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EWD
七月的盛夏,透露著晴空萬里,游走的翠綠與瓦藍的天空遙相呼應,隨風飄移的云絮短暫而美麗,好似一幅展開的畫卷,向天地間蔓延……
網(wǎng)紅城市重慶早已是烈日炎炎,想要逃離主城的酷暑,尋一座風光秀美的休閑養(yǎng)生之城,過一個舒適清涼的夏天,離主城僅30分鐘車程的綦江,全年平均溫度只有 15℃ ~ 22℃,這里有浪漫唯美的橫山仙花谷,巍峨雄奇的古劍山,清澈秀美的綦河水,還有全國最美鄉(xiāng)村,定是你“想來、想留、想念”之地。
從重慶主城出發(fā)半小時車程就到了綦江,跟著導航自駕到橫山仙花谷,沿途的風景也是絕佳,經(jīng)過橫山鎮(zhèn)最美的鄉(xiāng)村盤山公路“九道拐”,蜿蜒盤旋的公路就如同一條臥龍般纏繞在橫山的山腰上,電影《失孤》中,劉德華騎著摩托車的鏡頭曾在這里進行取景。
對面便是綦江有名的老瀛山地質公園,藍天白云下的老瀛山?jīng)]有云霧繚繞,卻清晰可見,站在觀景臺上,聽山風徐來,享受大自然的美。
橫山花仙谷位于綦江區(qū)橫山鎮(zhèn),距主城區(qū)僅70分鐘車程,這里的海拔高1000米,有著“長壽之鄉(xiāng),天然空調”小鎮(zhèn)美譽的橫山鎮(zhèn),更是清涼避暑的去處。
花仙谷擁有六大主題功能區(qū),五大網(wǎng)紅浪漫花海景觀區(qū),還設有超多網(wǎng)紅打卡點,更有農場體驗、萌寵樂園等20余項親子互動項目,是集休閑避暑、親子觀光、民宿度假、研學旅游于一體的復合式休閑度假地。
整個花仙谷內,都充滿著翠綠欲滴的浪漫氣息,800余畝的唯美花海讓人一見傾心,像鼠尾草、馬鞭草、粉黛亂子草、玫瑰等七彩花卉,當然不同季節(jié)的花會在當季綻放。七月盛夏,最美的還是紫色馬鞭草,遠遠望去大片的紫色花海,隨風搖曳,格外迷人,超級浪漫唯美。
徜徉在花的海洋,無論是走在路邊還是花徑中,都能感受到夏日清風送來的迷人花香,連綿不絕的紫色美不勝收,人身在其中定是最美的風景,花海與原生的山地形態(tài)碰撞而出的立體景觀,十分吸晴,感受大自然蟲鳴鳥語是多么的愜意。
有一種浪漫,叫紫色;有一種美麗,叫馬鞭草。曾經(jīng),普羅旺斯是多少人心中的向往,不用去遠方,就在這里也能擁抱詩意和浪漫。
除了大片花海,還有隨處可見的網(wǎng)紅打卡相框,我正在看著你看著你,目不轉晴……心里不由自主的就跟著唱起來了,漸入佳鏡的狀態(tài),最適合留下美美得的照片,一入相框,你就是朋友圈里最亮眼的星,這里絕對是拍照、攝影、觀光的最佳地。牽著戀人的手,讓沁人心脾的花香縈繞著彼此,再和戀人花田里拍下美美的照片,這樣的小美好誰會不喜歡?
仙花谷的體驗區(qū)設有萌寵樂園、花仙湖游船、花?;?、山谷滑索、花仙速滑、叢林穿越、花花崽樂園、青牧草場、青牧田園等,可以和家人朋友在湖中坐船游賞,也可以和另一半在花間漫步,帶著小朋友的還可以在樂園中和萌寵一起互動,體驗田園生活的美好。
霧起云落處,仙逸古劍山!
說到綦江,腦海里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古劍山,也是來綦江必游的景點之一。
古劍山俗稱雞公嘴,是著名的川東名勝“巴渝十二景”之一,素有“川東小峨眉”之稱。古往今來是不少文人墨客青睞之地!
古劍山位于重慶綦江區(qū)西北部,距離主城一個小時的車程,是重慶十大最美森林氧吧之首,同時也是重慶綦江木化石-恐龍足跡國家地質公園的一部分,這里平均海拔800米,森林覆蓋率85%以上,平均氣溫18.7℃,爬上山頂就能深深吸上一口滿滿的負氧離子。
沿著登山石梯拾階而上,向著山頂出發(fā),古劍風光亦是一路相隨!林海氤氳中氣象萬千,要說是人間仙境不過如此,沿路的石梯時而平緩,時而陡峭,隱落在森林綠蔭之中,當然也可坐景區(qū)觀光車直達山頂。
這里是觀日出和云海的絕佳位置,而古劍山的日出壯觀無比,云海更加奇幻誘人,山以海名,緣其似海非海,雨后的山峰云霧相幻化出意象萬千,入夏以后,古劍山?,F(xiàn)層積云較高的大面積云,但想要看到云海也是要有極好的運氣才行。
古劍高難拔,森然勢插霄;懸?guī)r盤絕蹬,斷壁鎖飛橋;城郭低于足,星辰宛在腰;神仙如可遇,何處覓逍遙!——清代詩人陳錕寫,多姿多彩的古劍山彩林完全不輸春季的美麗,這個炎炎夏日,不妨帶著家人到古劍山修身養(yǎng)性,享清涼之旅。
古劍山腳下的北緯29°星空露營基地匠心獨運,如果累了,就來這里放松心情享受星空和云海吧!露營基地位于古劍山風景區(qū)內,露營設施設備十分完善,周邊擁有三境湖、凈音寺、藝術村、古劍云海等景點,營地緊鄰古劍山大道,距重慶主城(巴南收費站)60公里,只需一個半小時的車程就可到達。
星空露營基地擁有超高顏值的星空泡泡屋和蒜瓣帳篷,想想住在這里的每一晚都是伴著銀河星空入眠,浪漫又夢幻,是避暑度假的好去處,讓整個夏天停留在24℃,感受最原汁原味的自然溫度。
整個露營基地是典型的山地型式,引用重慶山城特色階梯式的風格,包含了房車、特色帳篷、帳篷營位、自由帳篷營位、木屋等營位,還設有獨立的衛(wèi)浴間、兒童游樂區(qū)、燒烤區(qū)等,到了晚上,山中的夜晚特別安靜,滿天的星空,伴著蛐蛐兒和鳥鳴,一切都是那么的隨心舒適,非常適合家庭出游來這里安營扎寨。
石壕鎮(zhèn)是中央主力紅軍在重慶境內的唯一進駐地,這座紅軍烈士墓就是為了紀念1935年犧牲的烈士而建。墓面正中央屹立著1935年1月中央主力紅軍在石壕犧牲的5位紅軍烈士的塑像,重現(xiàn)了當年中央主力紅軍在石壕時的情景,象征著他們對革命信仰的不懈追求,在長征途中團結互助,對革命勝利充滿信心,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永不放棄的信念。
陳列室里面展出當年老紅軍們用過的錢幣、槍彈、土炮、地雷、馬刀等武器,重現(xiàn)了當年波瀾壯闊的革命歷程。當年的紅軍所到之處,紀律嚴明,秋毫無犯,與綦江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石壕民間一直流傳著一首歌謠:“石壕哪年不過兵,過兵百姓不安寧,唯獨當年紅軍過,一來一去很清靜,不拿東西不拿錢,走時地下掃干凈。
一種木板上的民間智慧 ,畫紙上的鄉(xiāng)村史詩。
綦江農民版畫蜚聲中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其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從1984年開始,綦江農民版畫先后應邀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十多個國家參展參賽,600多幅佳作被國家博物館及個人收藏。上世紀80年代起,綦江農民版畫正式列入了中小學課程。
綦江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藍印花布、扎染、蠟染、木雕、木板年畫、石刻、剪紙、挑花、刺繡等是傳統(tǒng)民間藝術的特色代表,正是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綦江農民版畫這一藝術奇葩。綦江的農民版畫源于明清年間的木板年畫,先在木板上雕刻出圖畫,再采用人工拓印而成的純手工之作,作品構圖明快,色彩艷麗,蜚聲海內外,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綦江被命名為農民版畫之鄉(xiāng)。
農民版畫展廳分東、西兩個專題展廳,一共展出了 1983年至今近30年間,近百名作者的300余件風格各異,獨具特色的經(jīng)典作品。院內收藏了源于明清年間的木板年畫,里面的作品取材于農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實踐,用簡單的方式展現(xiàn)出濃郁的民族民間風情和生活氣息。
一種純粹的文化表達,歷經(jīng)歲月沉淀,在廣泛吸取扎染、蠟染等藝術精華的基礎上,重慶綦江農民版畫逐漸自成一派,在20世紀80年代真正進入鼎盛時期。精品廳里陳列的是綦江農民版畫的各大事記及在各地展出所獲得的獎牌。
一種表達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年豐人心樂,人樂畫筆勤。農忙時節(jié),大家扛起鋤頭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農閑時,人們放下鋤頭拿起刻刀,把生活體驗雕刻在木板上,拓印在紙上,掛上墻頭。
綦江農民版畫院院長桂煥勇說道“逢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掛新版畫,村村寨寨都要進行版畫交流”。桂煥勇從14歲起便開始拿起畫筆,在他的記憶里,版畫似乎是綦江農民的“天性”,村民們從來沒有接受過專業(yè)的美術教育,但他們的創(chuàng)作不但有幽默稚拙的情趣和熱情奔放的情感,還有鮮明的個性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這個夏天,來綦江感受不一樣的重慶,期待下一次的綦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