭養(yǎng)分,造成養(yǎng)分供應不足,影響冠幅直徑的生長和單位面積產量。
根據修剪可以控制枝干數(shù)量、長度和合理的開度,還能避免株、枝間重疊,改善光照條件,增大葉面積指數(shù),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率,從而提高果實的產量和品質[15]。另外,樹干的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可以通過俢剪來調節(jié),使營養(yǎng)物質合理分配,促進樹體的萌發(fā)[16-17]。由此可見,藍莓也不能例外,修剪也是種植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技術,是決定藍莓生長走勢、產品質量提高的重要因素[18],為此,建議在藍莓栽培修剪時,每叢留養(yǎng)主枝3~4個。
參考文獻
[1]李守萍,張德財.淺談漿果類樹種在遼寧省果業(yè)發(fā)展中的地位[J].遼寧農業(yè)科學,2003,5(1):37-38.
[2]詹 菁,鄭日華,朱 芳.藍莓品系及栽培繁育技術概述[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7(2):144-146.
[3]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第57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1:75-164.
[4]沈素貞,吳思政,聶冬伶,等.藍莓引種栽培及繁殖研究進展[J].湖南林業(yè)科技,2013,40(5):67-70.
[5]金義蘭,楊 華,蔣選利,等.幾種有機肥對有機藍莓長勢和產量的影響[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5(11):47-48.
[6]鄧 踐.不同肥料對藍莓生長和結實的影響[J].北方果樹,2015(4):12-13.
[7]王培培,侯智霞,王 沖,等.不同栽培方式對藍莓梢果發(fā)育的影響[J].經濟林研究,2014,32(3):129-133.
[8]關天寶.藍莓栽培管理技術[J].安徽林業(yè)科技,2019,45(2):25-27.
[9]修英濤,常鳳英,姜 河,等.我國藍莓(越桔)栽培研究現(xiàn)狀及發(fā)展措施[J].遼寧農業(yè)科學,2003(3):21-23.
[10]孫 強,鄭 瑋,潘鳳榮.環(huán)渤海地區(qū)甜櫻桃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概況[J].北方果樹,2020(1):7-9.
[11]DB31/T347-2005,南匯水蜜桃栽培技術規(guī)范[S].
[12]楊承榮,楊正懷,嚴明先,等.長林油茶無性系引種栽培試驗[J].林業(yè)實用技術,2011(3):22-24.
[13]曹春根,付紅梅,劉惠如,等.夏普藍藍莓在浙西南山地種植的適應性研究[J].果樹資源學報,2020,1(2):06-08.
[14]梁英海,李亞東.越橘(藍莓)生產技術[M].長春: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15]Hossain A B M S,MizutaniF,OngusoJ.Effectsofsummerpruning on maintaining The shape of slender Spindle bush of peach tree grafted on vigorous rootstock[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11(2):55-62.
[16]王蕭潔,鄧新文,陳國斌.樹體整形修剪的原因和季節(jié)[J].黑龍江林業(yè),2002(10):31-32.
[17]雷鳴宇.板栗整形修剪效應試驗[J].經濟林研究,1992,10(2):77-78.
[18]王明潔,梁文衛(wèi),宋鵬慧,等.不同整形修剪方式對藍莓生長的影響[J].中國林副特產,2017,151(6):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