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
【摘 要】目的:對眩暈患者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方法: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38例眩暈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9例。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觀察組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對比兩組療效。結果:治療總有效率對比,觀察組(94.74%)高于對照組(73.68%),P<0.05。結論:對眩暈患者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對患者臨床癥狀有明顯緩解作用,療效確切,值得推廣。
【關鍵詞】眩暈;溫膽湯加減;療效
眩暈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多發(fā),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眩暈為個體主觀感覺障礙疾病,可因多個系統(tǒng)發(fā)病引起,分為腦性、耳源性及其它原因誘發(fā)類型[1];西醫(yī)在眩暈治療中,主要針對病因、癥狀對癥處理,但存在藥物依賴性強、不良反應多等不足,治療效果也受到影響?;诖?,本次對38例眩暈患者進行研究,對中藥溫膽湯加減治療的效果進行觀察,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間38例眩暈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9例。對照組中,男7例,女12例,年齡最小32歲,最大71歲,平均(57.3±2.8)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9年,平均(6.4±0.7)年;觀察組中,男8例,女11例,年齡最小33歲,最大72歲,平均(57.8±2.6)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0年,平均(6.6±0.6)年。所有患者入院時均伴有視物旋轉、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心煩耳鳴等癥狀;西醫(yī)診斷為迷路炎、梅尼埃病、頭外傷及腦動脈硬化癥后遺癥;排除合并造血系統(tǒng)、肝腎及內分泌系統(tǒng)嚴重疾病者,眼病及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的眩暈者,合并其它椎體外系統(tǒng)疾病者,對口服中藥依從性差者及精神疾病者。兩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10mg鹽酸氟桂利嗪膠囊(生產企業(yè):遂成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7316)口服治療,1次/d,,睡前服藥,1個療程15d,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觀察組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組方:制半夏15g、枳實12g、竹茹15g、茯苓12g、陳皮12g、天麻6g、甘草3g,心煩失眠者加蓮子心12g、酸棗仁12g,耳鳴健忘者加遠志6g、石菖蒲6g。加水煎煮取200mL藥液分早晚兩次溫服,1劑/d,1個療程15d,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療效進行對比,評價標準:顯效:經1~2d治療,患者嘔吐、惡心、眩暈等癥狀完全消失,實驗室指標檢查正常;有效:經3~6d治療,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眩暈持續(xù)時間、發(fā)作次數(shù)均減少,實驗室指標改善;無效:治療后患者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1-無效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計數(shù)資料用檢驗,用%表示。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高于對照組的73.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眩暈癥在臨床中比較常見,以頭暈為主要表現(xiàn),同時可伴有惡心嘔吐、天旋地轉、視物模糊及耳鳴心悸等,屬于感覺障礙疾病。從眩暈誘發(fā)的原因來看,頭外傷后遺癥、迷路炎、梅尼埃病、腦動脈硬化癥等均可導致前庭神經功能紊亂,是誘發(fā)眩暈的主要原因[2];發(fā)病機制為前庭感覺系統(tǒng)病變、本體感覺及視覺病變。如人體在受到較大損傷或刺激時,來自關節(jié)、肌肉的本體感受器官與前庭器官對空間定向反應不一致時,就會產生運動幻覺[3]。目前,對癥治療是前庭功能紊亂導致眩暈治療的主要方法,如采用鹽酸氟桂利嗪膠囊治療,該藥物為非選擇性鈣拮抗劑,對鈣離子進入有抑制作用,對前庭缺血缺氧情況進行改善,放置神經細胞受損;同時該藥物還具有組織胺及抗痙攣特性,可使耳蝸內血流量提高,減少前庭刺激[4]。但該藥物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存在不良反應多的問題,對治療效果帶來不利影響。
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認為,眩暈的發(fā)生與風、痰、瘀、火、虛等有關,其中以痰濕內阻型眩暈居多。生痰之源為脾,而肥甘嗜酒,對脾胃損傷,脾失健運,聚濕生痰,痰濁上擾,引起眩暈。治療當以健脾、化痰、祛濕為原則。溫膽湯組方中,半夏具有降逆和胃、燥濕化痰之效,竹茹、枳實具有消痰和胃、清熱除濕之效,陳皮具有芳香行氣之效,天麻具有熄風化痰之效,茯苓具有健脾化痰之效,甘草對諸藥有調和作用。整方可到健脾和胃、祛濕化痰之效?,F(xiàn)代藥理研究顯示,溫膽湯加減對人體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調節(jié)作用,可改善椎-基底動脈血供,對腦功能進行改善,從而緩解眩暈癥狀。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4.74%,高于對照組的73.68%,差異顯著(P<0.05),閆勝利等人研究顯示,對眩暈綜合征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1.64%,與本次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提示溫膽湯加減治療眩暈患者,可有效緩解患者眩暈癥狀,治療效果較好。本次研究雖然對溫膽湯加減治療眩暈的效果進行了證實,但由于樣本量較少,且僅對療效進行了觀察,因此研究缺乏全面性,在后續(xù)研究中還需擴大樣本量與觀察指標,使研究結果更準確。
綜上所述,對眩暈患者采用溫膽湯加減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治療效果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胡嫦娥.黃連溫膽湯加減治療眩暈癥的臨床療效及其安全性[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6):98-99.
謝柱明.溫膽湯加減治療耳石癥成功復位后殘余頭暈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8,34(10):1160-1161.
買雁南.黃連溫膽湯加減對眩暈癥的臨床療效探析[J].心理月刊,2018(08):221.
閆勝利,閆會芳,高路.溫膽湯加減治療眩暈綜合癥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9,19(6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