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杜波
內容摘要:中國傳統(tǒng)文化素來以博大精深被世人稱贊,增強文化自信從沐浴古詩詞之風開始!小學生學習古詩詞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學好古詩詞可以幫助學生豐富其精神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綜合視聽、朗讀、吟唱、比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沐浴古詩詞之風,提高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為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語文的性靈奠定文化基礎。
關鍵詞:古詩詞 、韻律、意境、教學、有效性
“5歲萌娃,對答如流”的王恒屹,同新中國第一代90歲的飛行員與在中國古詩詞大會舞臺亮相中,展現(xiàn)古詩詞在生命中的力量真夠強大。
“年少持重,沉穩(wěn)冷靜”的韓亞軒,六年級的小學生在中國古詩詞大會連續(xù)兩場擂主,斬獲亞軍,古詩詞儲備量驚人,反應速度奇快,面對萬千觀眾鎮(zhèn)定自若,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的鄭坤健,有一種和詩詞特別契合的古風,“有顏值,有才華,念起詩來更是讓人動心?!?/p>
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孩子們在春節(jié)期間如果坐在電視機前欣賞中國古詩詞大會,耳濡目染,肯定會有收獲;老師們如果在春節(jié)期間坐在電視機前欣賞中國古詩詞大會,同步答題,必有反思:引發(fā)帶領學子如何走進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古典詩詞的領地,沐浴中國五千年璀燦文化之風,為學生學習古詩詞奠定基礎。
1.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思考
據(jù)悉,大多數(shù)學校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情況不容樂觀,家長對孩子的引導和學習方法欠缺恒心,同時,由于小學教育對古詩詞教學的不夠重視,致使古詩詞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開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1.1 探求古詩詞教學現(xiàn)狀
了解古詩詞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傳承的現(xiàn)狀,對學校近年來詩歌教學現(xiàn)狀的思考,古詩詞在小學教學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并探求產(chǎn)生的原因。調查結果顯示,小學生學習古詩詞相對吃力、對古詩詞的傳統(tǒng)文化了解甚少,教師在古詩詞教學中忽視誦讀指導、過分解剖詩詞、忽略整體感悟以及教師古詩詞教學功底欠缺等等問題。在家庭教育而言,農(nóng)村的家庭不重視這方面的教學,城鎮(zhèn)的家長相對重視兒童的誦讀,但真正能讓孩子感興趣領進古詩詞大門的卻非常少見。幼兒園教讀的詩歌少之又少,更多的幼兒園重視珠心算和英語口語。
1.2 成功的案例
中國古詩詞大會第5季選手王恒屹只有5歲半,還未上小學,表現(xiàn)突出,對答如流,并且順利過關。聽說3歲時就認識2000多個漢字,5歲半識字量和成人差不多。大有長流后浪推前浪之勢!贊詩曰:“小小神童王恒屹,既能識字又能詩。會文敢與他人比,不愧天才值得提?!边B名教授都為他折服,讓我想起了宋朝的方仲永。
原來,小恒屹媽媽不在身邊,從小跟奶奶住。奶奶退休后在家里播放名家的朗誦,小恒屹學著人家繪聲繪色地朗讀,配上表情和動作,他對朗讀古詩詞就特別興奮,特別感興趣。在奶奶口中得知,智能音箱是王恒屹最喜歡的學習“伙伴”,他經(jīng)常對著小優(yōu)背誦古詩詞,背完之后還會跟小優(yōu)求表揚。他主要靠拼音和長時間的閱讀積累來加深記憶。家庭教育和方法引導對孩子的影響多么重要?。?/p>
1.3 一點小啟發(fā)
電視媒體傳播有益孩子健康成長的節(jié)目如中國古詩詞大會,家長合理引導,老師“煽風點火,推波助瀾”,都很重要。作為教師如何引導學子誦讀是我們要反思和探究的內容。孩子從小有學習目標,有學習環(huán)境,對孩子的成長更加有利。選用教學媒體對學生激發(fā)學生興趣不容忽視,小學開展詩詞比賽活動也會起到重要作用。
2.讓學生沐浴詩詞之風
對于現(xiàn)存問題和成功案例的啟發(fā),主要通過視、聽、讀、誦、背的方法讓學生沐浴古詩詞之風。我們教師對教育引導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過孩子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古詩詞的興趣,誦讀是一般教師都常用的方法,下面談談一些新而有效的引導方法。
2.1 視聽法
隨著電視、電腦、智能手機、網(wǎng)絡的普及,現(xiàn)在又有AI智能設備的界入,媒體的改變,學習方法顛覆了我們的思維。傳統(tǒng)的方法未必能激發(fā)孩子的興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小學階段的教學方法也應改變。孩子家長和教師都可以變換著媒體對孩子進行頭腦風暴處理!通過帶領孩子視、聽、讀、誦、背來沐浴古典詩詞之風,以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如小屹恒的奶奶用AI音箱,可以對話,可以點播,還會表揚。聽名家的朗讀,節(jié)奏好,甚至有視頻示范動作。我們教師可以用好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和網(wǎng)絡,引用網(wǎng)絡資源,多看、多聽、多模仿,激發(fā)孩子們學習典詩詞的性靈。
2.2 吟唱法
古典詩詞講究句數(shù)、字數(shù)、押韻、平仄,詩句賦予了詩歌以跌宕起伏的音韻美,使人讀起來郎朗上口,唱起來鏗鏘悅耳。誦讀大家都會用了,吟唱卻很少用。其實,吟唱作為學習古典詩詞的方法之一,古代的人卻常有搖頭晃腦地吟詠,很多詩詞更加適合吟唱。詩和詞本身就是由民間歌唱的歌詞演變而來。
小學生現(xiàn)在所用的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古典詩詞作品。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精心選擇學習資源,優(yōu)化方法,恰當運用吟唱的方法,將古典詩詞配上音樂,更顯美意。幼兒啟蒙詩中有很多配了曲的,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給孩子們聽,然后讓孩子模仿吟唱。如《詠鵝》《春曉》《靜夜思》《游子吟》等等,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吟唱。中高年級可以選擇一些宋詞《虞美人》《獨上高樓》《長相思》,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音韻之美、節(jié)奏之律和意境情感所帶來的快樂。這些資源基本在連網(wǎng)的播放器如“酷狗音樂”上都可找到?,F(xiàn)在一些教育發(fā)達的地區(qū)都喜歡用吟唱法帶孩子們學習詩歌。俗話說得好,“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多吟唱為孩子學習古詩詞夯實基礎。
2.3 賽詩會
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是搞活動,讓學生表演是最好的激勵方法。如果每天讓學生課前上講臺朗誦一首詩再上課,學生很樂意;如果先讓學生準備再進行朗誦比賽學生更喜歡;如果形式多樣的賽詩會,學生會更加期盼的!不如從中國詩詞大會中借一些賽詩的形式,根據(jù)學生程度,讓學生參與比賽,對學生學習古典詩詞就會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視、聽、吟、讀、誦、背等方法來再現(xiàn)詩中的優(yōu)美意境,引導學生體會古詩詞中所描繪的無限意趣,可以給孩子一個詩意的童年。
參考文獻:
[1] 章娣.談小學語文中的詩歌教學[J].寧夏教育,1999,(Z2).
[2] 涂培源.在古詩教學中引導小學生展開想象[J].教育評論,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