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凱
(重慶市風景園林規(guī)劃研究院,重慶 401147)
在現代社會發(fā)展背景下,越來越倡導可持續(xù)發(fā)展、節(jié)約經濟發(fā)展理念,基于此,在園林景觀建設中,低成本園林景觀設計也越來越受到了重視。如何在園林景觀計中彰顯舒適、美觀、綠色、環(huán)保等理念的同時又節(jié)約成本,是現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園林景觀設計中科學合理控制成本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比如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園林景觀整體造價,同時還有利于降低園林景觀后續(xù)維護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對于促進園林景觀的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1]。同時成本控制也是積極響應現代社會節(jié)約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經濟等理念的體現,對促進社會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就實際來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資源浪費的現象仍然十分普遍,比如為了過分追求美觀,一味選擇造價高的綠植、花卉等,在園林景觀的整體布局方面,也缺乏對成本控制的重視,存在綠色分配比例不協調、無法有效突出綠地主題等問題。還有一些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更側重于景觀效果,而忽略了成本控制,比如在施工工藝方面追求完美,在各種各樣的材料選用方面追求奢華等。這顯然不利于園林景觀的經濟效益提高,也不利于園林景觀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為高成本的園林景觀設計,意味著高成本的后期養(yǎng)護和管理。
園林景觀設計中,設計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將直接影響到成本控制的效果,如設計方案過于追求景觀效果,那么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造價成本,所以為了合理控制成本,必須重視對設計方案的優(yōu)化。項目投資是否節(jié)約、造價是否能夠合理控制,都取決于設計方案是否優(yōu)良。對此,為了實現成本控制目標,設計人員可以組織施工人員、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基于目標成本,就設計方案進行共同討論,進而從施工、管理、技術、設計多個角度分析最適宜的設計方案,即滿足美觀、舒適需求,又能夠滿足成本控制需求[2]。在專題討論、溝通、探索下,可以基于甲方要求的工程預算,設計多個園林景觀目標成本。在此過程中,成本人員可以配合完成多個方案的經濟性分析,通過多個方面選比,確定適宜方案后,可以根據設計方案,編制方案階段目標成本概算表,以此來為成本控制樹立一個標桿[3]。比如在設計、技術、管理、施工等綜合討論協調下,可以要求設計人員對局部進行調整,園林景觀工程軟硬景的比例做到7:3,就可以達到良好的景觀效果,還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以“巫山濱江公園”為例,其造價控制效果就比較理想,這是因為這一項目在成本控制方面,就做好了園林景觀工程軟硬景的比例協調工作,在整個公園景觀造景中,不僅包括植物造景,還包括兒童游樂設施、鋪裝等硬景造景,其最終造價估算為6766萬元,平均單價為540 元,而其中植物造景工程費用占比僅為1258.29 萬元。
園林景觀設計中會應用到大量的植物,而不同品種的植物不僅在美觀、種植、養(yǎng)護方面所有不同,且在成本方面也相差甚大,即使是同一品種的植物,不同的規(guī)模其成本也有所不同。所以為了更好的控制成本,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就需要選擇適宜的植物品種及規(guī)格。比如在植物品種選擇方面,可以以鄉(xiāng)土樹種為主,鄉(xiāng)土樹種不僅成本較低,且適應性強,種植質量高,可以有效降低后期養(yǎng)護成本[4]。除了選擇鄉(xiāng)土樹種以外,還可以多選擇喬灌木進行種植。
如“紅葉廣場”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就選擇了大量的喬木、灌木,包括銀杏、香樟、黃連木、國槐、紅葉李、水杉等。這些喬灌木不僅色彩豐富,可以保證四季有景,同時喬灌木的養(yǎng)護成本相比花卉、草坪的護理成本而言也更低,如圖1 所示。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想要合理有效控制成本,不僅需要合理選擇植物品種,還需要選擇適當的苗木規(guī)格。一般園林造景中,沒有特別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選擇規(guī)格適中的幼青年苗木,幼青年苗木胸徑在5~15cm 之間為宜,此規(guī)格苗木相對造價低,成活率高,生長快,抗風抗病力強,能有效減少養(yǎng)護成本。對于難移植、成活率低、造價高昂的胸徑過大苗木,則應該少用或者不用。“紅葉廣場”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就對植物品種的規(guī)格進行了有效的控制,針對銀杏、黃連木、香樟、楊梅等植物,都對其干徑、高度、冠幅、分枝點進行了控制,在保證植物種植質量和效率的基礎上,選擇成本低的規(guī)格。
圖1 園林景觀設計效果
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到近期的效果,同時還需要考慮到遠期的效果,而由于園林景觀中花卉、植物的特性,所以想要保證園林景觀的遠期效果,就必須加強對后期成本的投入。所以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就成本控制而言,還需要注重近期效果和遠期效果相平衡的原則。比如在成本控制過程中,需要考慮到園林景觀后續(xù)維護、養(yǎng)護、管理的成本,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需要預留植物未來的生長空間。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該合理的運用水體景觀。對于有先天自然條件的水體,在維持原有水體環(huán)境平衡的基礎上充分加以利用;對于人工水體景觀,如果一定要設計,水景設計應集中在主要的出入口、居民集中活動的區(qū)域,提高水景觀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5]。另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還需要合理利用人造微地形,人造微地形也可以達到豐富景觀的效果,且成本也比景墻、地被、構造物低。
就“紅葉廣場”這一項目而言,其就在原有地形的基礎上,合理調整微地形土坡的形狀及標高,成功的微地形營造結合疏林草地,在創(chuàng)造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的同時降低了園林成本,如圖2 所示。由此可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充分利用人造微地形對控制成本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2 人造微地形應用實例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為了保證成本合理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就需要加強工程預算與施工圖設計的反復校對。在施工圖初稿出來后(俗稱白圖),成本人員就可以及時完成施工圖紙的預算工作,分析出各個部分的工程預算成本,然后與初期的目標成本相比,如果相差較大,則需對施工圖初稿進行多次反復的優(yōu)化調整。比如發(fā)現施工圖工程預算造價存在超出成本目標預算的情況,則需采取的措施常見有:適當降低硬質面材標準,選擇價格較低的植物品種,減少喬木數量,減少景觀構架,減少水體面積等等,通過這些設計調整措施,降低景觀工程成本。工程預算和施工圖設計的反復校校核過程越來越受到建設方的重視,逐漸成為設計環(huán)節(jié)中的必要階段,更加能保證在滿足園林景觀質量、美觀需求上,將造價控制在工程預算內。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成本控制也是需要重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成本控制對提高園林景觀工程的整體經濟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不僅可以降低工程造價,還可以減少日后的養(yǎng)護成本,進而更有利于促進園林景觀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