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水蘭
摘要:目前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使教育信息化的水平越來越高。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對提高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思想以及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具有積極的作用。本文結合信息化條件下高校教學管理的現狀,探究如何促進高校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信息化;高校;教學管理;策略
前言:信息化條件為高校的教學管理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為了滿足教育信息化發(fā)展的要求,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水平,不斷完善高校教育的基礎設施,改善高校教學管理的工作質量?,F階段,一些高校雖然實施了教學的信息化管理,但是還有一部分的高校的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加以糾正和完善,才能夠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率。
一、高校教學管理的現狀
現階段,高等學校的教育發(fā)展處于不斷變革的時期,為了適應教學發(fā)展的需要,教學管理人員要加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探索改善高等學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措施,推動教學改革,提升教學的水平和質量,為實現人才培養(yǎng)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高校的教學管理是將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連接起來的紐帶和橋梁,高效、有序化的教學管理對深化教學改革,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我國高校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模式,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推行的,這種教學管理模式為保證教學質量、維護教學秩序、促進高校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從高校教學管理的現狀來看,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淡薄、教學管理理念落后是當前教學管理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教學管理人員將管理與服務分開,導致管理人員自身的服務意識缺乏。由于機械地執(zhí)行管理制度,因此也導致管理行為存在過于簡單化的現象,管理人員對知識與人才缺乏必要的尊重和理解,對教育的發(fā)展缺乏關注,而且教師沒有主動考慮教師與學生的需求?!凹议L式管理”也制約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不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部分教師過度重視經驗管理與過程管理,管理的模式較為落后,忽視了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實踐能力,導致教學管理權限較為分散,無法保障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不利于教學管理效率的提升。另外,部分校園管理工作人員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提高高校學生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管理人員要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技能,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來指導工作,學校也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平臺,打造信息化校園,從而滿足信息化校園管理的需要。
二、信息化條件下高校教學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等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性教育,國家的發(fā)展離不開教育水平的提升,高等教育要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管理模式,采用先進的科技管理手段,提升教學管理的效率,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科學化、現代化的發(fā)展水平。隨著高校的教學改革工作不斷推進,如果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人工管理方式,必然難以適應現代化教學改革的需要。在高校擴招的情況下,生源的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利用管理效率更高的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對學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一)學校應加強對信息化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
信息化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和潮流,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不能置身于事外。對高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而言,增強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水平,關鍵在于要提高對信息化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視。在教學管理工作中融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如利用校園的官方媒體、網站宣傳校園管理的相關政策,借助微信、QQ等社交媒體來宣傳校園管理等相關的知識。高校的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與校園領導的重視度有關,只有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管理是當前校園信息化管理的必然趨勢,并了解建立信息化平臺對減少人力、物力的投入的信息,從而將高校的校園管理工作與現代化的校園教學管理工作接軌,繼而進一步增強高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努力引進先進的校園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
高校校園的生源數量眾多,在學生開學以后也面臨著各種教學任務管理工作,管理的工作量大,為了增強校園管理的效率,可以建立校園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的方式,使校園管理各個方面的內容納入到校園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中來,將相關的信息融入到校園平臺中。構建先進的校園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需要校方投入一定的資金支持,同時也需要相關的人員進行管理進行定期的維護和管理。教務管理系統(tǒng)本身是一個包含了經濟管理理論、統(tǒng)計學、數據庫技術等技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是資金技術密集型的項目,建立教務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實現數據處理方式從人工管理向計算機管理轉變的重要體現,在計算機網絡技術發(fā)展成熟的情況下,計算機網絡技術開始融入到校園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學生工作管理上具備傳統(tǒng)管理方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可以實現迅速檢索、數據信息的大量存儲、保密性強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1]。
(三)建設信息化校園管理平臺
目前在數字校園背景下,構建信息化的校園管理平臺,需要高校提高對信息化管理的認識,服從學校信息化管理部門的需求,提升數字化校園管理的水平。目前高校信息化部門對學校信息化建設缺乏整體性的規(guī)劃,因此在搭建信息化的校園管理平臺時,要注意增強校園管理平臺的規(guī)劃性,充分考慮教學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與其他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交換,確保信息數據的權威性與準確性。教學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很多信息數據源于對其他業(yè)務系統(tǒng)的判斷,例如新生基本信息、教師基本信息等,教務信息管理系統(tǒng)也可以為財務處、圖書館、后勤等部門提供數據支持。傳統(tǒng)的數字化校園建設主要是通過數據的線下交易完成的,容易導致系統(tǒng)數據出現不準確、不匹配的情況。而數字化校園建設通過自動實時交換各個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的數據信息,從而提升信息的查詢、檢索效率,為信息的更新和發(fā)布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2]。
(四)管理人員要增強信息技術修養(yǎng)
在信息化時代,校園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管理人員具備必要的信息技術技能,努力加強信息系統(tǒng)應用的水平,提高自身的信息技術修養(yǎng)。例如在對待學生管理的工作時,要求管理人員會用微信公眾號、微博、QQ等加強對學校公共事務的宣傳,促進校方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學校管理的主要對象是學生、教師以及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教師要主動掌握計算機技術的操作方法,并學會使用校園管理系統(tǒng)、教務管理系統(tǒng)等,將這些信息管理系統(tǒng)作為校園管理的工具,以此來提升高校教學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五)加大力度引進優(yōu)秀人才,提升教學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級專門人才的場所,推進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是高等學校適應科學技術、社會進步發(fā)展的必然選擇。高等學校的特殊地位也決定了其應成為先進文化、先進科技、先進管理的代表,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氛圍下的教育活動,才能夠使學生培育成站在時代前列的優(yōu)秀人才。提升教學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對增強教師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具有積極的影響。通過構建網絡教學管理系統(tǒng),采用現代化技術來改造傳統(tǒng)的教學計劃,提高對學生成績、學籍、教材、教室、師資以及教學質量評價的管理,繼而進一步增強高校的教學質量,更好地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結語
高校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滿足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水平,通過建立現代化的教育體系,順應信息化教育管理的趨勢和潮流,有利于為社會培育出高素質、高水平的現代優(yōu)秀人才,從而滿足高校教學管理的需求。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突出學生是教學管理的主體。同時校方的管理人員還應注意掌握計算機操作使用的方法,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應用的水平,以更好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黃堅毅,趙秀艷,朱艷萍.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意義探究[J].教師.2018,(11).248.
[2]王美茹.高等教育信息化對教學管理改革的推動作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