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其志
(句容市下蜀中心衛(wèi)生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400)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之一,最初表現(xiàn)以胰島素抵抗為主,同時合并胰島素分泌減少等,隨著疾病的發(fā)生,胰島素分泌缺失越來越明顯,并合并胰島素抵抗,導致患者發(fā)生代謝紊亂,顯著危害其機體器官,使其生活質(zhì)量受到影響[1]。而阿卡波糖、二甲雙胍等是糖尿病常用治療藥物,所以,本文針對兩者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具體如下。
將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收入本研究中,以平行對照法為基準分為2組,對照組(50例)中,有26例男,24例女;年齡段:38歲~69歲(52.23±2.26)歲;觀察組(50例)中,有28例男,22例女;年齡段:39歲~67歲(52.18±2.35)歲;在研究資料方面,2組對比,差異較小(P>0.05)。
指導2組患者合理飲食,并進行適量的運動。對照組:二甲雙胍(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587;生產(chǎn)廠家:天津中新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新制藥廠;規(guī)格:0.25 g*100 s),初始每次口服0.25 g,每次2次至3次,然后以血糖水平為依據(jù)對藥物口服劑量進行調(diào)整,每日通常1 g~1.5 g,每日低于2 g。觀察組在服用對照組藥物的同時結(jié)合阿卡波糖(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20202;生產(chǎn)廠家: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50 mg*30 s),初始每次口服50 mg,每日3次,而后調(diào)整藥物服用劑量每次100 mg,每日3次。兩組均接受連續(xù)1個月的治療。
準確記錄血糖水平,并統(tǒng)計治療效果。療效判定[2]:①空腹血糖水平在6.39 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在7.8 mmol/L以下,為顯效;②空腹血糖水平在7.8 mmol/L以下,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在11.1 mmol/L以下,為有效;③血糖水平未改善,或者血糖水平升高,為無效。(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總有效率。
本研究數(shù)據(jù)的分析均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計數(shù)資料以(±s)表示,接受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接受x2檢驗;兩組對比,差異明顯(P<0.05)。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比對照組低,差異顯著(P<0.05),詳情如下表1。
表1 比較血糖水平(±s,mmol/L)
表1 比較血糖水平(±s,mmol/L)
分組 n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50 9.81±2.29 7.04±1.62 13.89±2.5310.12±1.46觀察組 50 9.83±2.34 5.78±1.15 13.84±2.47 7.05±1.34 t 0.043 4.484 0.099 10.954 P 0.966 0.000 0.921 0.000
觀察組中,顯效、有效、無效分別有26例、22例和2例,治療總有效率是96.00%;對照組中,顯效、有效、無效分別有22例、19例和9例,治療總有效率是82.00%;差異明顯(x2=5.005;P=0.025)。
阿卡波糖屬于生物合成糖,可對α-葡萄糖苷酶活性進行抑制,使葡萄糖吸收降低,具有明顯降糖效果。盡管阿卡波糖不能對乳糖酶抑制,但是其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脂肪消化,并對三酰甘油水平控制,避免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的發(fā)生[3]。二甲雙胍可促進胰島素敏感性提高,有效利用外周葡萄糖,進而對腎、肝等過度的糖原異生抑制。二甲雙胍可以調(diào)節(jié)血脂紊亂,對三酰甘油水平提高引起的肝內(nèi)胰島素抵抗抑制。
綜上,予以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治療,不僅可以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同時有助于治療效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