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
(登封市中醫(yī)院 兒科,河南 鄭州 452470)
支原體肺炎是支原體感染所導致的急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高發(fā)于3~12歲兒童,同時也是引起新生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2]。該病具有暴發(fā)性、周期性等特點。肺炎支原體無細胞壁結(jié)構(gòu),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無效。臨床上主要采用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治療,其中以阿奇霉素為首選,是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一線藥物。研究顯示,阿奇霉素不良反應較多,長期應用部分可出現(xiàn)耐藥現(xiàn)象,存在一定局限性[3]。中醫(yī)認為,小兒支原體肺炎屬于“肺炎喘咳”“外感熱病”范疇,中醫(yī)在治療病毒感染性疾病方面具有獨特優(yōu)勢,在有效縮短病程的同時可降低藥物毒副作用,有助于患兒快速康復[4]。本研究采用小青龍加石膏湯輔助西藥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對比分析該方案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8年2月登封市中醫(yī)院收治的76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患兒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1~12歲,平均(5.5±3.3)歲;體質(zhì)量8.1~41.9 kg,平均(22.1±4.2)kg;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12 h~11 d,平均(3.1±1.3)d。對照組:男19例,女19例;年齡1~13歲,平均(5.1±2.8)歲;體質(zhì)量8.3~42.6 kg,平均(23.2±5.1)kg;發(fā)病至就診時間為15 h~10 d,平均(3.5±2.7)d。兩組性別、年齡、體質(zhì)量、發(fā)病至就診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登封市中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純杭覍僮栽竻⑴c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小兒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支原體抗體陽性;②X線提示單側(cè)或雙側(cè)存在浸潤性陰影;③血清學檢查提示IgM抗體(+);④存在不同程度發(fā)熱、咳嗽等呼吸系統(tǒng)感染癥狀;⑤存在精神不振、食欲減退、腹瀉或嘔吐等癥狀。(2)排除標準:①結(jié)核?。虎谡婢腥?;③其他因素所導致的慢性咳嗽;④呼吸衰竭;⑤心力衰竭;⑥自身免疫性疾病;⑦血液系統(tǒng)疾??;⑧同期已納入其他臨床試驗項目。
1.3 治療方法兩組患兒均接受西藥治療方案:阿奇霉素(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60167)每日10 mg·kg-1,連續(xù)靜脈滴注5 d;氨溴特羅口服液(北京韓美藥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317)口服治療,年齡≤8個月患兒每次2.5 mL,年齡8個月~1歲患兒每次5.0 mL,年齡2~3歲患兒每次7.5 mL,年齡4~5歲患兒每次10.0 mL,6歲以上患兒每次15.0 mL,每日2次。觀察組患兒在此基礎(chǔ)上接受小青龍加石膏湯治療,小青龍加石膏湯方劑:黃芩10 g,石膏、麻黃、白芍、桂枝、甘草、干姜、五味子各8 g,細辛6 g。隨癥加減:對于煩渴、出汗嚴重的患兒,增加石膏劑量到15 g,并加6 g知母;對于痰多黃稠患兒,將甘草劑量增加至10 g,并加貝母6 g;對于大便秘結(jié)患兒,添加大黃3 g。熱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1.4 療效評價
1.4.1癥狀消失時間 包括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
1.4.2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結(jié)合患兒臨床癥狀及體征緩解程度判斷治療效果:(1)痊愈,即治療后患兒咳嗽、咳痰等癥狀消失,聽診未聞及肺部濕啰音,復查X線顯示肺部陰影完全消失;(2)有效,即治療后患兒咳嗽、咳痰等癥狀改善,肺部可聞及少量肺部濕啰音,復查X線顯示肺部陰影較前減少;(3)無效,即不符合上述情況。將痊愈、有效計入總有效。
1.4.3肺功能 采用肺功能測試儀于治療前后檢測患兒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最大呼氣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最大呼氣中期流速(maximum mid expiratory flow rate,MMFR)等肺功能指標情況。
2.1 癥狀消失時間觀察組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2.2 療效觀察組患兒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
2.3 肺功能治療前,兩組患兒FVC、PEF、MMFR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FVC、PEF、MMFR肺功能指標均較治療前增加,且觀察組FVC、PEF、MMFR肺功能指標水平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各項肺功能指標比較
小兒支原體肺炎屬于小兒常見呼吸道疾病,也是兒科常見且病程較長的感染性疾病[5]。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機制與肺炎支原體感染后引起的直接毒性損傷和免疫反應有關(guān),肺炎支原體侵入機體后與巨噬細胞結(jié)合釋放大量毒性介質(zhì)和炎癥因子,進而損傷患兒呼吸道黏膜上皮,誘發(fā)炎癥反應[6]。支原體肺炎在中醫(yī)歸屬“肺炎”“喘嗽”,中醫(yī)辨證為內(nèi)外病因所致,其中正氣不足是內(nèi)因,溫熱毒邪入侵則為外因,而外毒內(nèi)侵致痰熱瘀閉是其發(fā)病基礎(chǔ),正邪消長使其病情復雜化[7]。張仲景《傷寒論》中記載了小青龍加石膏湯方,主要為麻黃、半夏、芍藥、干姜、細辛、五味子、甘草等,在治療兒童哮喘和支氣管炎癥方面具有較好的效果[8]。現(xiàn)代藥理學證實,小青龍加石膏湯組分具有抗炎解熱、鎮(zhèn)咳平喘等功效[9]。本研究采用小青龍加石膏湯加西藥治療觀察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提示小青龍加石膏湯有助于加快支原體肺炎患兒癥狀緩解。治療10 d后觀察組患兒FVC、PEF、MMFR肺功能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提示小青龍加石膏湯有助于改善MPP患兒肺功能。分析其原因,小青龍加石膏湯中半夏、干姜、細辛、麻黃、桂枝、黃芩等藥材有重要的清肺散飲、解表散寒等作用,諸藥合用共奏解肌退熱的效果,而石膏湯則可入胃經(jīng)及肺經(jīng),尤其適用于病程較長的患兒,有助于改善患兒肺功能。治療10 d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證實小青龍加石膏湯治療支原體肺炎患兒具有一定效果。
綜上所述,小青龍加石膏湯輔助西藥可以有效改善支原體肺炎患兒肺功能,加快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