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微微,靳江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河南 洛陽 471000)
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為我國肝硬化的主要類型。隨著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飲酒人數(shù)及飲酒量均不斷增加,酒精性肝硬化發(fā)病率呈逐漸上升趨勢,若未及時有效治療,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自發(fā)性腹膜炎等并發(fā)癥,嚴重者可導致死亡[1]。復方甘草酸苷為治療肝硬化的常用藥物,具有降低肝纖維化、修復肝損傷的作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可清除氧自由基,減輕酒精對肝組織的損傷。本研究回顧性分析7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討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7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資料,依照治療方案分為研究組(39例)、對照組(31例)。對照組男27例,女4例,年齡29~52歲,平均(40.56±4.21)歲,飲酒史5~13 a,平均(9.42±1.39)a。研究組男32例,女7例,年齡28~53歲,平均(41.05±4.03)歲,飲酒史6~14 a,平均(9.67±1.23)a。兩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飲酒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經(jīng)肝臟B超、病理檢查等確診;②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功能損傷;②藥物引起的肝硬化;③糖尿??;④精神疾病;⑤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肝硬化;⑥合并嚴重感染;⑦合并惡性腫瘤;⑧對本研究藥物過敏。
1.3 治療方法
1.3.1基礎治療 根據(jù)病情給予營養(yǎng)支持、嚴格禁酒等綜合干預。
1.3.2對照組 接受復方甘草酸苷(辰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7240)治療。復方甘草酸苷80 mL加入5 g·L-1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日1次,持續(xù)治療2周。
1.3.3研究組 接受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復方甘草酸苷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還原型谷胱甘肽(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265)治療,還原型谷胱甘肽1.2 g加入5 g·L-1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每日1次,持續(xù)治療2周。
1.4 觀察指標
1.4.1臨床療效 根據(jù)臨床癥狀、肝功能改善情況制定療效評估標準:(1)顯效,即臨床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2)好轉(zhuǎn),即臨床癥狀、體征顯著減輕,肝功能指標較治療前下降50%,但仍未降至正常;(3)無效,即未達上述指標。將顯效、好轉(zhuǎn)計入總有效。
1.4.2肝功能和肝纖維化指標 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10 mL,離心10 min(3 500 r·min-1,半徑8 cm),取血清,采用肝功能檢測儀器生化分析儀(海力孚品牌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檢測血清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谷草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透明質(zhì)酸酶(hyaluronidase,HA)、Ⅲ型前膠原(procollagen type Ⅲ,PC-Ⅲ)、Ⅳ型膠原(collage type Ⅳ,Ⅳ-C)水平,試劑盒均購自上海世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檢驗科醫(yī)生依照儀器、試劑盒說明書完成操作規(guī)程。
1.4.3膽囊壁厚度 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采用Philips IU22超聲診斷儀測量膽囊壁厚度。
2.1 臨床療效研究組治療顯效15例,好轉(zhuǎn)22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4.87%(37/39);對照組治療顯效9例,好轉(zhuǎn)14例,無效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4.19%(23/31)。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61,P=0.035)。
2.2 肝功能指標治療前,兩組血清T-Bil、GGT、AS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2周后,兩組血清T-Bil、GGT、AST水平均降低,研究組血清T-Bil、GGT、AS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肝功能指標水平比較
2.3 肝纖維化指標治療前,兩組血清HA、PC-Ⅲ、Ⅳ-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2周后,兩組血清HA、PC-Ⅲ、Ⅳ-C水平均降低,研究組血清HA、PCⅢ、Ⅳ-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肝纖維化指標水平比較
2.4 膽囊壁厚度治療前,兩組膽囊壁厚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2周后,兩組膽囊壁厚度均減小,研究組膽囊壁厚度小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膽囊壁厚度比較
酒精為我國肝硬化的第二大病因,酒精性肝硬化為酒精性肝病終末階段,由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進展而來,病理表現(xiàn)為肝組織纖維化及肝細胞脂肪變性壞死,臨床治療關鍵為戒酒及早期病因治療。
復方甘草酸苷具有保肝、抗炎、調(diào)節(jié)免疫、抗病毒等作用,所含甘草酸成分可修復損傷肝組織,降低肝纖維化程度。另外,甘氨酸、蛋氨酸可拮抗變態(tài)反應,消除肝組織內(nèi)毒素,能有效抑制機體內(nèi)炎癥介質(zhì)活性,保護肝細胞膜,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單一應用治療效果不理想[2]。有研究指出,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核苷類似物治療乙肝肝硬化效果顯著,有效率達92.50%[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提示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效果顯著,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進一步對其肝功能指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研究組血清T-Bil、GGT、AST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上述治療方案可改善患者肝功能。分析原因在于,還原型谷胱甘肽可在機體內(nèi)氧化為谷胱甘肽,為機體提供大量巰基,有效清除體內(nèi)氧自由基,進而改善機體低氧血癥,確保肝臟正常代謝功能[4-5]。于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基礎上加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可有效減輕酒精對肝組織的損傷,提高疾病治療效果,改善肝功能。
血清HA、PC-Ⅲ、Ⅳ-C水平為臨床衡量肝纖維化的常用指標。HA分解、攝取主要發(fā)生于肝竇內(nèi)皮細胞內(nèi),肝組織受損時其水平顯著升高,同肝組織纖維化嚴重程度密切相關;Ⅳ-C為肝組織纖維化重要血清標志物之一,血清Ⅳ-C水平升高,提示肝纖維化加重;PC-Ⅲ主要提示肝細胞Ⅲ型膠原合成情況,隨著炎癥進展和肝組織纖維化程度加重,其水平呈上升趨勢[6-7]。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2周后研究組血清HA、PCⅢ、Ⅳ-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表明于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基礎上加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可降低脯氨酸羥化酶活力,促進膠原分解,進而有效阻止肝纖維化。相關研究指出,肝硬化患者膽囊壁增厚與膽汁潴留刺激膽囊壁發(fā)生水腫、炎癥反應有關,可用于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疾病轉(zhuǎn)歸情況[8]。由本研究結果可知,治療2周后研究組膽囊壁厚度小于對照組,可見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可降低膽囊壁厚度,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復方甘草酸苷治療酒精性肝硬化患者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纖維化,降低膽囊壁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