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情境是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心理發(fā)展特征,創(chuàng)設教學需要的特定情境,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基本的教學方法。在英語課堂上創(chuàng)設好的教學情景,可以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情境
中學英語課堂教學,需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是從情境入手,引出情,由情而發(fā),再找出英語學習的動力,達到語言學習的效果后,再升華到陶冶學生情感的目的。使語言的學習不只是被動的枯燥的記憶,而是主動的有意義的交流。
一、 發(fā)揮教師的示范作用,創(chuàng)設語言真實親切的教學情境
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語境使學生在良好的英語氣氛中學習,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良好的素質,因為榜樣的作用是無限的。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教師的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扎實,語音語調標準,詞匯豐富,語言流暢,課堂用語言簡意賅;有良好的禮儀、修養(yǎng)教態(tài)自然、和藹可親;思路敏捷,有靈活駕駛課堂的能力和較強的應變能力,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知識廣博,在學生中有較高的威信,這些都會使學生因為對教師有好感進而對英語有好感、親切感,對教師的言行去積極模仿,主動接近英語,這樣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舉手、一投足、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會激發(fā)學生熱情,引起學生的共鳴,會將學生帶入自覺忘我的學習境地。
二、 教師傾注真摯的情感,消除學生緊張學習心理,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教學藝術的魅力在于真摯的情感。學生的情感是影響教學過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沒有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積極情感,教學活動就無法進行。因此,積極的情感交流能促使教學氣氛和諧,更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老師必須付出真情,如果一個老師真正地去關心﹑愛護﹑尊重學生,學生也會真正的愛老師,踴躍發(fā)言,變被動為主動。因此,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教師不應該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教師只有在課堂上正確調整對學生的情感,在舉止﹑眼神﹑語言上使學生感到和藹可親﹑可信,以不使學生產(chǎn)生戒備防御的心理以及對教學活動的隔閡厭惡和敵視的態(tài)度。學生才能消除緊張畏懼的心理,愉快地接受知識并主動地學好英語這一科目。在情景教學中,教師要學會常用贊賞的行為或語言。贊賞能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動力,引發(fā)興趣,使智力得到提升。讓學生愉快的學習,點燃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 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問難意識、提高學生質疑問難水平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如何提出出色的問題對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提好問題都起著潛移默化不可估量的作用。反過來,學生好問題的提出也能促進教師的提問藝術。所以我們還應加強對學生提出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教師應通過反問,追問等方式啟發(fā)學生大膽地質疑問難,然后引導他們思考并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一)培養(yǎng)學生敢于提問的意識
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興趣,鼓勵質疑問難,大膽提問,大聲提問,教師要盡量多地在課堂內(nèi)外與學生多溝通交流,縮小師生差距。從而使學生克服羞怯心理,消除緊張情緒而敢于提問。
(二)培養(yǎng)學生樂于提問的意識
教師可以采用鼓勵法,激將法,輻射法等使反彈盡可能自然一點,巧妙一些,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智慧的火花,從而引起思維的“開竅”反應,培養(yǎng)應變能力。適時中肯的褒獎,“Wonderful!”“Great!”“Super!”“Cool!”“Well done!”“Quite clever!”“What a bright girl!” Smart!等是很有必要的。同時盡量多地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可使學生體驗“問”所帶來的交流之樂,使他們樂此不疲,流連忘返。我們可以在每天的Duty report,教了新的Dialogue,或讓學生快速閱讀了Reading material后,放手讓學生根據(jù)具體內(nèi)容進行組與組的ask and answer比賽。通過學生們的自問自答活動,這樣可以顯著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水平。
四、 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聲情并茂的課堂教學情境,有利于喚起學生的正確感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多媒體技術能變抽象的語言文字為具體的視覺畫面,豐富學生感知,開發(fā)想象潛力,拓寬生活見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正常人的聽覺與視覺是相互依附的。據(jù)研究表明,與其他任何形式的信息相比較,聽覺信息和視覺信息相結合能夠牢固持久地把信息保留在記憶中。所以把真實生活帶進課堂,使語言自然的融入視聽背景之中,為學生更直觀地接觸英語,了解講英語國家的人的表達方式和舉止行為,創(chuàng)造條件,使學生置身于英語的環(huán)境中,這是一種真實、自然地感知語言的手段。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充分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教學輔助設備,利用與教材相配套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數(shù)字資源等,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系統(tǒng),使其多聽、多看。通過聲情并茂的錄音、錄像,使其如臨其境,豐富視、聽內(nèi)容和強化視、聽訓練??梢暤恼Z境不僅有助于口頭信息的采集、理解和記憶,還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的欲望,幫助學生進行表達,為語言交流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五、 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教材中介紹的英語國家人民的文化、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的真實材料,加強對說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吸引學生的興趣,了解英語與母語的不同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能運用英語進行邏輯思維的能力。這種能力只有在使用英語時才能掌握。就有如要在水中學習游泳的道理一樣,只在岸上學習游泳的理論、要領,不下水實踐,就不可能了解水性,所以想學游泳,就要下水,去自己逐漸體驗游泳的奧秘,找到感覺。學語言也要積極地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精心備課,找好切入點,使學生饒有興趣的不知不覺隨教師進入文章所設計到的話題。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語言能力,積極參與自由發(fā)揮,開闊學生的思路使之暢所欲言,就某一話題各抒己見,這樣可以提高語言的運用和表達能力。
在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雙向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性活動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有助于在共同學習和合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而且在語言的學習中遺忘是客觀存在的,學生克服遺忘的過程,也是培養(yǎng)克服困難的精神和毅力,從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的過程。因此,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是學到知識和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徑。
作者簡介:
郭佳,河北省廊坊市,文安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