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tǒng)中所存放的德育資本。習慣的資本由于使用就不斷地增大著,而且使人能夠像經濟界的物質資本一樣,有成效地利用自己最寶貴的力量——有意識的意志的力量。把自己生活中的道德大廈建筑得越來越高?!绷晳T對于小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一般來說,人的很多的習慣都是在早年形成的,好習慣受益一生,壞習慣貽害終生。小學生習慣正處在形成階段。許多壞習慣還未形成。結合自己二十年教學經驗,淺談在體育與健康課對小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
關鍵詞:規(guī)范行為;指導行為;激勵行為;養(yǎng)成行為
一、編課堂常規(guī)教學兒歌,規(guī)范行為
小學生要養(yǎng)成的習慣涉及方方面面。課前、上課、放學、作息……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無一不需要老師的引導和教育,如此多的“該”與“不該”往往使剛入學的小學生顧此失彼、應接不暇,單憑老師的說教很難達到好的教育效果。由于一年級的小學生剛接觸課堂紀律,很容易形成條件反射,所以要根據學生的興奮點反復的練習。為此我就將對學生行為習慣的要求編成兒歌。如:上課鈴聲響后,學生會在小班長的帶動下邊拍邊唱:“上課鈴聲響,快快進課堂,上課守紀律,坐正看前方?!痹趦焊璧膸酉?,學生會由喧鬧變?yōu)榘察o。平時站隊時,學生會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出“我是守紀小標兵,站起隊來‘快‘齊‘靜……”這樣把對學生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要求編成兒歌,符合小學生心理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生活。而適時地讓學生誦讀,使其明白了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學生在讀中學,在學中讀,在運動中鞏固,不知不覺中行為得到規(guī)范和強化。
二、言傳身教,指導行為
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具體的道德概念的化身,教師的一言一行,不管有無進行教育的自覺性,都會成為學生仿效的標準。特別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模仿力強,可塑性大,熱切地關注著周圍的人和事,尤其崇拜學校的體育與健康老師。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對于規(guī)范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
(一)語言引導
小學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對老師想象幾近神圣和完美,他們對教師特有的期望和依賴,往往是他們在觀察老師時會產生一種“放大效應”和“模仿效應”。也就是說,老師一言一行都處在最嚴格的“監(jiān)督”之下。我們要規(guī)范學生行為,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要充分注意這種“放大”和“模仿”效應。在與學生、家長、他人的交往中,教師要特別重視語言內在和外顯的教育、引導作用,要求教師無論在什么場合下都要講普通話、用文明語,都要注意語言的感染力和親和力,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師注意了語言的引導作用,學生會在自覺不自覺中受到影響,模仿老師的語氣、表情與人交往,他們會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用語習慣。
(二)行為示范
一年級小學生的學習往往從模仿開始,人們常說,學生身上有著老師和家長的影子。因此老師舉手投足間都孕育著教育。當操場上有紙時,老師總是趕緊撿起,當下樓梯時,老師總是靠右邊走,隊伍很整齊,很安靜,……這一切,學生會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慢慢地學生都會照著我的樣子去做。操場上有紙屑時時,總有學生去打掃干凈,而且他們還學會起立、坐下時輕輕地。知道了怎樣做才是不打擾別人。
三、表揚鼓勵,激勵行為
面對學生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要以欣賞的態(tài)度來對待。及時的鼓勵是非常有效的,這種鼓勵不只是來自老師的,也可以來自學生自己。平時班級里通過“學生行為自律”活動,評選出“自律小標兵”大力進行表彰。另外我們開展的“為自己評獎”活動,深受同學和家長的歡迎。全班同學都在努力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努力評出一個真實的,讓大家認可的自我來。
四、不斷強化,養(yǎng)成行為
在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中,特別是在寬廣的操場上,學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干擾而影響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這是正常現象,是由于兒童受年齡特點的制約而造成的。行為習慣的最終形成則需要老師的常抓不懈、規(guī)范不止。引導學生在評價自我,評價他人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自律,增強自信,達到自強。
當然,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也不是學校單方面努力就能夠達到預期效果的,這需要學校和家庭互相緊密配合,也就是教師和家長互相配合,通過堅持不懈的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習慣。
總之,一年級是學生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特別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很活躍,它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成長,關系到學生在做人、求知的過程中,由他律向自律的過渡,更關系到我們今后為社會輸送的勞動者的基本素質。因此,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抓一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是奠基工程,我們要常抓不懈。
參考文獻:
[1]黃愛萍.淺談體育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成才之路,2010(5):60.
[2]王暉.淺談德育在體育大課間中的滲透:體育大課間與德育教育整合對小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J].南風,2016(3Z).
[3]楊偉.淺談在小學體育課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健康習慣[J].新課程:小學,2017(9).
[4]劉靜.淺談體育與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5):50.
作者簡介:
田應瓊,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州省貴定縣德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