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明
進入夏季,海上要禁漁,喜歡海鮮的朋友到浙江象山、溫嶺、臺州、玉環(huán),還有山東、遼寧海邊轉一轉,一些貝類小海鮮會給你帶來意外的驚喜……
某年,我在臺州海邊一家餐館,店主拿出一盤像海龜腳一樣的東西,大廚說這是海佛手, 又稱“鵝頸藤壺”“觀音掌”。鵝頸藤壺味道鮮美,據說西班牙、葡萄牙人最喜歡吃。有人稱鵝頸藤壺是“海洋里的火腿、來自地獄的海鮮”, 它生活在海流交換較為頻繁的島嶼礁石縫隙里, 從前沒有看見上海人吃過這玩意兒。海佛手可以清水汆湯鮮吃,清水里放點鹽、黃酒、姜末,放入海佛手燒開,撒一把蔥花, 鮮口,味道絕佳。還有一種用重鹽腌制,吃的時候把甲殼質爪狀殼后面的粗糙管子撥開來,好像田螺肉一樣,吃它里面一點點肌肉,咸鮮味美。一盤鮮湯海佛手上桌,眾老饕一嘗,大聲叫好,須臾,盤子朝天。
舊時上海小菜場里被人扔掉的海星,現在也成了美食。海星殼堅硬,要用刀、錘子打開, 取出雌性海星的幼卵子食用。可做海星蒸蛋: 幾只海星蒸熟取出子,打兩枚雞蛋,加些冷水、香油、鹽、味精,攪勻后隔水蒸,海星子會沉在蛋羹底部,蒸到上層凝固后用小勺再次打散, 讓未熟蛋液浮到上層再蒸,海星子會比較均勻地裹在蛋羹里,趁熱吃,其鮮無比。還可直接蒸熟:買來海星洗凈,沿角剪開,取出黃綠色的子裝盤,用白醋加芥末稀釋,調味后吃,爽口解膩。需要提醒的是,海星吃多了會頭暈, 易過敏的人不能吃。另外,有的海星有毒,海岸邊撿到的海星不能隨意食用。
海膽卵味咸,性平。我在濟州島吃過一碗香滑軟糯的海膽粥,感覺舒適極了;吃海膽飯則要細嚼慢咽,海膽黃、魚子醬淡淡的來自海洋鮮咸滋潤的真味在齒舌間涌動。在濟州島魚市場,當地人選海膽有訣竅,高手講,鮮活海
膽的刺是會動的,動的幅度越大,說明越鮮活。賣海膽的商販會預備一把小螺絲刀,用其尖端輕觸海膽的嘴,鮮活的海膽受到刺激后,嘴會迅速收縮。
啟東“葛家大院”餐廳葛老板在朋友圈曬出一筐活的??锪锏脑谌鋭?,呈青黃色,頭部像菊花。??麠⒃跒┩肯?,吞食泥沙中的營養(yǎng)物質,全身是泥沙,故又名“沙蒜”。葛老板說沙蒜加蛤蜊和平菇燉湯,味道奇鮮。1985 年在溫州,朋友請我吃沙蒜,大廚把肥肉煸至吐油卷曲,下姜片略煸,倒入料酒、水,加入切開的沙蒜,煨爛,入口咸鮮,別具風味。從前沙蒜與黃魚、墨魚、海蜇等一樣,每千克不過三四角錢,現在沙蒜搖身一變成甌菜一絕,加入名貴海產的行列。初夏是采收沙蒜的旺季。當海水退潮后,有人挖掘生長在灘涂下尺余深的沙蒜?,F在上海不少餐廳都能吃到臺州菜“沙蒜燒豆面”,一嘗,靈光的,那鮮香綿稠的滋味大概只有河鲀湯可以與它相提并論。
沙蠶,又稱“海蜈蚣”,干制后,煮湯色白如牛奶,味鮮美,油炸后酥松香脆,是下酒佳肴。泉州、廈門名菜土筍凍的主料便是沙蠶,將其熬成糊,冷卻凝固后,配上醬油、北醋、甜醬、辣醬、芥辣、蒜蓉、海蜇、香菜、酸白蘿卜絲、辣椒絲等, 入口滑溜爽口。
海石花草長在海里,有清肺降火之功效。用海石花草制成的“瓊脂”,通稱“洋粉”或“洋菜”。
上海人夏天會自制水晶地栗糕、什錦水果地栗糕、楊梅水晶凍等。楊梅水晶凍:將冰糖楊梅汁與瓊脂混合,慢火煲滾,攪勻,迅速倒入容器,冷卻后放入冰箱,冰鎮(zhèn)后即成,夏日食之透心涼。涼拌海石花草:海石花草洗凈,沸水里焯一下撈起,加糖、醋、雞精、姜末、麻油、青紅椒絲,嚼之,爽脆可口。
潮水退去趕海去,海邊貝類真多,有扁玉螺、單齒螺、海波螺、小香螺、青蛤、牡蠣、泥蚶、泥螺、鳥蛤、玄蛤、沙蛤、白蜆子等。玉螺在沙上爬行常留下一條清晰的痕跡,退潮后采集者可以跟蹤這行“印跡”找到它。單齒螺,舟山內外側島嶼沿岸均有發(fā)現,海波螺像蝸牛一樣,煮或炒著吃,味道鮮。南方海灘可以抓到大青蟹、梭子蟹、花蟹、石頭蟹,運氣好的話,還能抓到大龍蝦、沙魚、海鰻、石斑魚什么的。
美食老饕陳衛(wèi)平說:“白蜆子是東港地區(qū)黃海灘涂上盛產的貝類,因殼白而得名,鉆在泥沙里,一翻可以找出一窩。經常趕海的人會在石縫中常見單齒螺,棲息在石頭上、石縫中,黑壓壓一片,一剝一大把,就像剝葵花籽一樣,挑出大的煮熟,十分鮮美,也可以用辣椒腌制。有人把它當零食消遣,做下酒小菜很有滋味。煙臺的海邊,小販包著頭巾售賣香辣海波螺,叫‘古氏灘棲螺。啤酒蓋上鉆一個小眼,把長螺尾部塞進小眼里輕輕一別,掰掉尾部的尖尖,再輕輕吮吸,肉就出來了。黃蜆子,殼型與文蛤類似,肉肥厚鮮美,煮熟后去殼留肉,用湯開鹵,最后加入蛤肉,澆在過水的手搟面之上,這就是膠東地區(qū)著名的肥蛤打鹵面了?!?/p>
響螺,大型貝類,又名“大吹螺”或“海螺”,體型較長,圓胖而厚重。響螺的吃法主要有白炒響螺、鮑魚汁炒響螺、明爐燒螺等。深海大響螺可媲美鮑魚,在海里要好幾年才能長成一個1.5 千克重的成品。俗話說:“鮑參翅肚易得,而響螺不易得?!蔽?guī)蜕虾4髲N強哥兄刻方姓名印,他回請我到酒家吃白灼螺片,并說:“這是潮汕最貴的菜,螺片如何烹制得彈牙爽口,當有竅門,響螺的外殼敲破取肉后,要先將螺頭、螺尾的外皮和硬韌部分切去,然后用滾刀法將整只螺肉片成相連的厚片。灼湯要采用上湯,以免螺的甜味走失,灼好后還要及時淋上滾燙的雞油,封住水分使肉質更加嫩滑,吃白灼螺片要搭配蝦醬和醬油芥末?!蔽以诎拈T吃過“橄欖螺頭湯”,店家將響螺頭用來燉湯,湯味鮮香滑潤。
山東有一種蟬蝦,長得像知了,又名“海知了”“海節(jié)流”“海節(jié)令”,是山東日照近海的特產,肉質能與龍蝦媲美,香港人稱他為“雷公蝦”,近年來價格更有接近龍蝦之勢。蟬蝦經煎炒后,入口香脆無比。
寧波人喜歡吃海瓜子,因其形狀大小似瓜子而得名,學名“ 梅蛤”,也稱“ 虹彩明櫻蛤”“扁蛤”。在“兩廣”地區(qū),海瓜子叫“蜆”,威海人把它叫“錐兒”,潮汕地區(qū)叫“大頭蜆”。古人《詠海瓜子》句,“冰盤推出碎玻璃,半雜青蔥半帶泥。莫笑老婆牙齒輪,梅花片片磕瓠犀?!背春9献訒r鍋中加少量食油,猛火熱炒,放蔥末、姜片、鹽或醬油,海瓜子薄殼彈開即熟,肉細嫩,味極鮮。
夏日里上海人喜歡吃蟶子,浙江沿海蟶子多,蟶肉可以拌涼,油爆蟶舌,脆嫩甘滑,蟶子汆湯,清鮮潤喉?!峨S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蟶子肉 “清胃、治痢、除煩、補產后虛損”。捉蟶子的漁民說,在海灘上看到兩個小孔,若用長鉤觸動一下能噴出少許海水來,便知泥下有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