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強
(太原市學府公園,山西 太原 030000)
國槐屬于落葉喬木,在我國有較為廣泛的分布,屬于優(yōu)質鄉(xiāng)土樹種。國槐栽植成活率較高,具有非常強的抗旱性、適應性以及耐鹽堿性,并且對氯化氫、氯氣以及二氧化硫和煙塵等氣體有較強的吸附和抵抗性,在我國城鎮(zhèn)道路以及家庭院落綠化過程中應用較為廣泛。實踐中可以看到,由于國槐生長相對比較緩慢,而且大規(guī)格苗木的培育時間相對較長,加之市場次品苗較多,因此精品國槐相對比較稀缺。
一般而言,7—8 月為國槐花期,8—10 月為種子成熟期。由于國槐果莢冬季懸掛在樹枝之上,不容易掉落,因此采種時間可以延長至來年1 月。實踐中為了能夠有效確保采集的國槐種子優(yōu)質,在采種之前應選擇樹體健壯、樹形良好以及無病蟲害的優(yōu)良母樹。同時,將采收來的果莢用清水進行浸泡和揉搓,然后將其清洗干凈,選出其中顆粒飽滿以及表面無機械損傷、病蟲害的種子,然后將其陰干并貯藏起來備用。
國槐雖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對土壤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實踐中為了能夠有效保障育苗質量和品質,以地勢平坦、排灌系統(tǒng)良好和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為宜,這有利于種子的發(fā)芽和苗木生長。值得注意的是,鹽堿地、低洼地以及黏土地等,不宜作為國槐育苗地,國槐播種育苗時應當特別注意。在選擇好圃地以后,播種前的秋季應當將土地深翻,其深度控制在30~35cm 之間,而且深翻之前應當對其進行施有機肥,一般每畝控制在3000~3500kg 之間,并且選用多菌靈或者呋喃丹進行拌土,然后將其撒入土壤之中用于消毒,來年春季再播種育苗。
仔細觀察國槐種子,其表層覆蓋有一層蠟質成分,而且種皮非常的堅硬、如果直接進行播種,勢必會延緩出芽,而且出芽率也會受到較大的影響,不夠整齊?;诖耍诓シN之前,應當先對種子做催芽處理。具體而言,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溫度控制在50℃左右;每日換水兩次,直到浸泡3d 方可撈出種子,然后與細濕沙進行充分的混合。根據(jù)實際情況,通常種子、濕沙之間的混合比例控制在1:2 為宜。利用細沙對種子進行包裹,有利于促進種子保持濕潤度,并且為其萌發(fā)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催芽過程中,當種子開裂口以及露白在30%~35%時,即可播種。
國槐催芽以后進入播種階段,就時間來看以春季回暖時為宜。在國槐播種過程中可選擇的方式有兩種:①點播;②條播。就條播播種方式而言,每畝播種量控制在7.5~8kg 之間。播種之前先進行挖溝,其深度以3cm 為宜,而且行間距應當控制在30~35cm,種子播撒以后,用細碎土覆蓋,其厚度保持在1.5~2cm,并且用地膜進行覆蓋,以此來起到保溫的作用。通過該種方式,有利于苗木發(fā)芽以及提高出芽整齊率。采用點播播種方式,其播種量應當控制在每畝2.5~3kg,播種之前采用打穴器打穴,穴深控制在2~3cm 之間,穴間距以25cm 為宜,各播種穴中有兩粒種子,然后用細碎土進行覆蓋,出苗率為75%時將地膜撤掉。
在播種后兩周的時間內(nèi),苗木基本長齊,幼苗5~8cm 高度時需間苗。根據(jù)苗木的具體生長情況做間苗處理,保證苗木之間的株行距在20cm×30cm 左右。苗期應當適當施肥澆水,尤其是6—8 月,國槐幼苗處于生長旺盛期,此時應當結合灌溉進行追施尿素;秋季來臨時,苗木將進入到木質化階段,為確保苗木越冬,此時避免施肥澆水。
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不斷轉變和提升,苗木市場上的產(chǎn)品從原來的底端、普通產(chǎn)品逐漸向高端產(chǎn)品轉型,培育出高質量、高規(guī)格以及高標準的國槐苗木,成為國槐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基礎,如圖1 所示。
圖1 優(yōu)質國槐大苗
國槐是優(yōu)良的鄉(xiāng)土樹種,作為綠化苗木而被追捧。雖然林農(nóng)種植的國槐苗木數(shù)量較多,但是國槐的生長速度非常的緩慢,而且干型培養(yǎng)難度較大,市場上的苗木以中小規(guī)格的次品苗為眾,缺少精品大規(guī)格國槐苗木。為此,本文就國槐大苗的培育技術要點分析如下:
在國槐大苗培育過程中,要求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以中性沙壤作為苗圃地為宜。在整地時施足底肥,每畝分別施加50kg 農(nóng)家肥、餅肥以及磷肥,然后再用濃度為30%的呋喃丹對土壤進行處理,一般每畝施加0.75~1.25kg;先將土壤進行耕翻耙平,然后將其做成寬度為1m 的平床。
國槐大苗的根系是否發(fā)達,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土壤品質。在培養(yǎng)國槐大苗時,以土層深厚、透氣性好以及土壤肥沃的沙壤土為最佳選擇。在移栽之前,還應當對圃地施肥以及整地,并且每畝施有機肥的量控制在3500~4000kg。以地徑為0.8~1.2cm 的壯苗作為移栽對象,移植之前先將苗木主根以及周圍的側根切掉,以此來抑制主根頂端的旺長,并且對根部進行刺激,使其長出大量側根以及須根,以此來培養(yǎng)國槐的根系。
如果國槐枝條的頂芽密度較大,或者節(jié)間過短,就容易造成枝干彎曲。一般情況下,幼苗期可以進行適當?shù)拿苤玻慨€3000株為宜,栽植后再所平茬處理。栽植當年應當科學控制水肥,國槐長至3m 高度時,其主干柔弱并且容易彎曲,此時可用牽繩對其進行捆綁,確保干型通直。每豎行間隔大約35m,固定粗竹竿,并且用繩子把其橫、縱向進行連接,使其形成一個田字格形狀。拉直并固定好繩子,切忌綁的太死,確保國槐有足夠的生長空間。來年秋季移栽之前,將固定的繩子去除掉。在國槐大苗栽植后的第二年,其地徑一般會長至3cm,當年秋季時節(jié)離地面大約3.2~3.5m 處做截干處理。在截干后,截干處就會萌發(fā)出很多的側枝,待其長至20cm 時,留下3~4 個壯枝,其余側枝都減掉,待主枝長到60cm 時,對枝條摘心處理,然后再次進行分枝。萌發(fā)出來的新枝,長度為50cm 時,摘心后再促進分枝生長;通過該種方式,可以使國槐樹冠形成多層次感,養(yǎng)冠期間要多施加水肥并進行病蟲害防治。
隨著國槐的不斷生長,其初栽密度過大,會對根系以及枝干的后期發(fā)育產(chǎn)生不利影響。實踐中,為確保國槐根系及枝干的良好生長,栽植第三年的春季應當對國槐二次移栽,其密度控制在每畝110 株為宜。2—3 年以后,其地徑長至8cm,苗木的根系非常的發(fā)達,而且樹型也筆直,此時樹冠豐滿可出圃。如果國槐苗木較大,徑達到8cm 以后可以再次進行移栽,行距保持在3m×4m左右。同時,還要做好平茬處理,及時進行除草和保持濕度,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國槐幼苗生長速度非常的快,此時應當及時進行施肥、澆水,以氮磷鉀復合肥為宜,每畝施肥量控制在50kg。在國槐的枝干硬化期,以鉀肥為宜,少量的氮肥,以此來促進國槐枝干的木質化。同時,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對施肥效果也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如果水分過少,則會施肥燒根;如果水分過多,則會造成肥料流失。
總而言之,國槐種植過程中應當從選址、田間管理以及塑性和施肥灌溉等多個方面著手,把握好各個細節(jié),這樣才能確保苗木培養(yǎng)以及大苗種植的成活率,才能夠提高國槐種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