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慧娟? ?武漢市石牌嶺高級職業(yè)中學高級教師、武漢市洪山區(qū)名優(yōu)班主任講師團成員
作為一名中職班主任,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故事、會寫故事和講故事的高手,用故事來講述教育真相,用鮮活、有趣、精巧的故事代替干巴巴、硬生生的說教。這樣,我們就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潤物無聲地影響學生,實現(xiàn)有效的教育和引導。
那么,如何才能發(fā)現(xiàn)好故事呢?
一、做好“兩個準備”
一是心理上的準備。羅丹說,生活中從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其實,教育中從不缺少故事,缺少的是發(fā)現(xiàn)故事的情懷。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就是師生的共同成長。我們必須沉淀下來,用最大的耐心,帶著愛的眼神,饒有興致地去感受、去體味,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好故事。所以,唯有輕松平和,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故事;浮躁壓抑,有時候只會出事故。
二是理念上的準備。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師,什么是學生,什么是成長,什么是成才,如何構建師生關系……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閱讀、思考中換換腦子、理理路子、找找法子,然后在實踐中靈活運用,在運用中反思。折騰,才可能發(fā)現(xiàn)好故事。如果以一成不變的理念去工作,教育就有可能變成一潭死水。不要說故事了,連水花都不會有一個。所以,唯有更新理念,才有可能發(fā)現(xiàn)故事;固守理念,有時候只會出事故。
二、做到“三個聚焦”
一是聚焦細節(jié),小中見大。教育其實是個精細活兒,放大細節(jié),里面就有可能藏著一個個好故事。要放大細節(jié),首先我們得感知細節(jié)。為此,我們要學會少用嘴巴說,多用眼睛看,多用耳朵聽,多用心去觀察。學校的某個角落,某段時間,這些要素與成長中的孩子組合在一起,就會形成千變萬化的教育情境。他們的一言一行和一舉一動,都值得我們關注和思考。這些成長的瞬間,都有可能是一個很好的故事素材。當然,光觀察到細節(jié)還不夠,我們還得多方面了解情況,弄清楚與這一細節(jié)相關聯(lián)的其他細節(jié),挖出身邊的好故事。
恬恬和周毅的課桌上連續(xù)兩周出現(xiàn)了相同的奶茶,里面藏著一個情感小故事《奶茶的秘密》;原本要好的悅悅與婷婷突然不在一起吃飯了,里面藏著一個友情小故事《真實的謊言》;每天早上艾虎總是偷偷躲在課桌下面吃早餐,里面藏著一個單親家庭孩子的心酸故事《與“虎”爭鋒》;班級群里突然出現(xiàn)了幾張夢君的表情包,里面藏著一個保護未成年人隱私的小故事《誰偷走了我的表情》……
當然,保持關注的前提是隨時記錄。在我的手機備忘錄里,班上的每位學生都有一個文件夾。每天,我會把所看到、聽到的事情,標上日期,記錄下來,哪怕是孩子的一句QQ留言、一段日記、一個個性簽名、一句特別的話……這些散亂的細節(jié),就像散落的珍珠,當我們撿拾到一定的數(shù)量,尤其是找到那根紅線后,它就變成了一串美麗的項鏈。
二是聚焦突發(fā),深入挖掘。所有的突發(fā)事件幾乎都蘊含著必然的因素。作為班主任,我們不僅要運用能力、經驗、藝術、技巧,在第一時間平息事端,解決問題,更應該在處理問題之余,聚焦內因,深入分析、思考其形成的原因,通過正面引導、心理疏導等策略進行科學預防。不光處理問題,還要預防問題;不光做消防員,還要做研究員。
突發(fā)事件,都是最好的故事素材。在撰寫故事的過程中,回望、審視、分析、反思教育行為,我們可以思考許多問題:這個事件為什么會發(fā)生?如果事先從某些方面預防,是否就可以避免它的發(fā)生?在事件的處理過程中,哪些細節(jié)可以優(yōu)化?這樣的事件對今后的教育有什么啟示……這個事件,加上這些思考,不僅能成就一篇好故事,而且能提升個人的專業(yè)水平和管理能力。
三是聚焦事故,無中悟有。在網(wǎng)絡發(fā)達的今天,教育事故的小案例幾乎天天都有。面對這些教育事故,如果能適時地移植到自己的班級管理中,引發(fā)學生思考、體悟,把過程記錄下來,就是一個很好的故事。移植的方式很多,如班內案例討論,情景劇展示,“抖音”“快手”等微視頻制作展示,鼓勵學生在全校范圍內采訪、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移植別人的事故,不僅可以成就自己的故事,而且還能彌補線上課程教育情境相對單一的缺陷,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fā)生,可謂一舉兩得。
古人說,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我想說,故事生教育,成長發(fā)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智慧。愿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在尋找故事的過程中,找到智慧,找到快樂,師生一同編織未來的夢想。(責編? 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