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花
摘要:幼兒園中多樣化的自制戶外運動器械,能夠豐富幼兒的戶外運動,充分促進幼兒個體的身體發(fā)育。本文首先分析了幼兒園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重要意義,并主張在此過程中要關注興趣原則、安全原則以及一物多用原則。為此,筆者提出幼兒園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探索與實踐舉措,為幼兒戶外互動提供有力支持,并提升教師戶外活動的組織與指導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戶外活動;自制戶外運動器械;幼兒教師
新時期的幼兒教育發(fā)展,更加注重對幼兒綜合能力和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尤其是當前教育新形勢下,幼兒教育的重心逐步發(fā)生轉(zhuǎn)變,在關注幼兒的心理素質(zhì)健康的同時還關注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的收獲。幼兒教育的《綱要》指出,幼兒園應當開展豐富的創(chuàng)新戶外體育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與潛能[1]。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園戶外運動的領路人,應當充分利用素材與幼兒開展形式多樣的戶外體育活動,促進其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發(fā)展。對于戶外體育活動而言,符合幼兒教育教學的基本活動器械是開展戶外體育活動的基礎。其中自制戶外活動器械是一種新的探索,有別于直接購買的戶外運動器械,自制的器械具有可循環(huán)利用、功能多元的特點,能夠服務于各種不同類別的運動項目,對教師開展幼兒園戶外體育運動提供重要支撐與保障。因此,幼兒園應當合理進行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開發(fā)與應用,提高體育運動教學效果,促進幼兒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
1.幼兒園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重要意義與原則
1.1幼兒園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意義
自制戶外運動器械是幼兒園體育活動開展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主要是由幼兒教師、幼兒以及家長共同協(xié)作,利用生活中的可回收廢品制作的游戲道具[2]。將物品可循環(huán)利用的條件下還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力,激發(fā)幼兒參與幼兒園中的戶外體育活動的濃厚興趣,繼而促進幼兒的身體素質(zhì)與心理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幼兒園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這一舉措能夠為幼兒園創(chuàng)造良好的戶外活動環(huán)境。幼兒階段的兒童,具有較強的學習模仿能力以及思維創(chuàng)造力,他們對生活中的事物具有濃厚的好奇心,但是由于一些不當?shù)囊龑?,從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chuàng)造能力。為此,教師利用對幼兒心理變化的了解,靈活應用自制的戶外活動器械,選擇適合幼兒的戶外活動方式,使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的情景中自由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1.2幼兒園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原則
在戶外運動的過程中,教師投放適合幼兒年齡層的運動器械和運動材料是提高幼兒戶外活動質(zhì)量的基礎,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如下幾個原則。一是要關注幼兒對自制運動器械的興趣原則,教師要關注幼兒與戶外運動器械之間的互動關系。幼兒參與動手自制的活動材料,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參與興趣與熱情,同時能夠反饋給教師必要的戶外活動信息,便于教師的戶外活動教學設計。二是要關注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安全原則,安全是所有戶外活動首要考慮的問題,教師在選擇材料過程中選擇循環(huán)可重復利用、環(huán)保健康并且沒有尖銳棱角的素材,能夠避免在活動過程中對幼兒的身體造成傷害。三是要關注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一物多用原則,要充分考慮器械的多功能用途,同一物品要創(chuàng)造出多種玩法,以實現(xiàn)器械的最大價值。同時可以鼓勵幼兒思考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其他用法,鼓勵幼兒發(fā)散性思考。
2.對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的探索與實踐
首先,教師要充分備好自制的戶外運動器械所需的材料。自制的戶外運動器械主要是利用廢舊的物品制成的,那么在收集這些材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設置一個區(qū)域用以收集必要的塑料類廢舊物品以及自然類的廢舊物,同時做好分類分揀工作。這也是一個教育過程,教育幼兒從小具備垃圾分類以及環(huán)保素材可回收利用的意識。在完成收集基本素材的工作后,教師要對材料進行必要的評估,考慮這些制作材料是否能夠保障幼兒活動的安全,對于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素材要進行多次加工,磨平素材邊緣的棱角。在素材的準備階段,教師還要注意素材的衛(wèi)生檢查,做好消毒殺菌工作,確保幼兒的戶外活動健康安全。另外教師還應當對所需的素材進行合理規(guī)范的管理,構建一個科學的管理體系。并且教師還應該做好根據(jù)材料的顏色、使用價值做好不同器材的多用分類。譬如,對于夾子等素材可以作為科學活動區(qū)的用品,二對于紙張與棉布可以作為廢舊的材料統(tǒng)一處理。合理地分類管理可以為下一階段的自制戶外活動物品制作提供基礎,減少在構思與開發(fā)過程中浪費的時間與精力。
其次,教師要對自制戶外運動器械進行合理充分地開發(fā)。教師要以幼兒的學習興趣作為切入點,在平時與幼兒互動中仔細觀察考量,了解幼兒的需求與愛好,有選擇地與幼兒、家長自制幼兒感興趣的戶外運動器械,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譬如,有些幼兒對于寵物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教師在自制戶外活動器械時,可以結(jié)合幼兒的寵物愛好,制作以小貓小狗圖案為主的器械,讓幼兒在興趣中學習與成長。教師還應當充分利用素材,如易拉罐等常見的物品,回收后教師可以自制成為保齡球、踩高蹺等戶外活動的基本器械。又比如在戶外運動中教常見的沙包,教師可以利用回收分類的破布與沙子和幼兒一同制作簡單易操作的戶外活動物品。在制作戶外活動器械過程中,在注重幼兒集體協(xié)作的同時也要關注個人發(fā)展的差異。幼兒個體的發(fā)育程度存在著差異,教師應當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年紀稍小的幼兒,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運用海綿等較為柔和的材料,確保幼兒活動的安全以及簡易性。而對于大班等幼兒教師應當在選擇器械中提高制作難度,以更好地開發(fā)幼兒的智力與動手能力。
最后,教師要確保自制戶外運動器械物盡其用。教師在組織與指導幼兒戶外活動的時候,要鼓勵幼兒思考器械的多用性,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教師還應當運用語言與行為對幼兒進行指導交流。當幼兒結(jié)對玩耍的時候,教師可以做出適當?shù)恼故?,并用平等的語言鼓勵幼兒去嘗試這類活動以及自主探索這類游戲的多種玩法,讓幼兒充分享受戶外活動帶給他們的樂趣。比如跨越障礙物的游戲中利用的紙盒也可以作為模擬搭建建筑物游戲的素材,教師要展示與引導幼兒創(chuàng)新游戲玩法,并實現(xiàn)戶外活動器械的一物多用,以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魏淑華. 自制體育器械在幼兒戶外運動中的有效運用[J]. 課程教育研究, 2017:211.
[2]潘春燕. 幼兒園自制體育器材的探索與實踐[J]. 教育導刊:下半月, 2011(7):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