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友
青島老舍故居的門前,掛著兩塊牌子。右邊的一塊上寫著:“駱駝祥子博物館?!弊筮叺囊粔K上寫著:“老舍·老舍?!睅讉€人站在那兒納悶,為什么要寫兩個老舍?是強調老舍還是呼喚老舍?這時,導游告訴大家:“上邊是老舍的名字,下邊是指老的宿舍。上下合起來,老舍的老的宿舍,簡稱老舍的‘老舍?!?/p>
我們都笑了,原來還有這樣一說。老舍原名舒慶春,后來改為舒舍予。1926年發(fā)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開始用筆名“老舍”?!袄稀敝浮耙回灐保吧帷敝浮巴摇?,一貫的忘我,確實不錯。
我查了一下字典,“舍”字主要有兩種含義:一是房屋,如房舍、宿舍、校舍、農舍等,當然也包括牛舍、羊舍、豬舍;二是指放棄,如施舍、割舍、舍棄、舍得等,也包括放過,“止而不為亦曰舍”。
有人把老舍故居稱為青島第一名人故居,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老舍在這里創(chuàng)作了《駱駝祥子》。無論國內國外,以一個文學人物為主題建立博物館的并不多。老舍自1934年來青島之后,曾住過3個地方。1935年8月,他們全家搬到這處黃縣路8號(現(xiàn)在的12號),一直住到1937年8月離開青島。
青島的名人故居很多,除了老舍故居,還有康有為故居、沈從文故居、聞一多故居、洪深故居、蕭軍和蕭紅故居等。我們在采風活動報到的當天,就去看了康有為故居。這里原為德國總督初來青島時的住所,1923年康有為來青島時買下,并在此寫下了自己對青島的印象:“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睆拇?,這8個字也成為青島標志性的廣告語。
在網(wǎng)上搜索“老舍故居”,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不僅北京有老舍故居,青島有老舍故居,濟南、上海、重慶,乃至英國的倫敦,都有老舍故居。這不單單是因為老舍住過的地方多,更重要的是他的名氣大、作品多。所以,各地都把他的“老舍”保存下來,借以宣傳自己,豐富當?shù)氐奈幕?/p>
老舍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死在北京,也寫了一輩子北京??梢哉f,沒有北京,就沒有老舍。據(jù)考證,老舍在北京住過的地方共有10處。小羊圈胡同5號(現(xiàn)為小楊家胡同8號),是他的出生地。
1949年12月9日,老舍從美國回到北京。1950年3月,他在北京東城豐盛胡同購置了一所四合院(即今豐富胡同19號)。老舍先生在這里生活、工作了16年,寫下了《龍須溝》《茶館》《方珍珠》《正紅旗下》等24部作品,并接待過很多官場政要和文化名人。1984年5月24日,這里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建成老舍紀念館。
老舍的這處“老舍”,比青島的老舍要寬敞和舒適得多。北房5間,東西房各3間,全是起脊的瓦房,中間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小院。小院有兩棵老舍親手栽植的柿子樹,每到金秋時節(jié),橘紅色的柿子就會掛滿枝頭。老舍的夫人胡絜青還給小院起了個雅號—丹柿小院。屋里不僅有很多紅木家具,還懸掛著陳師曾、吳昌碩、李可染等名人的字畫,充滿了文化氣息和情趣。
“老舍”,銘記著生命的印跡,書寫著人生的滄桑,也訴說著主人的拼搏、掙扎、跌宕和輝煌。古往今來,每個人都有“老舍”。只是,有些“老舍”被珍愛流傳,有些“老舍”已蕩然無存。“老舍”的價值,取決于住者的價值。愛人者,人恒愛之;創(chuàng)偉者,人恒偉之。
(摘自《潮州日報》2019年12月8日,珠珠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