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培
【摘 要】目的:探討麻醉實習教學中聯(lián)合PBL教學及案例分析教學對提高效果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麻醉科2019屆實習生50名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傳統(tǒng)麻醉教學法,觀察組則聯(lián)合PBL教學及案例分析教學。比較兩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結果: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麻醉實習帶教中開展聯(lián)合PBL教學及案例分析教學,可以明顯提高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值得應用。
【關鍵詞】麻醉實習;PBL教學;案例分析教學;教學效果
臨床實習是醫(yī)學生從理論走向實踐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麻醉科作為臨床實習重要學科之一,有內(nèi)容廣、難點多、實踐性強等特點,從過去實習生回饋的信息來看,麻醉科是實習過程中相對困難的科室之一[1]。傳統(tǒng)臨床帶教方法盡管應用較廣,但實習生接受知識過于被動,且忽視實習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導致其主動性不強[2]。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PBL)在臨床帶教中逐漸成熟開展起來,為了進一步分析聯(lián)合PBL教學及案例分析教學對提高麻醉實習教學效果的價值,我院就2019屆50名麻醉科實習生進行了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麻醉科2019屆實習生50名進行分組研究,按照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兩組,每組25名。對照組:男13名、女12名;年齡20~24歲,均值(22.8±0.6)歲;本科18名、本科以上7名。觀察組:男15名、女10名;年齡20~25歲,均值(22.6±0.7)歲;本科20名、本科以上5名。兩組實習生性別、年齡、學歷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本組實習生實施傳統(tǒng)教學法教學,根據(jù)教學大綱講授麻醉學知識,比如麻醉前評定臟器功能,判斷有無腰椎病及禁忌,檢查凝血功能,全麻藥物分類,硬膜外麻醉前檢查,以及肌松藥分類與局麻藥物及其中毒處理等。通過講授知識與臨床帶教,進一步鞏固實習生的知識。
1.2.2 觀察組:本組實習生應用聯(lián)合PBL教學及案例分析教學,實習前要求實習生自主學習相關內(nèi)容,以便對麻醉常識有一定的了解。通過模擬真實案例作為基礎,提出和麻醉有關的問題;通過模擬心肺復蘇病例,重點加強實習生人工呼吸、除顫、胸外按壓、靜脈給藥、氣管插管等訓練,促進實習生熟練掌握麻醉前的準備重點與難點,同時叮囑他們重視麻醉前的注意事項。引導實習生進入手術室,參考麻醉演示,演示期間鼓勵實習生大膽提問,教師及時對問題進行解答。手術室參觀結束后回到教室,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比如麻醉藥品選擇與用量、麻醉方案選擇、麻醉前準備、不適癥狀及處理措施等。此外,教師可通過播放準備的多媒體課件,結合實習生提出的問題,細分教學目標為多個要點,分點闡述與解釋,促進實習生更好地吸收。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
1.4 評價標準
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均按百分制計,在教學任務完成后,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考試,評分越高則表明成績越好。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選擇SPSS23.0軟件對本研究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表示,行t檢驗,P<0.05為組間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麻醉學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臨床麻醉、疼痛治療、重癥監(jiān)護、生理調控等,涵蓋了外科學、內(nèi)科學、藥理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等多門學科。麻醉醫(yī)師除了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對相關學科知識進行了解與掌握,同時熟練掌握外科手術方式,才能更好地完成麻醉工作[3]。麻醉實習的目的在于給學生傳遞麻醉基本知識與技能,同時讓學生了解麻醉與手術對患者導致的不良反應與并發(fā)癥及其處理對策[4],從而讓其從學生轉變?yōu)橐粋€敢于解決問題的“社會人”。
我院麻醉科將2019屆實習生作為對象開展研究,對照組用常規(guī)教學,觀察組則采取PBL聯(lián)合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結果顯示觀察組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PBL教學法是近幾年逐漸開展起來的新型教學方法,將學生理解能力作為教學核心,教師則是導向,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促進其學習專業(yè)知識,經(jīng)過探討與分析解決疑惑。PBL教學法在國際上已有廣泛應用,但在麻醉教學中的應用較少。從我院麻醉科教學實踐來看,PBL教學可調動實習生學習熱情,促使他們主動、積極學習,熟練掌握麻醉學知識與技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但單一應用會受到教學設備與教師觀念等干擾,為此應聯(lián)合其他教學法進行教學[5]。案例分析法是教學常用方法,將真實案例作為核心,針對學生提問分組討論,促進他們自主學習及能力提升,同時還能提高他們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二者聯(lián)合應用,可實現(xiàn)基礎知識、技能和實踐有機結合,顯著增加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麻醉實習帶教中開展聯(lián)合PBL教學及案例分析教學,可以明顯提高理論考核成績與實踐考核成績,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孫永興,熊軍,王惠軍.PBL聯(lián)合案例分析教學法在麻醉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4,17(11):1437-1438.
張媛,鮑紅光,斯妍娜,等.醫(yī)學視頻聯(lián)合基于問題的教學法在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jīng)阻滯教學中的應用[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8,34(8):818-819.
袁華,牟翔,趙晨光,等.PBL結合CBL教學法在康復治療專業(yè)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9,34(9):1077-1079.
曹亞,高家林,常燕,等.PBL教學法在麻醉學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皖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36(3):294-296.
蘇明萍,李林佶,敬世霞,等.CBL教學模式聯(lián)合模擬培訓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9,16(1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