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在思維過程中運用,語言才有存在的意義。思維導圖是放射性思維的自然表達形式,是一種圖形結合,是有效把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極好地結合起來的方式,將復雜的、零碎的信息高度整合,發(fā)展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思維導圖
【作者簡介】朱清華(1981.09-),女,漢族,江蘇無錫人,江蘇省無錫市甘露學校,教務處副主任,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毙W英語教學的核心素養(yǎng)是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和文化品格。語言是思維的外在表現(xiàn),思維是語言的內在建構,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作用、共同發(fā)展、不可分的。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只有在思維過程中運用才有存在的意義,沒有思維活動,也就沒有交際和溝通,語言工具也就沒有了存在的價值。語言和思維是相互依存和相互適應的,語言的發(fā)展水平隨著思維發(fā)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此可見,在語言教學中培養(yǎng)的學生思維能力是極其重要的。
一、導圖導文本,理清故事脈絡
通俗來講,小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點:Reading for language; Reading for information; Reading for fun.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常常存在一種現(xiàn)象,那就是師生在讀完整篇文本后,能捕捉到一些信息內容,但往往不夠完整;能把文本條框列出來,但往往主次不分。這樣的文本教學常常導致一個結果,那就是教師在教授完后自己對文本條理不夠清晰,學生學習完更是一篇糊涂文章。在語篇教學時,運用思維導圖的話,就能督促教師把故事理清,通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和細化,理清枝干脈絡,并關注細節(jié)來理解文本。最后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就是一幅完整的故事脈絡圖,先后有序,主次分明,直觀清晰。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如果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模仿范例提取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能夠幫助學生加快閱讀的速度,來提高閱讀和思維的能力。在文本語篇教學中,常??梢砸赃@樣的導圖啟發(fā)閱讀。當我們讀到一個故事,都可以在腦中繪制這樣一個圖來幫助理清故事的基本背景和發(fā)展走向。
流程圖主要用來羅列事件的順序和過程,它能夠分析和呈現(xiàn)事件發(fā)展過程中的關系,并結合文本實際內容需要,用時間和主要語法關鍵詞做必要的注明,使整個圖示非常清晰地告訴學生整個事件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把一篇較長的文本閱讀用詞匯、邏輯、色彩、圖像、符號等有效結合而變得簡單、生動和清晰,即使在沒有文本的情況下,一看也能明白故事講述了什么內容。
二、導圖壘詞群,建構詞匯網(wǎng)絡
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功和他的詞匯儲備量和運用詞匯的能力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一個人的詞匯量越大,語言能力就越強。“心理學表明,把相關內容集中或聯(lián)系起來學習和記憶,效果更佳”(程曉堂,鄭敏,2002)。在新授詞匯時,教師應找到詞匯之間的一種內在聯(lián)系,將具有這種聯(lián)系的詞匯通過思維導圖把它們聯(lián)系在一起來教學,構建意義詞群,使學生對詞匯有word spider的意識,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和記憶詞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詞群也非常有意義,以知識點為源點選定一個中心詞,引導學生產(chǎn)生自由聯(lián)想,使與其相關的單詞與之產(chǎn)生聯(lián)系,形成分層結構的頭腦風暴圖,層層分解,積累詞塊,不但加強了對單詞的記憶,對整個詞群的意思也是一目了然。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詞匯擴散思維、遷移、聯(lián)想聯(lián)系等的訓練,能使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有較大的突破,幫助學生圍繞主題,按照孩子的身心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搜索和整合知識,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詞匯的特點,歸納聯(lián)系,建構詞匯網(wǎng)絡,有效提高詞匯教學效果。
三、導圖架語法,鞏固知識結構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小學英語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運用學習策略的能力:感知和模仿英語發(fā)音的特點;掌握有效記憶和使用英語詞匯的方法;理解英語句型的結構和語用功能;初步語用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獲取、處理和傳遞所需信息等?!毙W英語教材板塊的靈活性及內容的豐富性決定了語法內容呈現(xiàn)的零碎和多樣性,這就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即對于語法知識的掌握缺乏系統(tǒng)和完整性,往往使學生在交流和答題時造成一種情況是:常犯各種語法小錯誤,等教師一提醒或者一指出又馬上糾正過來。這正是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的一種明顯的表現(xiàn)。因此,在語法知識講解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給語法知識建起支架,使學生熟悉這類如should等的“情態(tài)動詞”要理解其“含義”、清楚其“結構”并知道其“語用”,才是完整的知識體系。那么,在以后的學習中再碰到類似的詞就會習慣從這三個方面去考慮和歸納知識點。同時,逐步引導學生一起討論參與繪制英語語法思維導圖,使學生在小組討論和繪制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語法知識點,建立起知識支架,鞏固知識結構,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概括歸納能力。
四、導圖引寫作,構思文章提綱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還提倡“采用既強調語言學習過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語言教學途徑和方法,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語境中運用語言的機會。鼓勵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體驗、實踐、參與、探究和合作等方式,發(fā)現(xiàn)語言的規(guī)律,逐步掌握語言知識和技能,不斷調整情感態(tài)度,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英文寫作是非常有困難的,一,不知從哪些方面入手;二,不擅用恰當?shù)木涫絹碚_到位地表達;三,沒有思路或思路不清。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引導和積累寫作中的這些難點,在寫作前可使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思路的整理,指導學生如何構思自己的文章,讓學生意識到一個話題可以有很多方面可寫,每個方面又都有相應的句式結合來用(如圖9),如此一來,寫什么以及如何寫都解決了,思路也明了了,那么學生就能輕松地寫出自己的小作文,并在此基礎上鼓勵拓展和創(chuàng)新,那么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會在其中得到很大的提高。
My friend & My favourite festival是常用的兩個寫作題材,給出的關鍵詞就是對作文所列的提綱和思路,也就是知道要寫什么以及明確思路,那么學生怎么寫就要看教師的實際操作了,可以是在思維導圖上繼續(xù)做文章作提示(句式用法) ,也可以在每個關鍵詞分別句式操練鞏固后再整體寫作。整理思路、列出思維導圖、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思考和描述,以此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和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思維導圖可以將枯燥、復雜而零碎的信息高度整合成圖文色彩并茂的圖例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整理、歸納和總結并解決問題,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精神,有效地促進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本文在某些方面尚未成熟,也有很多方面學習和借鑒了前輩們的研究和經(jīng)驗,在以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xù)完善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性效用,使學生的語言和思維能力都能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英)托尼.巴贊,李斯譯.思維導圖[M].作家出版社,2000.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百度文庫.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OL].PPT教育專區(qū).小學教育.英語,2015,12.
[4]張慧子.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3.
[5]高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課堂實踐與探索[D].宿豫區(qū)第一實驗小學,2016,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