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利
摘要:學習語文,沒有一定的語文素養(yǎng)是很難學好的,語文素養(yǎng)要從小學開始培養(yǎng),那么,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的最佳途徑就是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的能力,就需要教師多費心來進行閱讀指導。閱讀其實也是獲取信息的一種方式,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吸收信息的效率,也決定了能夠合理的應(yīng)用閱讀信息到生活中去。由此可見,在語文的學習中,老師應(yīng)該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指導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學習語文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所以,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小學語文課堂上基本環(huán)節(jié),其目的是讓學生從小學開始就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有一定的閱讀能力,以及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為進行更高一級的語文學習打下基礎(chǔ)。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老師要注意觀察每個學生的閱讀特點,根據(jù)所學知識,在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的基礎(chǔ)上,充分激發(fā)他們對閱讀的興趣以及自主學習的意識。但是大多數(shù)的教師都認為閱讀教學是比較難進行的,如果對教學內(nèi)容準備的不充分、不合理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本文將結(jié)合筆者自身的經(jīng)歷,來提出以下建議,希望對閱讀教學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1.以“讀”為主,讓學生自己朗讀,體會,感悟
既然是“閱讀”,自然是要以“讀”為主,這一點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必須遵守的,也是教師的共同觀念。在開始閱讀時,教師應(yīng)該安排足夠多的時間放手讓學生去讀,讓他們整體上充分感知所閱讀的內(nèi)容,讓血癥自己去領(lǐng)悟其中的道理,因為到了高年級的學生,都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理解事物,思考問題的能力,有些淺顯易懂的道理就不需要教師再仔細講解。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讓他們獨立思考的同時,教師只需要做一下簡單的指導,可以擬定幾個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會提高閱讀的效率。在閱讀完成后,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交流閱讀后的感受,會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有些甚至是老師都沒意識到的。這樣就達到了讓學生自主閱讀的目的,讓他們對文章內(nèi)容了解的更加深刻,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的知識,增強了學生的信心。另一個好處是,在語文測試中的閱讀題,學生就不會害怕,也不會束手無策。
2.可以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相互促進
小學語文的學習是為了學生以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打下基礎(chǔ),所以,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人不可能孤立的生存在社會中,與他人的合作,相互取長補短是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學生的學習是個體行為,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指導,對教學的進程與方式都要進行選擇,老師的職責并不是把某個知識點講清楚,而且要激發(fā)學生自主求知的欲望,讓他們產(chǎn)生學士是自己的事情的意識,這樣就能挖掘?qū)W生的潛力。學生除了要學會自己獨立的學習,還要學會小組合作學習。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高低來分組,要將學習能力強的與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混合起來,這樣能帶動那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努力自主的學習。
在教師分好組之后,就可以開展小組學習,當然,其前提是學生已經(jīng)獨立完成自主預習,小組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有以下幾點:
(1)通過預習挑選出來的生字詞,小組成員綜合在一起;
(2)對于該篇文章,小組成員搜集的課外資料進行整理;
(3)將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可以有小組的其他成員來進行解答;
(4)可以在小組之間談?wù)勛约簭倪@篇文章中學到了什么。
這些類似的步驟都可以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他們之間能夠相互取長補短,有一些問題不需要等到老師的解決,小組內(nèi)部就可以消化,他們在交流的同時,也學到了他人的學習方法與經(jīng)驗,這都是值得借鑒的。
3.教師鼓勵學生提出疑問,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學生在自主的學習當中肯定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不管問題的難易,老師都應(yīng)該鼓勵學生提出了,讓教師與學生一起解決,這樣的教學方式也是效率比較高的。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正確的引導學生提出疑問,讓學生在質(zhì)疑中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這種教學方法也能夠促進學生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事情多問幾個為什么,通過這種自主探究型的學習,讓學生自己來獲取知識,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4.引導學生正確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訓練他們的思維模式
在小學語文試卷的閱讀題中,最常見的一種題目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在閱讀的過程中,只有跟著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發(fā)展走才能正確把握整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情感的學習才是閱讀教學中的最終目的。高年級的小學生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有自己的思想,所以在理解文章時,都不會同一個層面上,他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理解的思想感情也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用各種有效的方法正確引導他們對文章情感的理解,具體要怎樣做才能與文章里面的主人公達到共識,讓學生能換個角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心靈相通”。
5.結(jié)語
閱讀其實也是獲取信息的一種方式,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他吸收信息的效率,也決定了能夠合理的應(yīng)用閱讀信息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導,引導他們掌握閱讀技能并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林振杰.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3-04-15.
[2]簡翠瑜.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J].新課程(小學).2013-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