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東江
預習是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之前,教師一般要給學生布置一定的預習任務,這是最為常規(guī)的設計。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教師要有落實意識,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特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適宜的預習情境和條件,為學生設計預習目標、規(guī)劃預習路線、優(yōu)化預習指導、豐富預習活動,滿足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實際需要,為課堂教學順利展開奠定堅實基礎,以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品質(zhì)。
一、設計預習目標,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情境
閱讀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預習正是這個操作活動的起點,教師要為學生設計明確的閱讀任務和目標,為學生提供適宜的自主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這樣才能確保學生順利進入學習環(huán)節(jié),建立應有的學習認知基礎。在預習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訴求,利用多種輔助學習手段,為學生提供適宜的預習機會。預習目標包括知識、方法、情感、技能等諸多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學力基礎實際作出綜合判斷,提升教學設計的適合性。
教師在為預習任務和目標進行設計時,需要提高覆蓋面,任務要求呈現(xiàn)一定的梯度性,讓更多學生都能順利進入預習環(huán)節(jié)。例如,在教學八年級語文下冊《社戲》之前,教師為學生設定了預習任務:閱讀文本,找出一些典型的詞語,揣摩這些關鍵詞句的語境意思,體會詞語的表達效果;找出景色描寫內(nèi)容,理解描寫的作用;展開梳理閱讀,體會作者材料取舍的方法。為提升學生預習效果,教師還為學生做出專門提示:“社戲”其實沒有什么好看的,也沒有什么好寫的,但歸航途中發(fā)生的事情卻是有意思的,作者最放不下的就是這個經(jīng)歷,預習時,需要把握作者心理展開操作,提升預習有效性。學生拿到預習任務后,都能夠展開有針對性操作,對文本進行梳理性閱讀,找到相關內(nèi)容,并進行深入思考,形成個性閱讀認知。課堂教學啟動后,教師專門進行預習檢查,學生大多能夠圓滿完成預習任務,為順利進入課堂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從預習任務設計情況能夠看出,這些目標都沒有太高的難度,什么群體的學生都可以接受,教師給出的特別提示,也讓學生有了明顯的思考方向。學生能夠順利完成預習任務,說明教師的預習設計比較適中,給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啟迪。
二、規(guī)劃預習路線,啟動自主探究程序
學生預習有了鮮明的目標,教師還需要對具體操作路線進行規(guī)劃。中學生預習大多是為完成任務而預習,教師要用任務進行具體的安排,也要為其提供清晰的思考路線建議,讓學生展開科學有序的學習探索,以提升預習的效率,也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和習慣。預習是獨立思考和操作的學習,如果有需要,教師不妨給學生提供一定的預習路線方案,啟動預習活動程序。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體現(xiàn)的是一種科學設計意識,教師要注意展開合理設計,提升預習操作效率。
在教學《春酒》這篇課文時,教師為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誦讀課文,了解作者家鄉(xiāng)的民俗民風,體會作者濃濃的鄉(xiāng)思之情。畫出最為經(jīng)典的描寫語段,自行進行語言分析,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預習任務下達后,學生都積極行動起來,展開對應學習。課堂展示階段,學生表現(xiàn)大多令人滿意。教師讓學生列出文本中一些有趣的語段,并自行解讀鑒賞。有學生找到這樣一句:“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還捧一大包回家?!边@段話寫出了作者當時的情態(tài),對這樣的活動充滿期待,寫出了童年的美好。特別是關鍵詞語“一馬當先、不請自到”,還有“鼓鼓的”等,都能夠表現(xiàn)出作者當時的情態(tài)。一個“跟蜜蜂似的”比喻句,寫出了作者的“饞嘴”和急切的心情。表達形象生動,具有感染力。
教師為學生設定了預習任務,并要求學生找出經(jīng)典描寫展開語言鑒賞,給學生提供清晰學習路線。學生順利展開語言鑒賞操作,抓住不同角度展開解析,贏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也為教學順利打開創(chuàng)造條件。
三、優(yōu)化預習指導,激活自主探究思維
教師為學生布設了預習任務和目標,這樣還無法保證學生預習能夠順利展開,更不能保證預習效果。因此,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預習進行必要的指導,為學生傳授一定的預習方法,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保障。預習需要閱讀文本,也需要梳理情節(jié)內(nèi)容,還需要集中學習語文知識,教師要在不同方向上給出學法指導,讓學生自然進入到預習環(huán)節(jié)。如果有可能,教師不妨開設網(wǎng)絡信息共享平臺,讓學生借助網(wǎng)絡信息交互平臺,與教師形成互動,對預習進行及時的指導。
《安塞腰鼓》描寫了宏大的場面,語勢極為強烈,非常適合誦讀展示,教師在預習設計時,為學生布置了預習任務:課下對教輔材料進行梳理,找到更多相關信息材料,對安塞腰鼓進行重點認識,說說其主要特點,了解更多方面的內(nèi)容。特別是準備誦讀并參與課堂誦讀比賽活動的同學,在誦讀時,需要注意語氣、語調(diào)、語速、節(jié)奏、停頓等技巧的把握,要讀出那種宏大的氣勢。學生開始預習準備,特別是在誦讀環(huán)節(jié),都能夠展開特別的訓練。課堂展示階段,教師讓學生自由介紹安塞腰鼓的相關背景材料,學生有了充分的準備,介紹比較全面。在課文誦讀比賽環(huán)節(jié),教師先利用多媒體播放配樂誦讀音頻材料,然后對誦讀比賽規(guī)則進行介紹,最后發(fā)動學生進入比賽環(huán)節(jié)。學生參與比賽的熱情很高,誦讀訓練獲得豐富成果。
教師為學生設定了搜集信息和誦讀比賽兩項預習任務,給學生做出明確的引導,學生順利進入預習環(huán)節(jié),預習成效顯著呈現(xiàn)出來。學生在誦讀中存在一些認知短板,教師給出針對性引導,確保學生誦讀訓練順利推開。
四、豐富預習活動,提升自主探究品質(zhì)
預習是一種自主探究式學習,教師在預習活動設計時,要注意在預習方式上展開創(chuàng)新探索,利用一些靈動的預習活動,成功調(diào)動學生參與預習的主動性。信息搜集、誦讀展示、合作互動、游戲競賽、課本劇創(chuàng)編、質(zhì)疑閱讀等,都屬于預習活動范疇,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和設計,以有效激活學生預習思維。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多種形式的預習探索活動,讓學生自行創(chuàng)設一些預習活動,會獲得不錯的調(diào)動效果。
《大自然的語言》是一篇說明文,教師在預習設計時,充分觀照了文體特點:閱讀文本,判斷說明順序,找出常見的說明方法,準備參與小組討論活動。如果有條件,可以借助網(wǎng)絡信息搜索平臺,找到一些有價值的信息,熟悉說明文的寫作特點。教師任務布置后,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時時監(jiān)控,通過不同渠道進行干預,并給出一些預習建議。經(jīng)過一番努力,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預習任務。教師沒有集中檢查學生預習情況,而是在課文分析解讀中,對學生預習認知情況進行驗證。學生表現(xiàn)可圈可點,說明教師預習設計和調(diào)動是卓有成效的。
教師根據(jù)文體特點設計預習任務,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教師進行必要的引導和干預,為一些學生提供了更多技術支持,贏得了良好的操作效果。學生預習中難免要遇到一些困難和障礙,教師及時給出幫助,無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預習是教學準備,也是學生學習準備?!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這是最為基本的道理。教師為學生設計預習目標、規(guī)劃預習路線、優(yōu)化預習指導、豐富預習活動,能夠全面提升預習效率,這提升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品質(zhì)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新河初級中學(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