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佳
圓滿
從前,有一位商人,父母去世后合葬,由于不懂規(guī)矩,誤將父親葬在西邊,母親葬在東邊。后來經(jīng)人提醒,商人決定改正,但又不好移墳,于是便在墳前立兩根石柱子,準(zhǔn)備求人寫一副對聯(lián),刻在上面,以求補(bǔ)正。他遍請鄉(xiāng)中文士,皆托詞說不能,最后請到了一位進(jìn)士。那進(jìn)士笑著說:“那便試試看。”隨后提筆寫道:生前既不離左右;死后何必分東西。
過往者讀此聯(lián),皆稱其善。
文過豈能飾非
古時候,某地一縣官為自詡廉潔,懸掛一副他親手所書的對聯(lián),寫的是:得一文,天誅地滅;徇一情,男盜女娼。
話雖如此堂皇地說了,來向縣官送禮的人仍然很多,大堂前熙來攘往,形如鬧市,縣官照樣“笑納”。而縣官審理案件,也徇情枉法,全看打官司的人送禮多少來評斷是非曲直。后來,師爺怕縣官做得太過分了,丑聲流布,被上司知道后查辦,便找了個機(jī)會提醒他,委婉地說:“您別做得太過分,得有所節(jié)制。何況,大堂上還掛著您寫的那副廉潔明志的對聯(lián)呢?!?/p>
縣官聽后,自知理虧,卻巧言令色,文過飾非地說:“我沒忘。我現(xiàn)在所得并非一文,所徇也不只一情?!?/p>
童生妙對歪聯(lián)
從前,讀書最興作題對對子,先生出上聯(lián),學(xué)生對下聯(lián),要對仗工整,講究平仄和押韻。有一日,一位姓刁的先生出了一句歪聯(lián):抓而癢,癢而抓,不抓不癢,不癢不抓,抓抓癢癢,癢癢抓抓,越抓越癢,越癢越抓。
童生們想了半日,也沒有一個人對出下聯(lián)來。先生罵了一句:“你們這些廢物,看哪個童生先對出來!”有一個童生聽罷,心想:就以先生二字來對。于是他站了起來,說:“先生,我來對!”先生點(diǎn)了點(diǎn)頭,童生開口,輕輕松松地對道:生了死,死了生,有生有死,有死有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先生先死,先死先生。
先生聽了,氣得半死,跌坐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摘自《潮州日報》2019年12月20日,潘光賢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