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美
摘要:“微寫作”最開始源于微博,利用這一平臺來寫文章,內(nèi)容雖簡短,但是內(nèi)涵還是比較豐富,并且接近生活,形式多種多樣。在“微時代”中用“微教學”的教學方式去學習寫作已經(jīng)成為了當下一大潮流。如今的廣大小學生擔任著網(wǎng)絡的弄潮兒,他們運用自媒體用簡短精煉的語言積極地去表達他們對世界,對生活的態(tài)度與體會。
關鍵詞:微寫作;微教學;課程;意義
引言:“微”習作中“微”帶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短”“小”,但是短小只是外在形式,內(nèi)容也要充實有意義。通過“微寫作”的微小形式,是指在相對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下能夠引導學生寫出切近生活帶有感情的句子和小片段,無疑是習作教學的一大進步。并且,這種方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興趣,養(yǎng)成堅持積累的好習慣。
1何謂是“微寫作”
“微寫作”源于微博,利用微博或者微信等寫出短篇作品的寫作方法,我們把它稱為“微寫作”。它的文體還有“微小說”“微笑話”“微詩歌”,“微故事”。但是,“微寫作”我們單單理解成文章篇幅短小,而是要短小精悍。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在其有限的文字里,要有充實的內(nèi)容,豐富的感情,獨特之處。
2.“微寫作”的主要形式
在“微寫作”中,有許多的形式,其中主要的形式就是“圈點批注”“微博發(fā)表”“文中選文”還有一種“拓展延伸”。而前面三種是操作性最強的方式。學生在發(fā)表評論時的“微寫作”,非常的即興,當然也是學生對閱讀的第一感受。是閱讀學習思想火花之間的碰撞。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鍛煉,對文學的敏感度能夠大大提升。由于長期思考,對文學的鑒賞力也會更為高深。
真正的閱讀,不是走馬觀花,而是心靈的啟迪,讀者與作者相互間的啟發(fā),同樣也是一種共鳴。要想用文字感染他人,達到共情,在“微寫作”時就要借助批注,批注就像是心電圖,起到的作用就是完美地把閱讀后的心情波動折線準確地描述出來。
3.“微”寫作對學生的寫作意義
3.1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教師”。如果教師給學生布置一篇五百字的習作作業(yè),學生不免會有抵觸情緒,不愿意主動去寫,拖拉,思維跟不上。以至于最后交出來的作業(yè)不達標,粗制濫造。而如果教師以“微寫作”的形式去布置作業(yè),學生會覺得沒有任何負擔與壓力。相反學生會充分地去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和體會,甚至覺得有趣,而越寫越多,不僅質(zhì)量有保證,寫的東西也豐富多彩,同時也不知不覺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思想深度。通過日積月累,學生慢慢地愛上寫作。
3.2訓練學生的語言簡潔能力
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教師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一個通病----學生寫作的時候語言表達啰里啰唆,找不到重點?!拔懽鳌闭亲寣W生改掉這種毛病,訓練學生簡練語言的好方法,因為文字有限,會讓學生去刻意地注意字數(shù)。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改善他們對寫作的準確性,用精煉的語言寫出充實有內(nèi)容的文字,而不是泛泛而談。
4.“微寫作”教學引導方式
4.1“微寫作”——隨生活而寫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教育主張。教師在引導學生習作時,要抓住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多去隨著生活微寫,從自己生活經(jīng)歷出發(fā)。例如,每年的9月10號是教師節(jié)。教師可以讓學生把對教師的祝福,以及想說的話在通過微信表達出來。不僅僅能有效地表達學生對教師的感謝,也是學生“微寫作”的一次鍛煉。除此之外,每年的學校運動會,也是有無數(shù)的生活素材,而這些素材,都是學生身邊密切發(fā)生的。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寫下對運動員比賽時的祝福,對賽事的描述,對賽后運動員以及有關人員的心情記錄??傊?,生活處處有素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隨時可寫,隨處可寫。逐漸讓學生養(yǎng)成記錄生活的好習慣。
4.2“微寫作”——隨課堂微寫
寫作的素材不僅僅來自于生活,課堂也是獲取素材,有內(nèi)容可寫的一大來源。例如在教師講完課文之后,讓學生對文章做一個簡單的評價,不用像讀后感一樣長篇大論,但是要求內(nèi)容充實,觀點明確。在講完一篇現(xiàn)代詩歌后,可以讓學生仿照其中一段文體,也寫一段詩歌,并且明確告知學生,雖然只有幾行字,但是對格式與要表達的情感需到位。課本的每篇文章都是通過嚴格地篩選才能被編進課本,每篇文章都有其精華存在。例如《臨死前的嚴監(jiān)生》這篇課文中對人物的描寫非常的細致,涉及到了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等一系列描寫。因此,教師可以借此開展“微寫作”教學,讓學生在借鑒課文對人物刻畫的寫作手法,讓其在學校學習微信公眾號去刻畫生活中熟悉的人。多多積累后,就會讓學生對人物的理解更到位,同時也不知不覺提高了寫作水平。
4.3“微寫作”——隨圖片微寫
學校舉辦活動時,會借助自媒體推送一些和活動相關的圖片,這些圖片需要配上相應的文字。此時便是“微習作”教學開展的良機,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擔任文字策劃的一員,去宣傳這次的活動。比如:學校需要舉辦一個“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共同抗疫”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有關于這次活動的圖片幾個專欄,第一欄主題是“不懼風雨飄搖的逆行者”,其中附帶的圖片內(nèi)容是負責測量體溫消毒排查的防控工作者正在工作;第二欄主題是“速遞溫暖新書的躬行者”,其中附帶的圖片是國際小學年輕的管理團隊正在整理新書,打包準備快遞;第三欄主題是“堅守教學熱土的踐行者”,這欄附帶的圖片是教師正在線上教學直播。教師引導學生隨圖片進行微寫作,讓學生為這些圖片配上一段簡煉且符合圖片內(nèi)容的文字。
結語:“微”就是要“微”得恰到好處,教師既要讓學生樂于接受,也要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的水平。同樣學生樂于接受,教師也教得輕松,也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曹珊. 小學高年級微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贛南師范大學,2018.
[2]王楚. 小學語文微寫作教學的課例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