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妹
摘要:初中地理教學十分注重地圖的價值,配備相關圖冊可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地理事物的內在練習和表象特征,調動其學習興趣。本文通過分析初中生識圖重要性,圍繞閱讀技巧、繪圖方法等方面探究地圖教學法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進而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地圖閱讀、分析、概括、理解能力。
關鍵詞:地圖教學;初中地理;拼圖游戲
分類號:G633.55
前言:地圖是傳遞并記錄地理信息的載體,是對地理知識直觀綜合、形象的表達,同時是地理學科的獨有語言。地理教學中地理規(guī)律的分析與觀察均通過地圖實現,因此,教師若在課堂中科學應用地圖教學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力和記憶力,還能夠激發(fā)其學習興趣,構建形象化思維,提升自主解決問題能力。
1.地圖教學在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性
地圖是人們學習地理知識的主要來源,也是學生完成知識學習和課程實踐的工具。學習地理必須認識并了解地圖,地圖具備形象、直觀、生動、簡明的特點,能夠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調動其對于地理事物的空間理解能力。地理教學模式中存在一定的內在規(guī)律,契合學生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重視其學習方法,提升其地理學習效率。因此,初中地理教學中通過地圖教學法對于鍛煉學生空間地理能力具有極大價值。
2.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地圖教學法
2.1講解地圖閱讀技巧
(1)講解圖例
地理教學既需要向學生講解地理知識,同時要結合其實際情況為其全面發(fā)展與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地圖是由多種圖形符號組成,又稱圖例,因此教師在向學生講解地圖閱讀技巧前,需要先講解圖例。圖例主要分為自然地理要素符號、界線符號、人文地理要素符號、專題地圖符號、礦產符號、天氣符號等[1]。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讀圖時,應注意分析地圖的類型、圖名,對圖像進行全面分析,得到結論。例如,等值線圖能夠反映地理現象和數量分布情況,教師應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其數據幅度與疏密情況,觀察等值線的走向特點、密封性,比如可以按照以下步驟分析:觀察等溫線圖、分析各地溫差、分析影響氣溫的因素。
(2)分析地圖內容
初中生的空間想象、抽象思維、理解能力尚不成熟,有時弄不清地圖表達主題。同時,部分學生在填注地圖時往往對位置強加記憶,未充分理解地理知識,進而增加其記憶難度。因此教師應結合地圖內容,引導學生對地圖結構進行分析并理解。例如,在講解“東南亞”時,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一同觀看《中南半島河流和城市分布圖》,向大家講解這是地形圖類型,接著指導其觀察分層設色地形圖的圖例,熟悉不同顏色的對應海拔高度,同時按照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相對高度分析以下內容:上游水流較為湍急,且水力資源十分豐富;下游泥沙沉積,且沖積為平原。
2.2帶領學生進行繪圖
當學生的讀圖能力顯著提升后,教師可以訓練學生的繪圖能力。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圖表繪制屬于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因此,教師需要將課程教學內容繪制成簡單圖表,同時帶領學生一同參與繪圖。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具備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動手能力,而繪圖訓練既可以鍛煉其繪圖技巧又能夠鍛煉學生識圖、認圖能力,進而培養(yǎng)其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因此,教師需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進行繪圖,如關于地理成因圖、統(tǒng)計圖、等壓線圖、山河分布示意圖中需要繪制的折線圖、剖面圖、分布圖、示意圖,應要求學生進行自主勾畫和繪制,進而將教材中難懂的文字信息轉換為圖表,使大家通過地圖繪制的方法充分理解地理知識,樹立學習信心,激發(fā)學習興趣。
2.3開展裁剪拼圖游戲
初中生對于地圖的用途、分類、含義較為模糊,因此無法準確的定位和應用。因此教師需要對地圖進行加工和取舍,突出重點,幫助學生提升識圖、讀圖能力。建議教師將地圖中形狀特征突出的湖泊圖、政區(qū)圖、分布圖裁剪下來,單獨講解并二次拼接,加深學生對于此部分內容的印象。例如,在講解中亞地區(qū)時,由于學生對中亞五國的印象不深,教師首先可以利用白紙勾勒亞洲空白圖,海洋區(qū)域涂成藍色。其次,另外準備幾張卡紙裁剪中亞五國的形狀,帶領學生將五個國家拼接到空白區(qū)域。最后,借鑒教材引言設置問題:在地圖上找出中亞五國;讀圖并判斷與我國相鄰的國家。學生在裁剪和拼接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地理知識,并在頭腦中加深對此部分知識的印象。又如,在講解“中國區(qū)域劃分”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動手裁剪、繪制、填涂多個省區(qū),并進行拼圖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其充分掌握地理知識。
2.4通過問題設置使學生積極思考
地圖實際上是客觀事物的真實反映,其中蘊含了許多地理知識,能夠使學生挖掘其中的內在聯系,進而提升自身問題解決能力。地圖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需要在地理教學中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眾多的人口”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世界人口分布圖》,學生會發(fā)現亞洲的東部、南部,北美洲東部、歐洲區(qū)域人口十分稠密[2]。通過設置問題:這些區(qū)域為何人口稠密?人口分布影響因素有哪些?進而激發(fā)學生問題探究興趣,使學生養(yǎng)成讀圖的習慣,構建地圖空間思維。
結論: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科學應用地圖,能夠直觀形象地講解地理知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興趣,還能夠鍛煉其自主思考能力,優(yōu)化初中地理教學效果和質量。因此,初中地理教師需要借助地圖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圖、析圖、繪圖的能力,幫助其從地圖上獲取地理知識,鍛煉其知識轉化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月明.淺談初中地理課堂地圖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國新通信,2019,21(20):197.
[2]常伍元.如何提高初中地理地圖教學的有效性[J].甘肅教育,2018,(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