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 要:隨著文化全球化的進展,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逐漸密切。美劇作為一個非常大眾化的文化傳播產(chǎn)品,愈加成為我們深入了解美國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文以《小謝爾頓》為實例,歸納劇中的英文字幕中譯的策略,著重分析中美意識形態(tài)在英文字幕及其中文翻譯中的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英文字幕及其中文翻譯;翻譯問題;翻譯方法;中美意識形態(tài)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2-0028-02
隨著“英語熱”在中國的興起,美劇作為一種集時代感,娛樂性與語言教學為一體的文化產(chǎn)品在中國廣為流行。而中譯字幕作為美劇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逐漸凸顯出其獨特的影響力,為翻譯界開啟了新的大門。在這種情況下,美劇中譯字幕的翻譯策略就尤為重要。在分析歸納《小謝爾頓》的中譯字幕翻譯策略的過程中,探究到其過程受意識形態(tài)的控制。意識形態(tài)優(yōu)勢多方面的,本文就著重分析了其中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教育觀念,以期為翻譯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小謝爾頓》中譯字幕的翻譯策略
(一)歸化策略
在影視劇中譯字幕中,歸化十分常見。它是要把源語本土化,以目的語或者譯文讀者為歸宿,采取讀者所習慣的表達方式來傳達原文內(nèi)容。在美劇中,也就是說中譯字幕要考慮中文觀眾的認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盡可能使中譯字幕像地道的中文,準確無誤地表達其思想給受眾。中譯字幕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影片的主題和內(nèi)容, 如果翻譯出來的字幕和受眾的接受范圍相差甚遠,中譯字幕也就失去了意義。以《小謝爾頓》為例:
Attaboy.Now......
應譯:好樣的?,F(xiàn)在呢......
實譯:真聰明?,F(xiàn)在呢......
Sheldon:“That youre old.”
Grandma:“Its a good thing I love you.”
應譯:S:“你老了。”
G:“好事我愛你?!?/p>
實譯:S:“你老了。”
G:“幸好老娘愛你。”
以上的例子的實譯就是采用了歸化策略,除這些外,英文中譯字幕里還有很多對話都是運用了歸化。
(二)異化策略
異化就是指“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放到本文來講,就是中譯字幕需保留英語的語言特點和文化差異,營造出源語言的情景氛圍。
對于想學習英語、了解美國文化的人來講,學習異化的字幕是一種有效途徑,異化處理保留了英語的語言形式和特點,反映了美國的社會文化習俗和價值觀念,可以充分展現(xiàn)《小謝爾頓》的故事情節(jié)。異化也是處理文化負載詞的一項重要策略。就《小謝爾頓》來說,它主要講小謝爾頓的成長,與他有關(guān)的人、物、環(huán)境等,在突出他時就十分重要。而中譯字幕作為我們了解劇情的關(guān)鍵,就應該盡量遵循《小謝爾頓》的原文,多采用異化策略。下面幾個例子就讓異化得到證明。
Every time the phone rings,I get scared.
譯為:每次電話鈴一響,我就好害怕。
Youre in trouble now.
譯為:現(xiàn)在你惹麻煩了。
I have good cards. You have bad cards.
譯為:我有好牌。你只有爛牌。
(三)增譯策略
在翻譯過程中,由于不同國家的觀眾的知識體系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國觀眾只憑中英文字幕,可能無法完全了解源語言的言外之意,影響對劇情的理解。就此對原字幕增譯,略加注釋,為增譯。劇中當謝爾頓提到“the Dewey Decimal System(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時,中文譯者對原字幕進行了增譯,給了注釋“杜威十進制圖書分類法是由美國圖書館專家麥爾威·杜威發(fā)明,對世界圖書館分類學有相當大的影響”。又如謝爾頓去借《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除了翻譯為中文《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旁邊還給了“由戴爾·卡耐基在1936年所寫‘世上最暢銷勵志書之一”。
(四)減譯策略
減譯是指原文中有的詞在譯文中不譯出來,或者在譯文中是不言而喻的;換言之,減譯是刪去可有可無的,或者累贅的或者違背譯文習慣表達的詞,但減譯并不是把原文的某些思想內(nèi)容刪去。此外,冠詞、連詞、代詞等,在英語中常使用,但譯成中文幾乎很少出現(xiàn),要使譯文忠實地道,減譯自然必不可缺。以《小謝爾頓》為例:
Well,the principles in the book didnt work for me at all.
譯為:書里教的原則對我根本不管用。
You mean our side.
譯為:錯邊是指我們這邊吧。
All I know is hes not in the same grades as me anymore.
譯為:反正他不和我讀同一年級。
以上面兩例,我們可以看到“well”“you mean”“all I know”是采用了漏譯,類似于這樣的詞語,在英文字幕及其中文翻譯里還有很多如“you know”“so”“Lets see”,這一類詞并沒有什么實質(zhì)意義,所以我們可以采用漏譯策略,直接刪除不譯。
二、《小謝爾頓》中的中美意識形態(tài)差異
從本文所舉例子,可以看出美劇中譯字幕與原文不對稱不同步,但無論什么策略,都是對源語言再加工創(chuàng)造。這里的“加工再創(chuàng)造”就是翻譯的本質(zhì),中譯字幕作為其分支之一,同樣也要加工再創(chuàng)造。而再創(chuàng)造是由意識形態(tài)所主導的,翻譯界也普遍接受這種觀點。所以當美劇需要被翻譯成其他語言時,我們就要考慮到不同的國家,歷史進程和文化背景,在意識形態(tài)的各方面也會存在差異,這些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中譯字幕的加工再創(chuàng)造,而經(jīng)過加工再創(chuàng)造的中譯字幕也從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教育理念等方面體現(xiàn)著中美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
(一)思維方式
思維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對人們的言行起著決定性作用,它包括線性思維和非線性思維兩大類型。線性思維即形式邏輯思維是一種直線、單向的、缺少變化的思維方式,與寫作類似,必須以時空和邏輯順序進行,就是說摸著線索,故事才能連續(xù)。而非線性思維即辯證思維,是非平面、立體化、無中心、無邊緣、互相連接的,它沒有明確的線索去支撐思維延續(xù),但思維卻能跳到結(jié)果。線性思維注重更深入的思考,探究事物的本質(zhì),而非線性思維則助于擴寬思路,看到事物間的相互聯(lián)系。對此,學者們常常用辯證思維來描述東方人,尤其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用形式邏輯思維來描述英美人,主要是因為中國人分析事物習慣由大到小,從原因到結(jié)果,注重整體的把握,同時發(fā)揮部分的作用。而用形式邏輯思維的英美人則注重從小到大,由點及面,從結(jié)果至原因。所以在中譯字幕中經(jīng)常會看到字幕不同步的現(xiàn)象,以《小謝爾頓》為例:
nothing to lose if you are wrong
譯為:如果你錯了,也不虧。
he crust off before you blend it。
譯為:你放進攪之前不該切掉面包邊的。
除了上面的中英文字幕不同步的現(xiàn)象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中英文字幕不同步的現(xiàn)象如“when”“since”“for”等,而像這樣的中譯字幕,往往應遵循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二)價值觀念
時代及社會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所形成的價值觀也不同。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從出生開始,在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下,逐步形成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個體的價值觀就會受到社會中的報刊、電視和廣播等宣傳的影響。在美劇的中譯字幕中,中美兩國價值觀的差異在很多方面都影響著字幕的翻譯。例如,美國要求人與人之間平等,長幼幾乎甚少使用尊稱;而中國更注重長幼秩序,因為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觀念中有尊長愛幼這一點。在《小謝爾頓》里他幾乎不會叫自己的哥哥為“brother”而一般是叫“George”。又如美國人愛好自由,對待禁忌的話題如性戀、吸毒、賭博等,并不會避免,所以在他們的英文字幕中會出現(xiàn)這些話題,但是在翻譯字幕時中方譯者常常減少這種暴力、色情程度或者另換說法。例如,謝爾頓想交朋友,在在廁所說了關(guān)于毒品的話:“As much as I detest that odd-smelling cigarette,I do applaud your rule-breaking bravado.(雖然我很討厭你們氣味特殊的‘煙,但我為你們違反規(guī)矩的勇氣鼓掌?!庇秩缢耐馄牛苯訉λv:“Did you know I was talking about sex?(你知道我是在講做愛嗎?)”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人的思想是更自由、更外向的,他們不會當著孩子避諱什么。而對于含蓄內(nèi)斂的中國人來說,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表達。
(三)教育觀念
教育觀念,即關(guān)于教育方法的概念。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觀念就有不同,所使用的教育方法也就大不同。而《小謝爾頓》這部美劇,主要講的是小謝爾頓作為天才少年的成長過程,其中肯定會涉及美國家庭的教育觀念,對中譯字幕也會有一定的影響。那么中美的教育觀念有什么差異呢?首先,中國的教育以理論為主,美國注重以實踐為主。其次,中國的教育注重的是學習的結(jié)果,美國的教育注重的是學習過程,所以可能會導致中國會以考試成績評論學生的好壞,而美國傾向于讓學生發(fā)現(xiàn)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最后,中國人的教育更重視文化基礎(chǔ)課,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要比美國學生多;而美國教育更重視學生的獨立生活,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和方法。例如,謝爾頓陪母親到教堂做禮拜,敢于質(zhì)疑:“science is facts,religion is faith.I prefer facts(科學講事實,宗教講信仰,我喜歡事實)”。又如,他敢于挑戰(zhàn)教師權(quán)威:“Also in violation of the grooming code on page 48 article five subsection B, you have a bit of a mustache(你違反了儀容規(guī)章第48頁第5章B小段,您有小胡須)”。
三、結(jié)語
在美劇英文字幕的中文翻譯過程中,一方面要保持源語言的獨特性,同時也要讓它們?nèi)菀妆恢袊^眾理解和接受。本文以《小謝爾頓》的中英文字幕為例,總結(jié)歸納多種翻譯策略如歸化、異化、增譯等,從策略深入到《小謝爾頓》劇中英文字幕中所涉及的意識形態(tài)差異。雖然只是淺嘗輒止,但一定程度上仍對翻譯工作者起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黃波.論英語意識的培養(yǎng)必須根植于文化[J].外語學刊,2010(2).
[2]李運興.字幕翻譯的策略[J].中國翻譯,2001(7).
[3]錢紹昌.影視翻譯——翻譯源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lǐng)域[J].中國翻譯,2000(1).
[4]孫樹鵬,王娟.淺談英文影視作品中字幕翻譯的技巧[J].鴨綠江,2015(10).
[5]羅春雁.從美劇字幕翻譯頭像中美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J].電影評介,2010(7).
[6]瞿瑤.《凱利日記》字幕翻譯中的文化差異與翻譯策略[J].甘肅高師學報,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