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勇
摘? 要:在我國,不僅電視臺收藏了大量電視節(jié)目資料,而且近年來許多圖書館在加強對非印刷型文獻的收藏時,也采集了大量的電視錄像資料。該文剖析了電視臺傳統(tǒng)圖書影像檔案管理模式的缺陷;指出了電視臺圖書影像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優(yōu)越性;闡述了利用現代電子技術,加強電視臺影像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策略。
關鍵詞:影像檔案;管理;數字化
電視節(jié)目資料是視聽資料的一種類型。早在20世紀5O年代,美英等國就開始將視聽資料應用于教育。圖書館也開始收集視聽資料。在我國,不僅電視臺收藏了大量電視節(jié)目資料,而且近年來許多圖書館在加強對非印刷型文獻的收藏時,也采集了大量的電視錄像資料。當前,現代信息技術發(fā)展很快,在我國各行各業(yè)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此背景下,為電視臺影像檔案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通過數字化建設,能夠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讓影像資料更好地服務于電視臺的發(fā)展。對此,電視臺要從原始影像檔案出發(fā),充分應用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確保檔案數字化建設取得新成效,為影像檔案的保護和開發(fā)利用打下一個良好基礎。
一、電視臺傳統(tǒng)圖書影像檔案管理模式的缺陷
1.技術要求高,存儲條件苛刻。以往電視臺的影像檔案載體主要為感光材料,檔案人員在采集影像資料時,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yè)攝錄設備操作技能,擁有構圖、光影等方面的知識,并熟悉安全存儲、歸檔管理等工作。影像檔案在溫度高、濕度大的環(huán)境下,極易出現粘連、發(fā)霉、模糊不清等問題,雖然電視臺采取了很多技術措施,但是影像檔案保存時間還是很短,一般在50年以下,而實際工作中保存時間更短,通常為10-15年,很多珍貴影像檔案面臨著永久消亡的問題。
2.易被破壞,利用率低。在傳統(tǒng)影像檔案管理中,容易出現變質等問題,影響了畫面的清晰度,一些信息容易缺失。電視臺由于行業(yè)特殊性,會產生大量的影像檔案,但傳統(tǒng)影像檔案載體信息容量很小,體積較大,存儲空間有效,所以大部分影像檔案均未備份。此外,電視臺基本不對外公開影像檔案,導致這些寶貴的資料得不到有效的開發(fā)與利用,不能將應有的價值發(fā)揮出來。
3.數量大,增長速度快。經過長期的積累,大部分電視臺已經擁有了較大數量的電視節(jié)目資料,而且隨著我國新聞、影視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電視節(jié)目資料正成倍地增長,每天的數據量都相當可觀。這對電視節(jié)目資料的管理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每天處理新人藏的電視節(jié)目資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經費。
4.讀者對檢索和標引的要求較高。電視臺編輯、記者在查找電視節(jié)目資料時,需要的往往是比較精確的信息,比如需要精確到某一個人、某一首歌、某一個畫面;而要提供精確的檢索,就必須對電視節(jié)目資料進行細致的標引。
二、電視臺圖書影像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優(yōu)越性
1.提升存儲空間,保證存儲安全。電視臺加快影像檔案的數字化建設,可以減少存儲空間,并通過壓縮技術,有效解決傳統(tǒng)影像檔案存儲容量大、空間不足等問題,同時不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降低了存儲成本。而對影像檔案進行備份,可以避免由于檔案損壞而出現丟失的問題。當前,電視臺大量寶貴的歷史影像檔案逐步老化、影像質量變差、面臨損毀等問題,數字化技術可提供有效的修復手段,搶救了很多瀕危的歷史影像檔案。數字化的影像檔案通過計算機以文件的形式讀取,屬于無損性使用,確保了存儲的安全
2.檔案查找和利用更加高效。電視臺通過影像檔案的數字化建設,可以將檔案原件轉變?yōu)殡娮訖n案,在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資料庫里進行保存,便于今后多次使用。在該平臺下,有利于影像檔案的查詢和利用,檔案利用者可以自行完成,檔案管理人員只需要在信息化管理平臺上設置權限,這樣不僅減少了調閱時間,還可以保證原始檔案的完整性。不僅如此,電視臺實現影像檔案的數字化管理,能夠實現多人同時查閱,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影像檔案的利用率,節(jié)省了大量節(jié)目制作成本,將電視臺影像檔案應有的價值體現了出來。
三、電視臺影像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的策略
1.數字化采集
(1)數字化轉換采集。電視臺要通過掃描儀、數碼相機、攝像機、采集卡等數字化轉換設備對影像資料進行采集,在影像膠片掃描中,要求掃描儀具備較高的分辨率,一般使用專用的影像膠片掃描儀開展影像數字化采集工作,讓原圖像細節(jié)得到較好的保存與重現。不僅如此,電視臺利用普通平臺掃描儀,也能夠完成對各種影像的掃描,要想獲得更高的掃描質量,需要作出相應的掃描設置,包括分辨率、彩色掃描類型、圖像保存格式、軟件校正和掃描效果設置等。利用攝像機和數碼相機直接拍攝的影像,在轉換為數字存儲以后,有著快速、便捷等特點,同時利用攝像機得到的動態(tài)影像資料,能夠對圖像原有面貌進行重現。而有些膠片尺寸較大,因為很難準確調整拍攝焦距與分辨率,所以和掃描儀相比,得到的數字化圖像質量偏低。
(2)直接數字化采集。數字化成像設備可以直接對影像資料進行采集,在電視臺應用非常廣泛。電視臺在采集數字化影像資料的過程中,能夠直接采用成像設備的輸出接口完成,通過計算機工作站上的專門軟件,可以在計算機上直接采集、儲存影像數據。這種方法能夠直接獲得完整、無損的數字化影像,同時影像中含有豐富的信息。
2.數字化存檔
(1)建立存檔數據庫。電視臺要建立存檔數據庫,對于數字化圖像文件,根據目錄數字化要求,按照系統(tǒng)順序對全部圖片進行編號,建立目錄數據庫,并利用相應軟件,自動搜索相關的數字圖像。在同一數據庫通過對圖像數據庫和文字數據庫的建立,把各種影像資料以電子圖書或幻燈的格式進行存儲。此外,電視臺還可以建立基于Web模式的影像圖庫,為之后的傳輸和交流提供便利。
(2)合理選擇數字化影像文件格式。當前靜態(tài)影像文件主要采取TIFF格式、GIF格式以及JPEG格式,其中TIFF格式是一種應用程序與計算機平臺相互獨立的圖像標準,全部文字處理器、畫圖程序、圖像編輯器及頁面排版應用程序都支持TIFF,通過無損壓縮技術,保證圖像的質量,灰度膠片掃描的圖像文件一般使用這種格式存儲。對于灰度模式與彩色模式的掃描文件,一般選擇GIF和JPEG格式,這是現階段使用非常廣泛的標準圖像文件格式。MPEG和AVI格式適用于動態(tài)影像文件的存儲,MPEG有著較高的壓縮效率,且影像質量也較高,在計算機上有統(tǒng)一的標準格式,兼容性較好。AVI格式主要優(yōu)點在于有著良好的兼容性,既便于調用,也能保證影像質量,而缺點是會占據很大的存儲空間。
(3)合理選擇數字化影像文件存儲介質。電視臺影像檔案的存儲介質以磁存儲載體與光存儲載體為主,硬盤是磁存儲載體,有著容量大、存儲方便等優(yōu)勢,能夠快速、安全地存取,是一種可靠的存儲器,符合在線存儲的要求。在大容量DVD光盤普及以后,讓光存儲器在影像文件存儲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DVD+RW光盤能夠在數字化影像設備服務器中直接刻錄數字影像文件,同時進行存儲,有著便捷、安全等優(yōu)點。光盤存儲可以長期保存,抗病毒能力強,因此在電視臺一般使用光盤刻錄影像,并將影像資料存儲在數據庫中。光盤是離線存儲的主要載體,可以對在線存儲進行補充,能夠實現異地備份與恢復。要定期對存儲的文件進行檢測,在抽樣檢驗中,磁性載體一般2年一次,光盤載體一般4年一次,抽樣至少為10%,一般每4年轉存一次。
3.檢索與下載
電視臺在做好影像檔案的收集和歸檔工作后,檔案利用者能夠使用檢索軟件,快速、準確地查找到所需的影像檔案資料。同時,檔案利用者可以向檢索系統(tǒng)提出調用或下載的輸出請求,系統(tǒng)則按照檔案利用者的要求,快速在硬盤陣列中對所需的影像檔案位置進行定位。之后進入外部瀏覽網絡被利用者使用,讓影像檔案利用者的查閱需求得到滿足。
4.人才保障
電視臺在影像檔案管理數字化建設過程中,還要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專業(yè)技能強的信息化人才專業(yè)隊伍。電視臺在培養(yǎng)人才的時候,除了要加大對內部檔案管理人員的業(yè)務培訓以后,還要積極引進一批現代化的管理人才和信息技術開發(fā)人才,讓檔案管理人員隊伍結構得到優(yōu)化。此外,電視臺還要注重更新領導干部的知識領域與結構,保證影像檔案的數字化建設有一個優(yōu)秀的引路人,從而建立起強大的人才隊伍鏈。通過影像檔案管理人員與信息技術開發(fā)人員的密切配合,加快電視臺影像檔案管理的數字化建設步伐,確保真正發(fā)揮出影像檔案資料的價值。
四、結語
總之,電視臺通過影像檔案的數字化建設,能夠有效提升影像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為電視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因此,電視臺領導和檔案管理人員要提起重視,充分認識到加快
影像檔案數字化建設的必要性,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應用好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設備。只有這樣,才能讓影像檔案得到妥善保存,發(fā)揮其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旭紅.加強廣電檔案信息化管理若干思考[J].信息化建設,2012(06):58-59
[2]郝立平.基層廣播電視臺宣傳檔案規(guī)范化管理淺析[J].檔案天地,2013(05):58-59
[3]常瑛.淺析影像檔案資料的現代化管理[J].管理觀察,2015(1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