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兵
摘 要:新課標的發(fā)展之后,高中生物教學更加傾向于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使學生滿足社會多元化可持續(xù)的發(fā)展要求,也及時要求學生具備相應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本文從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fā),并結合具體知識舉例,探討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學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策略
前言:高中生物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高中生物基礎教學中,學生不僅需要學習生物知識,還要將生物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這才是培養(yǎng)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意義,我們要把生物學科素養(yǎng)這種理念逐步轉化成行動的方法,進行不斷的實踐與改進。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體現生物教學的價值。
一、探究式學習相比較填鴨式教學的優(yōu)勢
其實,我們一談到探究式教學模式,可能就會想到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從教育學的角度而言,填鴨式教學方法,就是讓學生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所學的一些知識點。只為考試做準備,這些學生都是考試的“犧牲品”,短時間的題海戰(zhàn)術,讓他們產生錯覺,誤以為自己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從心理學知識加工的深度原理來說,填鴨式教學讓學生能夠解決當前的考試問題,很難從學習中受益一生,畢竟填鴨式教學模式出來的學生就是學的快忘得快。在日后要調用知識的時候,知識無法回憶,這就產生了另外一個問題,死記硬背不利于以后的學習和工作。
雖然填鴨式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在現行的考試體系中取得較高的成績,但是我們要知道高中就是為以后的大學甚至步入社會打基礎的時候,而且高中生物是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然和人類,但是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考試就不再是完全的主旋律了,探究式合作是少數人的方向,它培養(yǎng)的優(yōu)秀的實踐性科研人才,這些人對創(chuàng)新的有敏感的嗅覺,對研究問題的也十分專注。這是我們教育的方向,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堅持探究式教學模式,才能更好地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為祖國輸送更多的實踐型優(yōu)秀人才。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生物教師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實際生物教學中進行教學。所有的生物老師都經過在校培訓,但是一些生物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實施策略有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導致新課程標準的出現和實踐教學不統一的現象。
在生物知識中,許多教師沒有有效地整合教材知識,甚至在生物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也無法及時解決。因此,新課標要求與生物教學相脫離的現象,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其次,高中生物知識占據一定的課堂時間,但實際教學安排往往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差異做出不同的課時安排,且因高中作業(yè)、課外活動安排及教師輔導時間有限,導致學生遺忘部分生物知識,對高中生物產生恐懼等不良心理。
最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許多知識需要通過實驗教學,才能讓學生掌握生物知識,提高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許多學校的生物實驗室設備和建設還不夠,實驗設備相對落后,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實驗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而高中生物實驗室往往缺少生活用品類實驗器材,實驗的進度被推遲,不能跟上高中生物教學的發(fā)展,導致生物教師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為學生準備生物實驗,學生的學習能力也無法得到提升。
三、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的策略
(一)教學資源的全面拓展
拓寬高中相關知識的教學資源,可以提高學生生物知識的利用率,拓寬學生高中生物的學習空間。比如在學習細胞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顯微鏡去觀察他們有什么樣的形態(tài),是不是和書本上的一直,不同的植物細胞,形態(tài)是否不同,以便能夠形象地了解細胞的特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通過個人實驗了解和探索植物細胞相關內容的生物知識,形成從思考到探索并總結的學習過程。在教學之前,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和查閱相關書籍,查閱植物細胞相關的生物知識或歷史人物,使學生能夠在課前充分準備相關知識,為課堂的學習和實驗操作奠定知識基礎。學生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生物教學模式下,學生養(yǎng)成了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收集、整合、分析和歸納網絡資源及相關書籍,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安排學生的作業(yè)和定時總結,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拓寬知識探索渠道和拓寬學習空間。
(二)提倡小組交流討論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中起到重要作用,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摒棄以“成績的高低論英雄”的看法,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做到因材施教,我們要接受學生的不同的意見,讓學生可以暢所欲言,學生之間互相教授學習,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在探究式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能夠讓他們的課堂設計符合教學目標,教師把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將學習內容進行劃分下發(fā),讓小組可以自由組織,用小組競賽方式去展示,教師對他們的展示內容進行指導評價,這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的展示中,讓他們的才華得以發(fā)揮,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夠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完成從傳統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的轉化。此外,教師還可設計其他相關的探究性實驗,并讓學生進行探討,總結并歸納知識框架,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素養(yǎng)。
(三)聯合實際進行教學
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還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在生物實驗操作中,不斷開發(fā)并創(chuàng)新實踐內容與步驟。例如,學習DNA知識的時候,需要了解到染色知識,教師舉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比如有個姑姑,了解到姑姑和姑父的染色體情況,計算姑姑和姑父會生男生的概率各是多少,教師要做到“精、深、新”引導學生擁有分析能力及解決能力,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
結語: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要時刻注重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進一步明確整個生物學習的價值。高中生物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圍結合新課標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要求,還要將高中生物相關知識有效融入課堂,讓學生做到正確分析、驗證、理解、總結、歸納生物知識,最終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學科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董學偉.厘清高中生物核心素養(yǎng)與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對應關系[J].考試周刊,2018(07):153-154.
[2]何平,吳廣國,鄒斌.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思考[J].生物教學,2017,39(02):13-17.
[3]武端.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學探析[J]甘肅省會寧縣第三中學;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