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富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等職業(yè)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們掌握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鍛煉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們成長為既有專業(yè)知識,又有應用能力的技術性人才。但是,在當前的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還受到傳統教學連的影響,以“黑板+粉筆”的形式向學生們灌輸理論知識,剝奪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權利,導致課堂缺乏學生的參與,教學質量不盡如人意。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教師將學生們作為學習的主體,采取適宜的方式驅動學生們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探究式教學作為新課改背景下備受廣大教師青睞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高職計算應用基礎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滿足課改要求,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們,驅動學生們發(fā)揮自主性,還可以優(yōu)化課堂教學,使學生們通過探究、總結、應用,獲取知識與技能,實現有效發(fā)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立足探究式教學的優(yōu)勢,在組織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的時候,本人采取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任務、小組合作和回歸生活的策略引導學生們探究。具體做法如下:
探究式教學的實施是以學生的自主參與為保障的,學生的自主參與是以濃厚的探究興趣為動力的。因此,要想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有效地應用探究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們積極探究,教師首先要采取適宜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究興趣。因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中涉及到的內容大都是理論性的,抽象難懂,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立足該課程的內容特點,本人在組織探究式教學活動的時候,嘗試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以情境為橋梁,化抽象為直觀,化復雜為簡單,降低學習難度,點燃學生們的探究興趣,同時使學生們自主地走進情境,展開對新知的探究,為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計算機基礎知識”中的概述內容為例,這是學生們認識計算機的首要內容,在組織教學活動的時候,本人先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播放了以計算機卡通形象為主的微視頻。該微視頻形象直觀地展現了計算機的發(fā)展過程,很容易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在學生們觀看微視頻的過程中,本人順其自然地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計算機的發(fā)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呢?浙這些階段有怎樣的發(fā)展成果呢?如此問題的提出,不僅進一步地激發(fā)了學生們的探究興趣,還為學生們探究所學指出了方向,有利于提升學生們的探究質量。
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實施旨在將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們。由此,教師不能再想傳統教學那樣,直接將教材中現成的理論內容展現給學生們了,而應根據學生們的學習發(fā)展情況和學習特點,設計多種多樣的探究任務,并將任務展現給學生們,使學生們在任務的輔助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帶著任務,有針對性地展開對所學內容的探究,同時通過對任務的解決,建構對所學的理解,提高課堂學習質量。因為任務是為學生們的自主探究提供服務的。因此,在組織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立足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和最近發(fā)展區(qū),設計適宜的任務,如此才能使學生們充分地發(fā)揮自主性,避免出現因為任務過重,打擊學生們自主探究積極性的問題。
以“Excel”為例,在實施教學活動之初,本人先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展現了學生們近期的測試成績。這個成績單是包括學生們每一課程的考試成績、總成績、班級名次、班級平均分等。在展現了如此內容之后,本人為學生們呈現了這樣的任務:任務1:如何制作這樣的表格呢?任務2:如何快速地獲知自己在整個年級中的排名呢?任務3:因為部分學生準備不充足,考試成績與實際水平存在一定的偏差,計劃某學科成績統一乘上一個系數之后再計入總分,我們要如何計算這個總分呢?任務4:因為在此次考試中,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較好,乘上系數之后,會超出100分,我們要想統一分數為100分,要如何處理呢?如此任務的提出,不僅使學生們對Excel公式和函數產生了探究興趣,還使他們“活”起來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探究新知,有利于增強對本節(jié)所學知識的理解。
盡管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實施是為了驅動學生們自主學習,但是受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能力的限制,大部分學生在自主探究任務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學生們的探究學習效果,還會使部分學生備受打擊,逐漸地失去探究興趣,如此就得不償失了。課堂教學是師生、生生進行互動的活動。在組織計算機應用基礎探究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始終把握課堂教學的特點,給予學生們互動機會。由此,本人一般會在呈現探究任務之后,鼓勵學生們回歸小組,和小組成員就任務展開交流和討論,確定解決任務的思路,自主地探尋任務答案,然后,與小組成員就答案內容進行繼續(xù)交流,通過碰撞思維,獲取統一的答案,實現對所學的理解。
比如,在“Excel”這節(jié)課開展過程中,本人向學生們提出了任務,然后引導他們進行小組交流。在交流的時候,本人走進小組進行巡視,發(fā)現大部分小組成員確定了閱讀教材,上機操作,歸納總結這樣的完成任務的思路。在閱讀教材的時候,大部分學生可以自主地探尋到關鍵信息。而在上機操作的時候,由于操作能力的限制,學生們出現了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他們做好記錄,在之后的集體討論中進行交流。如此合作學習,不僅使學生們在小組中繼續(xù)發(fā)揮自主性,合作探究,還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學生們的探究負擔,獲取了基礎知識。在小組交流之后,本人組織了班級討論活動,鼓勵各小組共享本組的討論結果,互相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議,同時,本人根據學生們的探究情況,進行知識總結,輕松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實施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們掌握基礎知識,鍛煉操作技能,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解決生活問題,積累生活經驗,在參與社會生活做好準備。探究式教學不僅重視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探究,還強調學生們在課后的有效應用。因此,在組織計算機應用基礎探究式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善于打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為學生們引入諸多的生活內容,開拓學生們的視野,同時設計多樣的生活活動,驅動學生們走進生活,使學生們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獲取知識和技能,靈活運用所學,通過對生活問題的解決,增強對所學的理解,提高操作能力?;诖?,本人在組織計算機應用基礎該課程的基礎內容教學之后,往往會為學生們設計生活活動,驅動學生運用所學。
以“在文檔中插入元素”為例,在組織了教學活動之后,本人為學生們設計了以“歡度國慶”為主題的畫報制作活動,引導學生們在課后自主地搜集信息,運用所學的在文檔中插入元素的知識,制作畫報。在制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隨心所欲,自主操作。然后,本人在班級中點評學生們的制作情況,選出優(yōu)秀作品,進行表揚。如此教學,不僅使學生們實現了學用結合,還進一步地使學生們獲得了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樂趣,為自主探究計算機應用基礎,提升探究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之,在實施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立足該課程的教學特點,根據新課改的要求,靈活地運用探究式教學方式,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們的探究興趣;設計學習任務,驅動學生們自主探究;指導小組合作,引導學生們合作探究;組織生活活動,幫助學生學用結合,從而通過學生們的一步步探究,使他們扎實地掌握基礎知識,獲取操作技能,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學習質量,同時促進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建構出有效課堂。
(作者單位:南京金陵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