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類信息傳播速度不斷加快,以及網絡迅猛發(fā)展,全世界各個國家之間聯(lián)系更加緊密,不同地域文化也逐漸融合。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以包容和開明的態(tài)度對待和接納全世界的文化。一個自信的民族是一個包容的民族,我們雖然擁有著古老悠久的文明歷史,但是也積極肯定世界上其他國家文化與文明,英美文學作品在世界上有著廣泛讀者,對于我國文學與語言有著別樣的幫助,本文基于新媒體技術的特點進行分析,探討新時代背景下英美文學傳播路徑。
關鍵詞:新媒介技術;英美文學;傳播路徑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計算機和手機等移動終端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在文學作品的獲取和閱讀方式上也都產生了根本性變化,導致了文學的傳播途徑也有發(fā)生了巨大變革。文學作品都是作者所處的年代的所思所想,記錄的生活狀態(tài)也具有一定的時代感,體現(xiàn)著當時人們與社會、國家、政策等一切息息相關事務的緊密聯(lián)系,還包括了人們的思想動向和行為模式,對于后世了解之前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有著重要作用。傳統(tǒng)的文學作品大部分是通過紙質媒介進行傳播,既有它的特點也有一定的劣勢,在現(xiàn)代社會中新媒介逐漸取代了傳統(tǒng)傳播途徑,特別以手機和計算機為主導的載體使得文學作品傳播的更加廣泛。
一、新媒介技術對英美文學作品傳播的影響
自民國時期開始,我國的大量留洋學生回國后帶來了大量英美文學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不乏有大師級別的翻譯,這也讓英美文學作品第一次走進了國人的視野,也為當時的人們開啟了一項嶄新的了解世界的大門,自此后英美文學在我國也在逐漸的生根發(fā)芽,后期我國與英美建交,使得東西方文化交流也逐漸增多,我國與英美之間的文學作品也互相出版和發(fā)行,所以其對我國的文學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很多文學作品中我們還不能深刻體會其中的精神世界內涵,但是英美文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西方世界的窗口,也在文學作品中體會到了看待世界的不同角度[1]。
在新時期、新媒介下英美文學作品的傳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改變,首先是閱讀載體的變化,現(xiàn)在由于網絡比較發(fā)達人們已經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紙質載體閱讀,特別是年輕人更愿意選擇使用手機和電腦進行品讀文學作品,這樣的改變讓英美文學作品可以更廣泛的傳播。其次是閱讀范圍的擴大,在紙質時代的英美文學作品,人們更愿意接受不同文化中的新奇部分,例如科幻、偵探類的小說,又或是少部分經典作品,例如《百年孤獨》、《飄》等具有歷史感的作品?,F(xiàn)如今的讀者口味更加多元化,對于商業(yè)形式和哲學性書籍也都有一定的需求,我們在引進英美文學作品時翻譯的形式也更加合理化,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可以接受。
二、新媒介技術傳播英美文學作品的思考
英美文學作品中不乏一些偉大的作品,也有很多記錄著西方世界不同年代的風土人情和時代變遷,是我們了解西方文明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傳統(tǒng)紙質書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攜帶上和微閱讀上都不具備優(yōu)勢,而且現(xiàn)代人更加喜歡對比和參考,很多時候出門也不太方便帶著書籍,而現(xiàn)代新媒介的出現(xiàn)打破了這樣的局限性,特別是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電子書更加受到現(xiàn)代人的廣泛青睞。我們可以通過手機、kindle、app等多種渠道進行閱讀,還有分享、標注、試閱讀等多種權益選擇,打消了傳統(tǒng)閱讀的壁壘。但是一些老年人還是習慣于傳統(tǒng)方式,我們要讓多元化閱讀形式存在,為更多人提供多樣選擇[2]。
隨著世界各國的距離變小,人們更愿意了解外面的世界,閱讀群體也不斷增大,有的商務人士喜歡看一些金融、工程、機械等相關專業(yè)的文學作品,有些對于歷史有興趣的會選擇傳記類的閱讀,還有喜歡哲學類書籍的朋友,另外還有不同年齡段的差異化,很多小朋友會看一些英文童話[3]?,F(xiàn)在人們的需求更加多樣化,我們要讓傳播途徑也隨之變化才能滿足于人們的需求,所以加強新媒介傳播途徑的變革也勢在必行。
三、構建新媒介英美文學傳播途徑的策略
(一)建立針對性強的資訊傳播媒體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具有高校、廣泛、迅速等特點,正是由于科技帶來的變化,使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逐漸轉變。由于現(xiàn)代化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在接受信息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精力去甄別和挑選,而網絡上的有關文學的查詢內容豐富又龐雜,我們經常會在網上“眼花繚亂”,所以很多時候人們更習慣于快節(jié)奏型的傳播內容,但是這樣并不利于文學閱讀和思考。我們建議在英美文學傳播過程中建立具有針對性強的傳播媒體,在內容上有更加權威性和客觀性的評價和介紹,可以幫助人們迅速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的內容,提供符合不同人群喜好的作品。網絡讓我們欣賞文學作品更加便捷,也符合大眾的文化需求,但是內容太多也會造成人們的“不知所措”,所以建立起針對性強的資訊傳播媒體更顯得尤為重要。
(二)創(chuàng)新開發(fā)app進行英美文學傳播
現(xiàn)在社會中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性非常強,不同于以往的手機僅為通話功能使用,現(xiàn)代人使用手機的頻率上非常大,而且在我們的生活中手機也具有重要的位置,例如支付款、網購、搜索知識、分享心得等,手機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體驗感,所以手機是人們了解世界、查閱世界、觀察世界的重要窗口。我們基于手機的重要性,可以加大對于英美文學在手機上的傳播路徑,建立和創(chuàng)新有關的app,幫助讀者可以更多的了解英美文學作品,并能建立起與英美文學交流溝通的重要渠道,將網絡作為載體,讓更多的新作品在app中及時向國內讀者傳播,還能利用網絡存數(shù)量大的特點,將個人洗好進行大數(shù)據歸類,根據個體化差異進行推薦閱讀,朋友之間也可以在APP上相互分享閱讀心得。
(三)利用大數(shù)據平臺進行英美文學傳播
我們在使用網絡的時候,正在感嘆于科技的發(fā)展迅猛,隨之大數(shù)據的時代也正在悄悄來臨,我們在現(xiàn)代科技技術的支持下,可以更大范圍的擴大文學作品內容閱讀量,大數(shù)據可以將更多的文學作品囊括其中,并針對不同的類別和喜好進行有針對性的推送[4]。我們可以建立一個擁有大量素材庫的英美文學平臺。很多讀者并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單一閱讀模式,他們還想通過閱讀鍛煉英語水平,還能將喜歡的文字分享給朋友,又或是查閱不同的英美文學資料,甚至是通過閱讀鍛煉自身的寫作能力。所以我們的大數(shù)據平臺可以幫助更多人的提升文學素養(yǎng),促進文化的傳播,大數(shù)據庫的建立可以將文學類作品大范圍的網羅收集,以一種取代傳統(tǒng)圖書館的功能進行研發(fā),幫助人們在小小的終端上進行多種操作,這也是對文化的另一種傳承方式。
結語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在世界文學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尊重和借鑒更多國外文學作品,在新時代融合更多的文化元素來豐富自身的文學內容。新媒介技術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我們要深入了解新媒介特點,更多利用新媒介傳播更多更好的文學作品,既要保留著傳統(tǒng)閱讀方式,也要不斷開發(fā)新媒介閱讀理念,讓更多讀者可以根據自身喜好和習慣選擇閱讀,從而提升全民閱讀便捷度,讓人們通過文學作品了解不同時代的發(fā)展歷史和思想文化,讓現(xiàn)代科技幫助人類的文明得以繼承和發(fā)揚。
參考文獻:
[1]張海燕.互聯(lián)網時代英美文學出版?zhèn)鞑ヂ窂郊皩嵺`探究[J].出版廣角,2017(14):75-77.
[2]王百娣,趙凌河.新媒介文學生產傳播機制的建構、困境與突圍[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7(2):148-156.
[3]丁慧.媒介學視角下英美文學對我國文學創(chuàng)作的影響探究[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8(4):184-187.
[4]劉雅倩.后現(xiàn)代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學傳播中的倫理訴求[J].重慶社會科學,2018(5):120-125.
作者簡介:
王華,鄭州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