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年級是小學生寫作教學的起步階段,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寫作的方法與技巧。學生在動筆寫作時,結合不同的文體,能夠靈活地進行應用。這樣,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能力提升
習作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教師較為關注的教學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比較頭疼的學習任務。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與訓練。讓學生能夠在掌握寫作技巧的基礎之上進行寫作,才能夠將要寫的人與事,寫得更加靈動,且充滿活力。
教師在指導學生對人物記事類文體進行寫作時,要讓學生能夠掌握描寫的技巧。學生要想將人物形象寫得更加具體與生動,就要善于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進行描寫。這樣才能夠將人物形象寫得更加豐滿,讓人物能夠躍于紙上。
一、善于抓住細節(jié)描寫
學生要想在寫作時,做到有話可寫,就要善于觀察生活,能夠抓住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進行描寫。在生活當中無處不存在著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因此,教師要通過日常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
比如,教師在要求學生寫一篇有關于人物形象的作文時,不少學生會憑借著自己的印象,將文章寫出來。這樣寫出來的人物幾乎是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根本就沒有凸顯出人物形象特點。學生描寫的人物外貌幾乎都是彎彎的眉毛、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小小的嘴巴等。而事實上,我們身邊所有的人都是各不相同,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突出的特點,但是學生卻無法發(fā)現(xiàn),更別提將它寫出來。
為了讓學生將人物形象能夠刻畫得更為生動和具體,教師在學生寫作之前,可以讓他們仔細地去觀察一下身邊當中的人。讓他們走進商場,去看看那些從身邊匆匆而過的人。他們可以是忙碌的營業(yè)員,可以是在商場嬉戲玩耍的兒童,也可能在談笑風生的老人等等。要讓學生仔細的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最重要的是讓他們能夠抓住人物的某一具體特征進行描寫。
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拉近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距離,同時能夠讓學生明白從生活當中提取素材進行描寫。學生只有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能夠進行細致地觀察。懂得抓住人物形象當中的具體特征進行描寫,并且能夠巧妙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
二、運用修辭讓表達更準確
要想讓學生將人物形象描寫得更加生動和立體,教師就要能夠引導學生巧借修辭來表情達意。比如,教師在教學生描寫人物外貌特征時,為了避免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適當?shù)爻鍪鞠嚓P的例文,并讓學生先學習例文,從例文當中找出描寫人物的技巧。在寫作時可以利用比喻、夸張、比擬等修辭手法來對人物進行深入的刻畫,進而給學生帶來視覺和語感上面的沖擊。
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修辭方法,并且能夠進行靈活的應用,教師要注重日常的訓練與指導。比如,教師讓學生造一個比喻句,很多學生都是造一個較為簡單的“樹葉像蝴蝶?!边@樣的句式,無論在語法和修飾上都顯得較為單一。教師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與想象,讓他們將樹葉與蝴蝶相聯(lián)系。而樹葉飄落下來的樣子,就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去觀察樹葉的顏色,讓他們盡可能多地用上更多的修飾詞,從而讓句子顯得更加豐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之后,便可以造出這樣的句子“一片片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就如同一枝枝黃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蓖瑯佣际菍懸粋€比喻句,明顯后寫的句子會顯得更加生動、形象、具體。由此可見,學生在寫作時,要能夠巧妙地使用修辭方式。并且能夠展開合理的想象與聯(lián)想,這樣,寫出來的人物形象才會更加立體,也才能激起人的閱讀興趣。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時,要是合理的,而不是天馬行空的胡亂猜測。并且學生要能通過自己的語言將心中所想表達出來,真正做到敢于動筆,樂于思考,善于表達。
三、學習方法的遷移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教師在教學時,還要讓學生能夠從文本當中找找出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與技巧。學生學習語文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進行靈活的應用。學生學習課文,也是為了在課文當中掌握學習的技巧,并能夠深入地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與內涵。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要讓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能夠將自己學到的語文知識巧妙地運用到生活當中去。
此外,學生還要進行大量的閱讀來積累好詞佳句,同時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語言積累與素養(yǎng)。很多學生在寫作時會發(fā)現(xiàn)無話可寫,就是因為他們沒有豐富的語言素養(yǎng),缺乏豐富的詞匯量。因此,教師要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從而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他們的見識。讓學生在寫作時,能夠運用得更加得心應手。
總而言之,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懂得尊重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與特點,能夠深入的了解他們認知能力與水平,結合教材的相關內容,創(chuàng)設出富有趣味性的寫作教學。同時,要能夠引導學生善于結合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與感受。學生寫作的能力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師在潛移默化中進行滲透。并且能夠在日常的教學當中,指導學生進行寫作,讓學生真正掌握寫作的技巧與方法。教師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設出新的習作教學方法。能夠以習作教學為突破口,不斷地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崔蕾.群文閱讀視野下作文教學的關鍵策略[J].語文知識,2017(10):64-65+75.
[2]袁玲.為“作文”插上快樂的翅膀:小學起步作文教學初探[J].教育科學論壇,2017(14):78-80.
[3]張雪蓮.淺議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5):70.
作者簡介:
林琳,江蘇省徐州市,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qū)柳新鎮(zhèn)魏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