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強,王超楠,黃志銀,李 梅,張 紅,鄭思宇,徐營莉,華德平
(1.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蔬菜種質(zhì)創(chuàng)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天津市蔬菜遺傳育種企業(yè)重點實驗室,天津 300381;2.天津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天津 300387; 3.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天津 300072)
青梗菜(BrassicarapaL.SSP. chinensis),是小白菜的一種,原產(chǎn)于中國,因其具有生長期短、商品性好、方便烹飪、味道鮮美等優(yōu)點,深受人們喜愛,廣泛種植于世界各地。
種子純度是種子質(zhì)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直接影響品種產(chǎn)量及商品性。種子純度鑒定方法有很多,長期以來,形態(tài)學鑒定是重要的鑒定方法之一,此方法簡單、直觀,但存在周期長、易受環(huán)境影響、表型特征判斷不易把握等缺點[1]。同時,由于選育品種數(shù)目逐年增多及育種材料來源狹窄的影響,不同品種間的差異越來越小,可供品種鑒定用的特征性狀越來越少,經(jīng)常出現(xiàn)形態(tài)學鑒定法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要的問題[2]。另外,很多品種還存在嚴重的休眠問題,更延長了純度鑒定周期,影響種子及時銷售。
近年來,分子標記鑒定方法被廣泛應用于種子的純度鑒定工作中,與形態(tài)學鑒定法相比,具有穩(wěn)定、準確、快速等優(yōu)點[3]。其中,SSR具有多態(tài)性豐富、重復性高、結果穩(wěn)定可信等優(yōu)勢,是被廣泛應用的分子標記之一[4]。目前,SSR分子標記已被成功應用于包括甘藍型油菜、蘿卜、棉花、玉米、水稻、大豆等[5-10]多種作物的種子純度鑒定中。速俊109是一個優(yōu)質(zhì)的青梗菜品種,具備株型直立、葉色綠、光澤度好、早熟高抗、適應性廣等特點,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但速俊109的種子休眠嚴重,無法通過形態(tài)學及時進行純度鑒定,本研究以SSR分子標記技術為基礎,設計篩選合適的引物,以期為速俊109種子純度鑒定提供快速、高效的解決方法。
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及其父本、母本;8份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樣品。試驗材料均由天津科潤蔬菜研究所大白菜研究室提供。
參考白菜基因組序列信息,設計72對SSR引物,使用Primer Premier 5.0軟件設計,由華大基因公司合成。
供試材料播于試驗田,每份約2 000株,常規(guī)田間管理。待其長到7~9片真葉時,根據(jù)葉形、葉色、株型等形態(tài)特征進行純度調(diào)查統(tǒng)計。每份分為2個部分,第1部分為480株,在對應編號畦中順序調(diào)查,不挑選,統(tǒng)計假雜株(父本、母本及其他雜株)數(shù),并取所有材料的心葉于離心管中,用于DNA提?。黄溆酁榈?部分,統(tǒng)計假雜株(父本、母本及其他雜株)數(shù)與檢測總數(shù)。
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及其父本、母本采用CTAB法提取DNA;8份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樣品采用堿裂解法提取DNA[11]。
注: F1為雜交種;M為DNA markerⅠ;a 1~a 42為F1代雜交種樣品。圖2 引物擴增結果
表1 分子標記技術鑒定結果與形態(tài)學鑒定結果對比
設計SSR引物72對,在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及其父本、母本之間篩選,篩選出具有多態(tài)性的引物。
PCR擴增反應體系:DNA模板2μL,正、反向引物各0.4μL,2×TaqMaster Mix 5μL,滅菌去離子水2.2μL。
PCR反應程序:94 ℃開始預變性5 min;94 ℃變性30 s,55 ℃退火30 s,72 ℃延伸30 s,35個循環(huán);72 ℃延伸10 min。
PCR產(chǎn)物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銀染,統(tǒng)計結果[12]。
分子鑒定純度(%)=[(檢測株數(shù)-母本帶型數(shù)-父本帶型數(shù)-其他雜帶型)/檢測株數(shù)]×100%;
田間鑒定純度(%)=[(檢測株數(shù)-父本株數(shù)-母本株數(shù)-其他雜株數(shù))/檢測株數(shù)]×100%。
對72對SSR引物在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及其父本、母本間進行篩選,其中QGC-A 07-44引物對在雙親間及F1雜交種間表現(xiàn)出共顯性差異,條帶清晰、明顯,可用于純度鑒定。引物篩選結果如圖1,引物序列如下:
A 07-44-F:5′- ACT AAT TGG CAA TTA GTG GAT TGA CCC AAG-3′
A 07-44-R:5′- ACA AGA TCC TTG GTC CGA CAG AAA C-3′
注:1為父本;2為母本;F1為雜交一代。圖1 特異性引物篩選結果
利用引物QGC-A 07-44對8份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樣品進行純度鑒定,每份取480個樣本,典型條帶如圖2。其中對應的不符合F1帶型的條帶(包括父本、母本、其他帶型)的數(shù)量分別為:6、7、4、6、5、8、3、9,計算出純度分別為:98.75%、98.33%、99.17%、98.75%、98.96%、98.33%、99.37%、98.13%(表1)。
利用形態(tài)學鑒定法對8份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樣品進行田間鑒定。480株部分的假雜株(父本、母本及其他雜株)數(shù)量分別為:4、2、1、3、0、1、0、4,對應的純度結果與分子標記技術鑒定結果相比較,差異分別為:0.83%、1.46%、0.73%、0.94%、1.04%、1.57%、0.63%、1.45%(表1),偏差≤2%;8份雜交種樣品的檢測總株數(shù)分別為:1 921、1 935、2 032、1 879、1 936、2 126、1 946、2 318,其中假雜株(父本、母本及其他雜株)數(shù)總量分別為9、6、4、7、3、4、0、11,對應的純度結果與分子標記技術鑒定結果相比較,差異分別為:0.78%、1.36%、0.63%、0.88%、0.89%、1.48%、0.63%、1.40%(如表1),偏差≤2%。
在種子生產(chǎn)過程中,品種多種多樣、繁種量巨大往往是現(xiàn)代育種工作中商品種種子純度鑒定工作的背景,采用形態(tài)學鑒定法鑒定種子純度,周期長且繁瑣,同時需要大面積土地和大量農(nóng)資作為物質(zhì)基礎,還易受天氣等外界因素的影響,本研究實現(xiàn)了利用分子標記技術鑒定青梗菜速俊109雜交種的純度,與形態(tài)學鑒定法相比,結果偏差≤2%,符合誤差允許范圍[13],解決了通過傳統(tǒng)形態(tài)學鑒定法鑒定種子純度時面臨的不足,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種子質(zhì)量。
本研究中,選取的單個樣本檢測數(shù)量為480,考慮到檢測結果的可靠性,以及時間、耗材的成本,最佳檢測樣本容量需要進一步試驗研究[14]。另外,利用分子標記技術鑒定純度結果略低于利用形態(tài)學鑒定的結果,可能是由于基因水平的差異不一定會導致表型性狀的差異,需要進一步探索研究。
長遠來看,我國種子經(jīng)營主體數(shù)量眾多,盡管相關部門對種業(yè)市場嚴格監(jiān)管,但銷售假冒偽劣種子、非法套牌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所以,保證種子貨真價實、保護育種者合法權益至關重要,分子檢測技術不僅可以檢測雜交種的純度,也可以實現(xiàn)種子真實性的檢測,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成熟分子檢測體系的建立將促進我國種業(yè)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