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歷史是進入初中開始便要接觸,一直到中考前才結課,貫穿了三年初中生活,是初中課程的重要組成。初中歷史學習的內容主要包括:中國史、世界史、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大部分是對中國歷史的探索。所學內容與近年來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密切相關,但在社會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我們應該明確初中歷史對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社會教學中加強核心素養(yǎng)。本文針對只有更好地正確的解決問題,才能做到真正加強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初中歷史;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法
一、 前言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提升,國家對中國學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以“全面發(fā)展的人”為核心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又分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六大素養(yǎng),在初中歷史學科的學習中有非常多的體現。歷史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歷史事件本身,還有對歷史事件的反思和探索,也有多的前車之鑒,這些都間接或直接地對初中生的價值觀人生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促使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以加強。由此可見,初中歷史對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
二、 初中歷史與核心素養(yǎng)的關系
初中歷史與核心素養(yǎng)相輔相成。初中歷史是一門綜合各方面的學科,具有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文明、策略和發(fā)展等要點,又具有時空關系,隨著時空的轉變和地域的切換,歷史給學生帶來了知識點的背誦,加強了學生辨析歷史發(fā)展的眼光,開拓了歷史視野,增廣見識,增強了學生的精神能力,對初中生的價值觀有著積極的影響。而什么是核心素養(yǎng)呢?核心素養(yǎng)是要求學生古今人文領域的基礎知識和人文情懷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具有一定的藝術審美情趣,有勇于探索、批判質疑的科學精神,勤于反思,樂學善學,要求學生珍愛生命,具有健康人格,并能自我管理,更具有社會擔當,國家認同和國際理解,還有一定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從二者的內容來看,初中歷史內容與核心素養(yǎng)要求相符。
三、 社會教學中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問題
(一)課本限制思維
在當下以及之前的歷史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校的老師都采取應試教育,凡事只看成績,教學過程一般就是照讀課本,當然課本中也缺少核心教育的培養(yǎng),然后給同學們畫一下教學大綱所側重的考試重點,以及教會學生考試的答題技巧,也就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其實最后學生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只知道套答題技巧,這時的成績好壞并不能說明什么。想在初中歷史的社會教學中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種古板的方法其實是不可行的,因為這樣不僅不能對歷史所授予的真實意義進行理解,反而抑制了同學們的反思總結和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不能真正理解歷史內容,何談加強核心素養(yǎng)!
(二)教師重視過少
話說回來,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學生怎樣做人,老師們在考教師資格證之前都必須認真地學習關于教學的素質素養(yǎng)問題,因為這是一個老師教育學生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但是大多數老師都只當學習核心素養(yǎng)是為了應付考教資,沒有真正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真正為人師表的時候,就只想怎樣才能把學生的成績提上去,重視的是教學過程和結果,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和理解程度,把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放置一旁。但是在初中階段學生需要接受適應社會的基本能力的教育,對將來的人生觀有著很大的影響,這種教育即核心素養(yǎng)。所以說我們要落實初中歷史的社會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加強。
(三)學生自身原因
學生從學習歷史開始,歷史便是所謂的“副科”相對語文、數學、英語而言,沒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大多數時間都在學三大主科,留給學歷史的時間就不多了,何況歷史需要背誦,牢記的知識點太多,還要死記硬背,就對歷史學科產生不美好的印象。在家庭的保護下,在學校的保護下,沒有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對自己的益處,不懂得主動出擊,不善于思考課本中的知識要點,專吃現成的,得過且過,這是非常不提倡的,是對自己的不負責。多數中學生都有了自己的手機或者學習機,上面必不可缺的就是游戲了,青少年應該控制自己,不沉迷于網絡游戲,多探索書本知識!
四、 加強歷史教學中核心素養(yǎng)的方法
(一)深度理解課本知識,了解歷史時空框架
歷史是一面長長的鏡子,里邊留下了祖先們的智慧結晶,或者一時糊涂,這些都可以讓我們借鑒,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可以讓我們直接的利用這些,更好地運用在當下,開拓思維,更好的預計將來。初中歷史教師需要深度掌握課本知識,拿捏歷史的時間空間關系,由表及里對學生進行深度的全面的講解,讓學生深記于心,對歷史的時空關系進行分類、歸納、總結、整理,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時空框架,這樣學習起來就不會常常無厘頭,每次學習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提取知識框架中具體歷史事件所相關的時間段所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對知識框架有了系統性的掌握,才能更好地加強核心素質的培養(yǎng)。
(二)加強學生自主探討能力和小組交換思考
鼓勵學生在課本的基礎上,多讀一些有關歷史學科的課外書,邊讀邊于課本知識相聯系,讓所學知識相互印證,提高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在學習擴列新知識的同時,還能提高核心素養(yǎng)中的勤于反思,樂學善學的要點。在課堂上,同學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交換并交流自己課外所學史料,結合答題技巧,合理運用到具體的探究類大題中去。比如說:你怎么看待“小農經濟”?就可以提供小組所討論的結果。各組之間相互補充,相互質疑,提出問題,做出改正。這樣學生的思維得以好的完善,更有效地加強核心素養(yǎng)。
(三)培養(yǎng)課外生活中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
初中歷史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可以通過看有關歷史的電視劇,歷史電影,歷史講評之類的電視欄目,了解導演拍劇的目的所在,了解專家對歷史的看法,就是想讓我們明白歷史故事中所提煉出來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民族精神。還要可以看一些國際事件的評判,讓學生的思維與時俱進,跟上國際浪潮,了解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引發(fā)作為青年的時代擔當,愛國情懷。家長教育子女,有時也用引經據典的方式,要吸取歷史的教訓,多灌輸一些正確精神思想,無時無刻不接受歷史的洗禮,從而轉變學生對歷史的看法,日益加強核心素養(yǎng)。
五、 總結
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在當下教育形式中逐漸提上日程,它對學生的人生觀,終生的觀點做法有著極大的影響,而于初中歷史又有些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說,我們要積極利用上述方法,對初中歷史重視起來,幫助中學生加強必不可缺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馬智爐.專深博學日新:初中歷史與社會教師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升之我見[J].新課程:中學,2017(4).
[2]胡燕娜,張柳君.指向初中歷史與社會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題組式微專題探究[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9(5):59-62.
作者簡介:
甘丹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貴港市,貴港市港南區(qū)橋圩鎮(zhèn)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