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帥
摘要:在船舶生產建造中,電氣安裝、調試、維護保養(yǎng)無處不在。本文主要針對船舶用電的安全特點,結合船舶特殊的環(huán)境條件,分析現場人員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而保護施工人員的安全,防止觸電事故的發(fā)生。
關鍵詞:船舶;電氣防護;安全用電
0 ?引言
在建造船舶的過程中現場環(huán)境極其復雜,如何做好安全防護工作極其重要。在電氣安裝和使用時,如果不慎觸電,會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死亡事故。觸電原因主要有缺乏基本的電工常識、絕緣損壞(客觀上是最大隱患)、臨時電隨意安裝等,本文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船舶用電安全防護:電氣作業(yè)的安全措施、電氣設備接地的標準化作業(yè)、建立健全電氣作業(yè)安全制度。
1 ?電氣作業(yè)的安全措施
船舶電氣作業(yè)應滿足以下安全措施:
①人員管理:要求電氣從業(yè)人員應經過安全技術培訓,并取得相關電氣資質證書方能上崗。
②勞防標準:從事電氣作業(yè)人員應按要求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必須穿專用絕緣工作鞋,不應佩戴金屬飾品。
③按圖施工:嚴格按照相關圖紙進行施工,保證接線正確,未接的電源線應包好端口并寫明情況。
④符合工藝要求:施工時要按相關工藝施工,如選用的電纜應保證通過的電流低于其允許的電流,否則長時間使用會導致電纜發(fā)熱甚至起火。
⑤調試流程規(guī)范: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進行調試,調試前進行技術交底,禁止盲目送電。
⑥查絕緣消隱患:電氣設備金屬外殼應與船體可靠連接,并符合相關標準,不準使用絕緣損壞的設備;電纜芯線如有裸露,應用絕緣膠布包好,以防止受潮而影響絕緣;電氣設備附近禁止放置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雨雪天氣進行露天帶電的電氣作業(yè)。
⑦強電磁場輻射的防護:由于強功率發(fā)射天線(無線電通訊、雷達、衛(wèi)通的發(fā)射天線)附件功率密度較大,為防止人員傷害,應設警戒標志線、標志牌,并應采取設圍欄等隔離措施,附近盡量少放置金屬設備、電氣設備和敷設電纜,并加塑料護套,以防止高頻感應電壓灼燒。
2 ?船舶電氣設備的標準化接地
2.1 接地模式
對于船舶而言,在安裝電氣設備的時候需要在船體金屬結構和電氣設備金屬外殼間展開標準化的電氣連接,可以有效保障船舶操作人員與設備的安全,提高設備工作的穩(wěn)定性。按各不相同的接地目的,能夠將接待具體劃分成防靜電、安全(保護)、抗干擾以及工作這四類接地方式。
①其中的安全接地,又被稱作保護接地,是將電氣設備外殼接地、電纜屏蔽編織層接地,以保護人身安全。倘若因為一些原因導致電氣設備的電源與金屬殼體相接觸,則會導致地面和外殼間存在電壓,即“外殼帶電”。如果此時人的某一身體部位不小心與金屬外殼相接觸,便會導致電源流經人體,隨后和船體形成一個完整回路,即形成了電流。若把此金屬外殼與船體通過接地導線連接起來,設備與船體等電位,人觸及就不會有電流產生,可起到保護人體的作用。
②工作接地是為了保護電氣系統(tǒng)正常運行所需的接地。在電力系統(tǒng)當中,沒有應用電纜做電源一極的導線,而是將船體當做導線。比如在三項照明變壓器當中的次級星形連接中電接地過程中,其照明燈電源僅需一根導線,而另一根導線進行接地,此時照明燈便會發(fā)亮。此外,必須確保照明燈外殼接地,這時候的接地即電氣設備主要工作回路。
③所謂抗干擾接地(也被稱作屏蔽接地),即避免電氣設備間出現對系統(tǒng)正常運行產生影響和干擾的一類接地。通常導航以及無線電通信等設備屬于弱電類設備,時常會受到電磁所影響。當前的船舶電氣設備一般會應用大量先進的電子技術,逆變器當中會應用大功率的電子器件,這便會生成許多諧波干擾其他電氣設備,而同時電控電路還會被其余電氣設備所影響。在此類接地模式中,電纜的金屬屏蔽殼與電氣設備外殼進行接地,便能夠有效避免電氣設備的互相干擾。
④防靜電接地是金屬導體之間或法蘭連接的管段之間要用金屬導線可靠連接,以便及時泄放靜電。油輪需要防止發(fā)生火災,當貨油沿著輸油管路流動和流入貨艙時,由于油與管壁、油艙的摩擦和沖擊、因而產生和積聚靜電荷。此時,應采取接地措施消散靜電,油管要用接地電纜連接,油輪配電系統(tǒng)只允許采用對地絕緣系統(tǒng),不可將船體作為回路。
2.2 接地設備的范圍
船舶接地設備的范圍包括:
①根據我國鋼質海船規(guī)范的要求,額定工作電壓交流≥30V、直流≥50V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應進行保護接地。
②船舶上的通信、導航設備的外殼,與之有關的電源、信號電纜的金屬護套以及露天甲板上電纜的金屬護套均應進行抗干擾接地。
③有電火花干擾的電氣設備外殼及與之相關電纜的金屬護套均應進行抗干擾接地。
④對于油輪上有可能產生靜電的裝置,也應進行可靠的防靜電接地。
2.3 電氣設備接地的工藝要求及方法
電氣設備的接地可用專用接地導體(接地線、搭接條)接地,也可將箱子底腳與船體永久性鋼質構件或與船體相焊接的底座、支架進行可靠連接。如選用接地線,接地線的長度應盡量短,不得使用裸線,應采用兩端已接有電纜冷壓接頭的專用接地導體。
如圖1是電氣設備箱子底腳與船體相焊接的底座直接進行連接。其連接方法如下:
①將設備接地點和接地柱等接觸面處的油污、污垢等用砂紙、銼刀消除,露出金屬光澤,且光潔平整;
②墊總厚度大于0.5mm,大于設備底腳接觸面積的錫箔片,錫箔片的作用是增加接觸面積,有良好的導電性,并防止接觸面間被氧化;
③依次用平墊圈(增加接觸面積,減小受力壓強)、彈簧墊圈(防止螺母松動)或鎖緊螺母加以緊固,確保牢固可靠。
進入配電設備的單根電力電纜接地,電纜金屬編織護套的切割應符合電纜接地的工藝要求,處理不完善,電纜絕緣層破裂會造成電氣短路、絕緣降低等問題。在接地時,應將電纜編織網抽出,擰成一股,套上黃綠色套管,在其末端用冷壓鉗壓一個電纜接頭,墊錫箔紙,就近接到專用的接地端子上,確保牢固可靠。所選接地線的截面積按該束電纜中最大載流導體的截面積選取,可按表1來進行選擇。
3 ?電氣作業(yè)安全制度
對于造船企業(yè),必須建立健全電氣作業(yè)安全制度,強化企業(yè)主體責任,完善各級安全管理機構,各級領導應真正樹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充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安全宣貫和安全培訓,增強員工電氣安全意識,提升員工應急自救能力,同時加快人員技能提升;加大安全生產檢查力度,各班組、安全員應每日進行安全巡檢,發(fā)現的問題需及時整改,安保部應有完善的考核記錄,開展專項安全檢查,對常見的安全問題進行重點排查。電氣作業(yè)安全制度主要有:工作票制度、臨時用電管理制度。
3.1 工作票制度
為了保障人身安全、設備安全,防止發(fā)生安全事故,而設立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是在電力設備上進行作業(yè)的書面命令和安全許可證。生產調度和安保部負責工作票的監(jiān)管。工作票制度設立工作票簽發(fā)人、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工作票簽發(fā)人應由機電管理部主任、專業(yè)技術人員簽發(fā),工作負責人是工作任務的總負責,一般應由運行部負責,工作許可人一般應由調度或班組長擔任。
工作票簽發(fā)人應核實工作票上所填寫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備,應寫明送電和停電時間、工作地點、檢修設備范圍等。工作許可人應對工作票內容清楚明白,了解施工中有哪些危險,如有疑問,應及時向工作票簽發(fā)人了解后再施工,并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說明哪些地方存在危險,落實有關安全措施。工作負責人組織現場施工人員有序作業(yè),作業(yè)時,工作負責人應始終留在現場,隨時提醒工作人員注意安全。工作完畢后,現場做好5S管理,符合工完料清場地凈的要求,方可將工作票交還,撤離現場。
3.2 臨時用電管理制度
在船臺階段,由于岸電和發(fā)電機還沒有送電,如動盤車機、錨機、調距槳等設備均需架設臨時電,調試人員應提前向供電部門辦理申請手續(xù),并在臨時用電臺賬上做好登記。供電部門電工必須按照施工流程和工藝要求接線和送電,確定電源進線位置及線路走向、確定電源線長度及橫截面積,臨時電纜線表面應貼有電壓伏值標簽,臨時線接裝的設備應妥善接地,線路完整,并有防雨措施和警戒牌。調試結束,應及時拆除臨時線路。禁止任何人私自架設臨時供電線路和裝設臨時燈具,或隨意加大電氣設備功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在船舶電氣安裝和日常使用時,要嚴格按照船舶用電安全措施、電氣設備接地標準進行施工,并建立健全電氣作業(yè)安全制度,及時避免用電事故的發(fā)生,有效保障船舶相關人員的人身健康,推動我國船舶建造和航行的安全。
參考文獻:
[1]霍銳珠.船舶電氣設備的故障及維護策略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12):158-159.
[2]許鵬,李楠,王艷紅,王先宏,張鵬.不同運行工況下船舶電力系統(tǒng)的負載響應特性研究[J].艦船科學技術,2020,42(04):91-93.
[3]邱偉偉.論船舶電氣設備的安全用電與管理維護[J].科技風,2020(03):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