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華 姚 雯
手足綜合征(HFS)又稱為掌-趾感覺喪失性紅斑(PPES),是一種由化療藥物(卡培他濱、奧沙利鉑、紫杉類、脂質(zhì)體阿霉素等)以及靶向藥物(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等)劑量累計引起的常見皮膚毒性反應(yīng),即出現(xiàn)以掌跖部感覺喪失及紅斑為主的特異性皮膚綜合征,表現(xiàn)為皮膚腫脹、水皰、潰瘍伴疼痛[1]。我院于2018年6月6日收治了1例侵蝕性葡萄胎合并白化病行放線菌素D化療后出現(xiàn)手足綜合征的患者,經(jīng)過積極救治及科學有效的護理,1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F(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27歲,因“侵蝕性葡萄胎放線菌素D化療后4天,發(fā)熱4+小時”擬發(fā)熱原因待查、侵蝕性葡萄胎、惡性腫瘤化學治療皮膚黏膜損傷、白化病。2018年6月6日晚11時急診收住我科。患者2017年12月27日診斷為侵蝕性葡萄胎,5-FU(28~30 mg/kg×10 d)靜脈化療5個療程;因HCG下降不明顯,2018年5月5日-5月12日改為放線菌素D靜脈化療(8~10 μg/kg×8 d),5月12日出院。5月18日患者出現(xiàn)手足皮膚破損、伴有疼痛急診入院,病程中無發(fā)熱,入院后給予支持治療、抗生素預防感染治療、手足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藥物紗布包扎、2天換藥一次,5月26日手足破潰處結(jié)痂。2018年5月26日-6月2日再次使用放線菌素D(8~10 μg/kg×8 d)靜脈第7次化療,化療期間手足皮膚每天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化療第7天患者出現(xiàn)手足原破潰處皮膚灼熱疼痛不適、皮膚的完整性沒有受損,繼續(xù)給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涂抹手足皮膚,2018年6月4日化療結(jié)束出院。6月5日在家出現(xiàn)寒戰(zhàn),自測體溫38.5 ℃;6月6日17:00再次出現(xiàn)寒戰(zhàn)伴發(fā)熱自測體溫40 ℃,23:00急診入院。入院查體:體溫38.5 ℃,P100次/min,R24次/min,BP 100/60 mmHg;口腔潰瘍4級,咽喉部疼痛不能言語、不能進食水;雙手掌心和雙足底表皮剝脫伴出血、疼痛不能行走見圖1A;急診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5.96×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6%、紅細胞計數(shù)2.98×1012/L、血紅蛋白94 g/L,血小板計數(shù)22×109/L,C-反應(yīng)蛋白12.33 mg/L,病重。抗感染、補液支持治療;重組人白介素-11粉針1200 IU皮下注射QD?;颊呖谇粷冄屎聿刻弁床荒苋胨o予布地奈德2 mL+慶大霉素2 mL+利多卡因5 mL霧化吸入和利多卡因5 mL+慶大霉素2 mL+地塞米松2 mL含漱、蒙脫石散溶解液含漱交替用減輕患者疼痛癥狀;雙手雙足凡士林紗布換藥、涂抹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并加壓包扎每2天一次。6月9日口腔疼痛緩解能進溫開水;6月10日體溫、血常規(guī)正常,患者訴口咽部疼痛明顯緩解,溫涼流質(zhì)飲食。6月14日,口腔潰瘍基本痊愈能進軟食;血β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1.0 IU/mL,肝、腎功能及電解質(zhì)正常;患者手足皮膚痊愈見圖1B、圖1C;能下床自行走動,停病重。6月16日患者康復出院。
圖1 患者雙手掌心和雙足底情況
2.1 心理護理 醫(yī)務(wù)人員主動關(guān)心患者,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向患者及其家屬耐心解釋口腔潰瘍及手足綜合征是自限性疾?。还膭罨颊哒_面對疾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2 發(fā)熱的護理 保持床單元清潔干燥、病室環(huán)境清潔、溫濕度適宜;協(xié)助患者更換汗?jié)竦囊挛?。體溫驟降時,注意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及時補充體液及電解質(zhì)。
2.3 Ⅲ級手足綜合征護理 美國國立癌癥研究所(NCI)將HFS分為3級[2],Ⅲ級為潰瘍性皮炎伴劇烈疼痛,具有明顯的組織破壞(如脫屑、水皰、出血、水腫),嚴重影響日常活動。患者屬于Ⅲ級手足綜合征,采用的具體護理措施有:①密切觀察患者傷口滲血滲液情況,動態(tài)評估皮損情況。②每2天換藥一次:雙手雙足予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涂抹后凡士林紗布包扎。包扎期間及時詢問患者主觀感受,密切觀察手指、腳趾末梢血運循環(huán),嚴格交接班。③睡覺前可墊高雙手、雙足,以利于四肢靜脈回流,消除腫脹減輕疼痛[3]。
2.4 4級口腔潰瘍的護理 化療導致口腔黏膜炎分為0~4[4]。本例患者診斷為4級口腔潰瘍。主要護理措施包括含漱和霧化用藥。第一步蒙脫石散加溫開水混勻含漱;第二步予利多卡因2 mL+慶大霉素2 mL+地塞米松5 mL含漱,含漱時護士指導患者頭后仰鼓動兩頰使溶液充分接觸口腔黏膜、舌面及咽喉部;并可咽入少量的含漱液[5];第三步布地奈德2 mL+慶大霉素2 mL+利多卡因5 mL霧化吸入;休息時口唇覆蓋含利多卡因的濕紗布減輕患者的疼痛及不適。蒙脫石散對消化道內(nèi)的病毒、細菌及其產(chǎn)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并通過與粘液糖蛋白相互結(jié)合,從質(zhì)和量兩方面修復消化道黏膜,提高黏膜的防御功能。3天后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能進溫涼流質(zhì)飲食。
2.5 Ⅳ度骨髓抑制護理 患者血小板計數(shù)為22×109/L,有出血的風險;免疫力低下,有繼發(fā)感染的風險。①病房定期消毒,減少探視,防止交叉感染;經(jīng)常開窗通風;每日濕式清掃床單位。②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避免進行各種易引起出血的活動,如用力擤鼻涕、打噴嚏,保持大便通暢,防便秘、防跌倒墜床,勿隨意搔抓、揭除已結(jié)痂處皮膚。Q4 h監(jiān)測生命體征。密切觀察患者皮膚有無出血點、瘀點瘀斑,有無合并消化道、腦出血。③應(yīng)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2.6 營養(yǎng)支持 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質(zhì)、低脂、溫涼的流質(zhì)與半流質(zhì)軟食;同時遵醫(yī)囑予脂肪乳、氨基酸、白蛋白靜脈營養(yǎng)治療。
本案例的不足之處在于,未能充分認識患者前次發(fā)生的HFS,未對患者進行HFS預防及早期識別的宣教,包括注意保護手足局部皮膚,維持充足水分,使用保濕乳液;不要接觸過熱過涼物品,避免陽光直接暴曬,可戴手套,穿長衣長褲,使用防曬霜和遮陽傘,穿寬松舒適鞋襪,避免手足受到過大壓力或者摩擦力,防止跌倒、燙傷等相關(guān)知識。出現(xiàn)手足的異常感覺如麻木、瘙癢、腫脹、脫屑、紅斑、水皰,不要搔抓局部皮膚或擠破水皰,保持局部清潔,預防感染,及時就診。
由放線菌素D引起的HFS罕見?;颊咄瑫r是一名白化病患者。眼皮膚白化病是一組與黑色素生物合成有關(guān)的單基因隱性遺傳病,患者的皮膚極易被日光中的紫外光曬傷,使患者皮膚癌的可能性大為增加[6]。由于本病的個案化,未能發(fā)現(xiàn)白化病與HFS的相關(guān)性。侵蝕性葡萄胎合并白化病患者靜滴放線菌素D化療致手足綜合征患者的護理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從而提高護理措施的有效性和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