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宏遐
摘要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實現(xiàn)課外“悅讀”是廣大中學英語教師關(guān)注的焦點。本文從教師角度分析了“悅讀”這一新興概念及第二課堂的常見類型,指出第二課堂能夠為高中生的英語課外“悅讀”提供針對性指導,激發(fā)其閱讀興趣并提供適宜的閱讀環(huán)境。針對第二課堂的作用,本文提出了相應的實施路徑。
關(guān)鍵詞“悅讀”;第二課堂;高中英語;閱讀興趣
中圖分類號:G424.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5-0109-02
在當前高中英語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學生難以把外在的閱讀行為內(nèi)化成愉快的“悅讀”心理,這不僅影響了應試成績的提高,更阻礙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高中生面臨緊張的備考,第一課堂時間非常有限,這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由“閱讀”向“悅讀”轉(zhuǎn)化的時間和空間。文章通過分析調(diào)查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利用動機原理,提出在實際教學中如何利用第二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給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的閱讀指導,帶領(lǐng)學生逐步由“閱讀”走向“悅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
一、相關(guān)概念
(一)“悅讀”及特點
首先,強烈的閱讀動機。動機是“在自我調(diào)節(jié)的作用下,個體使自身的內(nèi)在要求(如本能、需要、驅(qū)力等)與行為的外在誘因(目標、獎懲等)相協(xié)調(diào),從而形成激發(fā)、維持行為的動力因素”。學生的閱讀動機可以分為內(nèi)在動機(一般也稱為閱讀興趣)和外在動機。一方面,強烈的閱讀動機表現(xiàn)為閱讀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強烈的閱讀動機還表現(xiàn)為明確的閱讀目的。閱讀按照目的可以分為消遣性閱讀和獲取性閱讀。消遣性閱讀是讀者出于娛樂、放松等目的獲取閱讀體驗的過程,而獲得性閱讀則主要是為了獲取某一方面的知識和信息。
其次,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環(huán)境是閱讀者進行閱讀的物質(zhì)前提,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有助于增強閱讀感受,提高閱讀效率。閱讀環(huán)境包括心理環(huán)境和外部物質(zhì)環(huán)境。心理環(huán)境主要指讀者進行閱讀時的心理狀態(tài)。外部閱讀環(huán)境“是影響閱讀者進行閱讀的所有外界力量的總和”,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有助于讀者放松心情、緩解壓力從而順利實現(xiàn)“悅讀”。
(二)第二課堂及類型
(1)定義
第二課堂是“在教學計劃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開展的各種有意義的健康的課外活動?!?。由于第二課堂的概念是針對第一課堂提出來的,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的關(guān)系就成了教育界研究的重點。以往研究對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關(guān)系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并列說和補充說。筆者認為應試教育環(huán)境下高中英語第二課堂仍是第一課堂的補充。這是因為,一方面,相比第一課堂,我國教育界對第二課堂的研究起步較晚,尚未形成統(tǒng)一認識,也沒有任何權(quán)威文件對第二課堂的性質(zhì)、類型等作出規(guī)定。另一方面,在大部分普通高中,特別是一些辦學力量薄弱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應付考試依然是學校教學的主要任務,而這個任務主要是由第一課堂完成的,這決定了學校對第一課堂的重視程度遠大于第二課堂。
(2)類型
以往研究并沒有對第二課堂進行明確分類,根據(jù)高中常見的第二課堂活動,本文將第二課堂分為三類:競賽類(如演講比賽、寫作比賽等),講座類(如學科講座、讀書匯報等)和綜合類(話劇表演、電影放映等)。競賽類和講座類第二課堂主要針對學生在第一課堂所學,是對第一課堂的補充。綜合類第二課堂形式多樣,不拘泥于第一課堂所學,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
三、第二課堂對高中英語課外“悅讀”的促進作用
(一)第二課堂為英語課外“悅讀”提供針對性指導
第二課堂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課堂”,同第一課堂一樣,對高中生的課外“悅讀”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第二課堂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更有針對性的練習。由于時間限制,教師在常規(guī)閱讀教學中只能傳授一般性的閱讀技巧(如猜測詞義、歸納主旨等)而鞏固這些技巧的任務則難以在課上完成。第二課堂則可以通過各類競賽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練習和指導。競賽類第二課堂如閱讀技能比賽、讀寫比賽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還可以通過對競賽素材的設計幫助學生鞏固原有的閱讀技巧。例如,張家口市第一中學高一級部每班每周都要開展閱讀知識競賽,競賽題目既涉及課內(nèi)外人文知識如“請寫出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又考察學生對閱讀技巧的掌握情況。
(二)第二課堂可以有效激發(fā)高中生的課外“悅讀”興趣
首先,第二課堂的豐富形式能夠從多角度為學生展示課外讀物尤其是文學作品的魅力。不同形式的第二課堂活動圍繞同一部作品從不同視角展示其內(nèi)在魅力,多樣化的切入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要。例如,學生在完成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八第四單元“Pygmalion”閱讀課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課本劇的編排使學生從讀者變?yōu)檠輪T,置身于作品中更好地體會蕭伯納戲劇的巧妙情節(jié)。與此同時,一些學生會在課下自行閱讀整部Pygmalion并在讀書會上分享閱讀體會,通過角色扮演和分享閱讀體會,學生能夠多角度地了解這部作品,這就為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提供了可能。
其次,在第二課堂上,學生的話語權(quán)更大,主動性更高,這也有利于激發(fā)閱讀興趣。由于閱讀課上教師“一言堂”的普遍存在,學生處于相對被動的位置,其個體差異遭到忽視,很容易成為課堂上“熟悉的陌生人”。相比第一課堂,教師在第二課堂中處于相對隱性位置,學生的個體差異所受約束較小,自主閱讀空間也較大,主動性可以得到充分發(fā)揮。以張家口市第六中學的第二課堂活動為例,每月教師都會組織學生進行三次“悅讀”,月末進行讀書匯報活動,要求學生選擇課外讀物中的一個具體片段談談自己的體會。這一活動不僅尊重了學生的個體閱讀需求,還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無形中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第二課堂可以為高中生的課外“悅讀”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
第二課堂可以為學生提供輕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這主要表現(xiàn)在第二課堂上學生面臨的“同伴壓力”和“成績壓力”都比較小。在傳統(tǒng)閱讀課上,教師往往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好壞選擇提問對象,給學生造成了無形的“成績壓力”,導致其產(chǎn)生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相比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由于教師處于隱性地位,學生不再根據(jù)教師的“臉色”行事,其焦慮程度也就隨之下降。其次,就“同伴壓力”而言,第二課堂也明顯優(yōu)于第一課堂。第一課堂閱讀課“同伴壓力”主要來自“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小組討論這種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課堂形式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往往造成學生間話語權(quán)的不對等,導致“學習好多發(fā)言,學習差少發(fā)言、不發(fā)言”的現(xiàn)象。相比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學生面臨的“同伴壓力”要小得多。由于第二課堂活動中的許多信息來自學生,每個學生都掌握著相對平等的信息權(quán)、話語權(quán),不存在僅因為成績好壞而導致的話語、信息不對等。
四、實施途徑
(一)以第一課堂為起點
第二課堂是從第一課堂演變而來,第二課堂要發(fā)揮對高中生英語“悅讀”的促進作用首先應當增強與第一課堂的關(guān)聯(lián)性。就閱讀而言,第一課堂的功能在于幫助學生熟悉不同的文體風格(如日記、游記、議論文等)并傳授相關(guān)閱讀知識和技巧,而第二課堂則要對第一課堂的內(nèi)容進行補充。具體來說,教師應從閱讀知識、閱讀技巧、閱讀活動三方面考慮如何利用第二課堂對第一課堂進行補充。對“閱讀知識”進行準備時,教師要考慮第一課堂向?qū)W生傳授了哪些知識,第二課堂還要補充哪些知識。例如,在學生學習了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一單元課文“Annes Diary”后,第二課堂可以利用講座形式對第一課堂由于時間限制沒來得及詳細講解的語篇知識如英文日記的格式、特點等進行補充。對“閱讀技能”備課時,教師應當考慮在第二課堂活動中設置哪些練習來鞏固學生在第一課堂的所學。例如,在“Annes Diary”一課中學生學習了如何猜測詞義、歸納主旨等技巧,教師可以考慮開展閱讀技能競賽,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一篇與課文類似的日記體短文(短文可以從日記體名著《愛的教育》里摘?。?。而對“閱讀活動”的準備則可以更加多樣化。例如在“Annes Diary”閱讀課結(jié)尾時,教師往往會給學生留寫一則英文日記的作業(yè)。學完課文后,教師可以考慮開展“日記展評”等綜合類第二課堂活動,這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又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日記這一初中階段較少接觸的文體。
此外,增強第二課堂的銜接性和相關(guān)性,還要求教師樹立“兩種課堂”意識?!皟煞N課堂”類似于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兩類教學大綱”,要求教師在備課之初就考慮到第一、第二課堂內(nèi)容的相關(guān)性,將兩類課堂的備課融為一體。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首先要意識到第二課堂對高中生閱讀的重要作用,消除對第二課堂的“偏見”(如一些教師認為第二課堂就是讓學生自己活動,不需要自己的指導)。同時,教師在備課時要把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看成不可分割的整體,在備第一課堂時就著手準備第二課堂,而不是等到第一課堂結(jié)束再開始思考第二課堂干什么。
(二)以興趣培養(yǎng)為重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需要教師在第二課堂的設計上下功夫,動腦筋。教師要注意頂層設計,增強第二課堂的獨特性和相對獨立性,以避免第二課堂淪為第一課堂的附庸。第二課堂是第一課堂的補充,但并不意味著第二課堂和第一課堂完全一樣。教師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形式多樣這一特點,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出來。第二課堂對于學生的“悅讀”更像是一個引子,引子的好壞決定了學生的閱讀方向和視野。教師要善于利用第二課堂的不同形式對同一部作品進行深度挖掘,讓不同形式的第二課堂穿插進行,以此展現(xiàn)課文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例如,對于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第三單元“Million Pound Banknote”這一課,教師可以安排兩次第二課堂活動:一次觀看電影,一次角色扮演,扮演在前,觀影在后。由于之前排練過課本劇,學生觀影時非常熟悉臺詞,他們會把自己扮演過的角色同專業(yè)演員的角色加以比較,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
五、結(jié)語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而興趣又是學生學好英語的保證。所以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陣地,給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的閱讀指導,帶領(lǐng)學生逐步由“閱讀”走向“悅讀”,從而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獨立閱讀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三五”規(guī)劃一般課題“基于高中英語‘悅讀的文化意識養(yǎng)成策略研究”(課題立項編號:1704375)的階段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考試中心.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說明(文科)[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張愛卿.動機論:邁向21世紀的動機心理學研究[M].動機論:邁向21世紀的動機心理學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