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諾
【摘 要】《玻璃動物園》是美國劇作家田納西·威廉斯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戲劇作品,該劇講述了美國大蕭條時期,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在殘酷的現(xiàn)實與痛苦的回憶之中掙扎搖擺的故事。筆者有幸飾演了劇中阿曼達這一角色。阿曼達既是一位飽受現(xiàn)實打擊的母親,又是一位沉浸在夢幻中的女性,此角色的多面性與復雜性引發(fā)了筆者極為深刻的思考與體會。在排演過程中,筆者對阿曼達這一角色的性格特征進行了分析、對其語言表達方式進行了揣摩,并且運用了臺詞發(fā)聲技巧,從而較好地飾演了這一角色,并在戲劇表演方面獲得了提升。
【關鍵詞】玻璃動物園;戲劇;表演
中圖分類號:J8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5-0044-02
一、阿曼達的性格特征分析
演員對于角色性格的理解與把握,決定了其能否將劇中角色進行生動演繹,進而增強戲劇的舞臺效果,激發(fā)觀眾的共鳴。因此,在排演《玻璃動物園》之前,筆者首先研讀劇本,分析阿曼達這一角色的性格特點。筆者飾演的阿曼達,有著較為復雜和多面的性格。曲折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塑造了其立體的角色形象,且在此劇中,結婚生子是阿曼達人生的重要轉(zhuǎn)折點,因此,筆者將阿曼達的人生分為“少女時期”“中年時期”兩個階段來進行分析。
(一)少女時期
在少女時期,阿曼達憑借俏麗的外表和外向的性格贏得眾多男性的追求,例如劇本中所提到的,在一個周日的下午,有十七位男性追求者來拜訪她。被追求者圍在中央的少女阿曼達,是驕傲的,是熱情的,更是自信的;同時,阿曼達也對男性充滿著好感與依賴,男性的來訪會讓阿曼達欣喜與激動,這些性格特征一直伴隨著她,更為她步入中年之后對于來訪者吉姆的態(tài)度埋下了伏筆。
(二)中年時期
阿曼達與溫菲爾德結婚,生下了女兒勞拉和兒子湯姆。然而這段婚姻并沒有帶來幸?!煞驕胤茽柕聮仐壛似拮雍蛢号晦o而別,阿曼達的痛苦也就此開始。一位母親獨自將一雙兒女撫養(yǎng)成人,一路的坎坷將阿曼達的性格也磨練得更加堅強。兒女長大成人后,阿曼達面臨著更加棘手的難題:兒子湯姆懷揣著自己的遠大理想,一心只想離家遠走高飛,不愿意在工廠打工貼補家用,因此和阿曼達發(fā)生了激烈的言語沖突;女兒勞拉性格內(nèi)向懦弱,因為跛腳而感到自卑,將玻璃動物擺件當成自己的精神寄托,阿曼達為她支付了昂貴的學費,勞拉卻屢次逃學。
家庭的不如意給阿曼達的精神世界帶來一次次打擊,她變得敏感,易悲易怒,患得患失,成為了一位嘮叨的母親,更因為兒女的叛逆和不理解而心痛、委屈。中年時期的阿曼達是復雜的,既有對丈夫的痛恨與埋怨,又懷念往昔的美好;她深愛自己的兒女,也因為他們的“不爭氣”而感到失落、惆悵。
二、語言表達方式、臺詞發(fā)聲技巧的運用
臺詞是演員抒發(fā)情感的主要出口之一,因此,其表達和發(fā)聲技巧決定著戲劇的表演效果。在《玻璃動物園》中,筆者將阿曼達語言表達的對象分為女兒勞拉、兒子湯姆、來訪者吉姆和阿曼達自己(即獨白)。因為通過對劇本的理解,筆者發(fā)現(xiàn),阿曼達在不同的情境中,有著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和表達方式,想要演繹好這個人物,就要在此基礎上,運用不同的臺詞發(fā)聲技巧。
(一)對待女兒勞拉
對于自卑又內(nèi)向的女兒勞拉,阿曼達是疼愛的、憐憫的、珍視的和驕傲的,更是在女兒身上寄托了自己未能實現(xiàn)的愿望。因此,在與女兒勞拉對話時,阿曼達的情緒較為平穩(wěn)、溫柔,語重心長,沒有幅度過大的語調(diào)起伏;即使勞拉犯了錯誤,阿曼達也是苦口婆心勸說,而不是歇斯底里吼叫??偟膩碚f,在勞拉面前,阿曼達是一位慈母。因此,在表演時,要把握好角色的言行舉止,比如說話聲音略輕,語速較緩慢,音調(diào)低沉,語調(diào)平穩(wěn),語氣和聲音應偏向柔和,表達憤怒和無奈運用嘆氣、尾音下沉拉長的方式,等等。
(二)對待兒子湯姆
丈夫溫菲爾德離家之后,阿曼達就將原本寄托在丈夫身上的感情,部分轉(zhuǎn)移到了兒子湯姆身上,如她對湯姆有著極大的依賴,希望他可以成為全家的依靠,也有著占有和控制的欲望,兒子有了叛逆的傾向,阿曼達就會極其敏感;但她也同樣深愛著兒子。在這樣復雜的情感下,阿曼達在湯姆面前的情緒狀態(tài)也是多變的。其中,與湯姆爭吵的片段是全劇的一個亮點,在這一段表演當中,阿曼達的狀態(tài)是激進、強烈、歇斯底里的,在言語沖突當中,阿曼達的臺詞發(fā)音都是短促、有力的,音色尖利刺耳,表演者要用腹部發(fā)力出聲,氣沉丹田,每句臺詞都要說得響亮,尾音要收得干凈利落。當阿曼達用長段臺詞譴責湯姆的所作所為時,情緒的起伏是很微妙的,最初,阿曼達的怒氣還沒有平息,在喝住要離家出走的湯姆之后,她的語氣依舊毫不客氣,充滿憤怒。隨后,阿曼達說起湯姆在下班之后熬夜看電影,出于母親對孩子的擔憂,她既心疼又無奈,此時她的音量降低了,話語之間也帶了抽泣的哭腔,聲線微微發(fā)顫,語氣比較柔弱無力。表演者這時要多用含氣聲,一是表現(xiàn)出角色此刻的態(tài)度;二是引起觀眾的共鳴;三是讓長時間高音量高強度的節(jié)奏暫且緩下來,避免觀眾產(chǎn)生聽覺疲勞。最后,阿曼達又對湯姆發(fā)出了責問,語氣再次強硬起來,將原本低迷凄婉的氛圍調(diào)動起來,為湯姆隨后的情緒爆發(fā)進行鋪墊。
(三)對待來訪者吉姆
吉姆是湯姆的同事,是一位性格開朗、陽光帥氣的年輕男子。吉姆給阿曼達一家?guī)砹硕虝旱臍g樂,阿曼達急切地想要撮合吉姆和勞拉,因此,對于吉姆,阿曼達是充滿好感和期許的,見到吉姆,阿曼達就好像回到了少女時期,滿心都是歡喜,一舉一動都是雀躍的。在吉姆登場之后,阿曼達的情緒狀態(tài)十分飽滿,她的聲音清脆明亮,比平日里要高昂許多,語氣也是急促熱切、帶著喜氣和笑意的。在排演和吉姆的對手戲時,筆者讓自己進入一種亢奮、歡欣的狀態(tài),多用喉嚨發(fā)聲,語氣活潑,語速稍快,語調(diào)起伏較大,這樣才能表達出豐富的感情。
(四)獨白
阿曼達在第一幕的獨白是本劇的一大亮點。獨白是最考驗演員的表演能力和語言功底的,因為通過獨白來表現(xiàn)角色的內(nèi)心世界和情緒的轉(zhuǎn)變,并非易事。在第一幕的獨白當中,阿曼達講述自己的經(jīng)歷。起初是令她驕傲的少女時期,說起當年自己擁有眾多男性追求者時,阿曼達是洋洋得意、十分高傲的,這時,她沉浸在自己的美夢當中,聲音也如同少女一般,清脆明亮、婉轉(zhuǎn)俏皮,腔調(diào)略微活潑,音調(diào)提高,語速放慢,說到“十七個拜訪者”時,重音應該咬在“十七”上,并且充滿底氣,以強調(diào)她的追求者眾多,凸顯出自己的魅力。接下來,話鋒一轉(zhuǎn),阿曼達提起自己嫁給溫菲爾德,隨后被其拋棄的往事,語氣陡然轉(zhuǎn)變,聲音變得沉重、滄桑,感情基調(diào)變成悔恨、愁怨,臺詞的發(fā)聲力度也應該增強,讓觀眾透過聽覺,直觀地感受到阿曼達的情緒轉(zhuǎn)變,從而產(chǎn)生共鳴。
三、結語
通過對《玻璃動物園》的劇本分析和角色飾演,筆者的文本理解能力和舞臺表演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顯著的提升。并且,筆者領悟到了舞臺表演對角色情緒的擴大效果。演員要想將一個角色演繹到位,就要在準確把握其情緒特征的基礎上,通過臺詞發(fā)聲技巧進行擴大和渲染。
《玻璃動物園》是一部較為抽象和荒誕的悲劇,參與這部劇的演出,也使筆者對于抽象悲劇的感悟更加深刻,在喻冬和羅俏鵑兩位指導老師的支持與鼓勵下,增進了對戲劇的熱情與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