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忠強 張立強
微生物肥料又稱生物肥料,是由一種或數(shù)種有益微生物、經工業(yè)化培養(yǎng)發(fā)酵而成的生物性肥料,是通過微生物生命活動使農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應的制劑。農戶在選用前,需要了解微生物肥料的特點、作用和使用方法。
一、微生物肥料的特點
1. 不能為作物提供礦質營養(yǎng)
嚴格地說微生物肥料是菌而不是肥,其本身不含有植物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不像其他肥料是以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為基礎),主要靠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和新陳代謝發(fā)揮肥效。
2. 使用時要求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
微生物肥料是有生命的活性物質,對溫度、水分、酸堿度、土壤條件都有一定的要求,使用時應盡量為其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若環(huán)境條件適宜,則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就旺盛,發(fā)揮出的肥效就大;若環(huán)境條件不適宜,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就減弱,發(fā)揮出的肥效就小。
二、微生物肥料的作用
1. 增加營養(yǎng)
固定空氣中的氮,分解轉換土壤中不被作物利用的養(yǎng)分,這是微生物肥料的主要作用之一。如各種自生、聯(lián)合或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多種溶磷、解鉀的微生物,可以將土壤中難溶的磷、鉀分解出來,轉變?yōu)樽魑锬軌蛭绽玫挠行B(tài)養(yǎng)分,為作物生長發(fā)育提供營養(yǎng)。
2. 活化土壤
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不斷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轉化成腐殖質,促進土壤團聚體的形成。有的微生物還能產生胞外多聚物,如胞外多糖和多肽,與植物黏液、礦物質和有機膠體結合在一起,使小團聚體聚合形成大團聚體。土壤團聚體是衡量土壤質量的重要指標,促進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對破除土壤板結、改善土壤通氣狀況、增進土壤蓄肥保水能力、提高作物抗旱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強作物抗性具有重要作用。
3. 促進生長
微生物肥料施用后可產生多種植物激素類物質,能夠刺激作物生長發(fā)育,增強作物體內酶的活性,促進健壯生長,提高抗逆性,對作物的生根、促長、?;ā⒈9壬磉^程都有一定的作用。
4. 減輕病害
許多土傳病害的病原菌大量聚集在作物根際,施用微生物肥料后,由于有益微生物在作物根際周圍大量生長繁殖,成為優(yōu)勢微生物種群,占據(jù)根區(qū)生態(tài)位,可有效抑制病原菌數(shù)量的增加。有的功能微生物可在作物根系分生區(qū)和伸長區(qū)大量定殖并形成生物膜,從而防止病原菌對根的侵染。有的微生物還產生一些抗菌蛋白或抗生素,對病原微生物具有很好的拮抗作用,可提高作物的抗病害能力,減少病害發(fā)生。
5. 改善品質
微生物肥料施用后,減少了化肥用量,同時提高了作物抗病能力,從而減少了化肥、農藥的土壤面源污染、地下水污染,降低有害物質在作物體內的積累,使農產品品質得到改善,同時還可增加產品中的維生素C、糖類和氨基酸含量,使口感提升、耐貯運性增強。
三、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
1. 根據(jù)作物種類和土壤條件選用
要了解微生物菌劑的功能與使用條件,做到有針對性地選用。比如,固氮菌只能用于豆科作物和牧草;磷細菌、硅酸鹽細菌適用于緩效態(tài)磷、鉀含量豐富及潛在養(yǎng)分含量較高的肥沃土壤,不適用于緩效態(tài)磷、鉀含量低及潛在養(yǎng)分含量較低的瘠薄土壤。
2. 選用質量合格的產品
選用微生物肥料時要查看包裝上的肥料名稱(是單純制劑還是復合產品)、肥料登記證號、執(zhí)行標準(比如農用微生物菌劑國家標準GB20287-2006)、有效活菌數(shù)、養(yǎng)分含量、凈含量、生產商地址和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
3. 選擇適宜的施用方法
根據(jù)微生物肥料劑型選擇適宜的施用方法,用于拌種、浸種、蘸根、葉面施肥時要掌握現(xiàn)配現(xiàn)用,施用均勻;作基肥或追肥時最好集中施在作物根部附近,但應避免與根系直接接觸,以利于微生物在作物根系周圍形成有益生態(tài)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肥料的抗病增產作用。微生物肥料不宜久放,拆包后要及時使用,一次用完。
4. 配合腐熟有機肥施用
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需要消耗一定的有機物質,土壤有機物質的來源主要是有機肥料,因此,施用微生物肥料時最好配合腐熟有機肥,以提高施用效果。
5. 配合化肥施用
微生物肥料是一種輔助性肥料,不能代替化肥,施用時可與化肥配合施用,以彌補作物對礦質營養(yǎng)的需求,施用后化肥用量可適當減少。同時,要注意避免與酸性或堿性過強的肥料混合施用,以免肥料中的微生物受到傷害,造成肥效降低。
6. 掌握好施用溫度
微生物肥料對土壤條件要求比較嚴格,以土壤溫度25~37℃較適宜,15℃以下生命活動開始減弱,10℃以下生命活動微弱,基本處于休眠狀態(tài)。肥料施入土壤后,生物菌需要一個生長繁殖的過程,才能發(fā)揮作用。因此,微生物肥料最好提前施用,一般要在作物需肥期前7~15天施用(春季氣溫低,提前施用的天數(shù)應適當增加)。
7. 土壤保持適宜水分
微生物肥料要求土壤田間持水量在30%以上,但以土壤田間持水量50%~70%為宜。施用時要注意土壤墑情,特別是高溫季節(jié)要避免干旱,遇旱及時澆水,以利于微生物繁殖和肥效的發(fā)揮。
8. 避免陽光照射
用微生物肥料拌種時應在陰涼處操作,拌種后要盡快播種,播后立即覆土。田間施用時,應選擇陰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進行,避免太陽紫外線損傷肥料中的微生物。
9. 避免與農藥一同施用
微生物肥料應避免與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農藥同時施用,也不能用拌過殺蟲劑、殺菌劑的工具盛裝。
10. 稻田不宜施用
微生物肥料的生物菌活動需要氧氣,水稻常在淹水條件下生長,不利于微生物肥效的發(fā)揮,因此盡量不要在稻田施用。
(作者聯(lián)系地址:山東省寧津縣農業(yè)農村局 郵編:25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