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成良
摘 要:隨著交通道路的發(fā)展,我國對于交通安全管理設施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聯網時代,可以充分發(fā)揮其作用,發(fā)揮互聯網科技成果作用,進而促進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管理的快速發(fā)展,構建互聯網+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管理體系,進而可以將指揮管理系統更好地服務于關監(jiān)控與議題,形成一體化操作,同時提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效率,進而高效處理解決問題,形成高效交通管理體系。
關鍵詞:互聯網+;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管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U491.5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互聯網在各個方面發(fā)展的意義是非凡的。其功能和意義在各個方面都使本身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將其投入交通安全之中,就要拋棄過去傳統的設施技術,使用互聯網來提高交通安全的準確性。將兩者相結合,繼而改善中國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的狀況。本文將當代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的屬性以及現狀特點,思考如何使用互聯網將兩者互相有效配合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1 當代交通安全設施的狀態(tài)
1.1 繁雜性
眾所周知,道路是連通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必要方式之一。因此,道路安全非常重要的。我國是人口大國,各個省份的道路數不勝數。因此,對交通安全的要求就更高。但是對于我國來說,人口較多,地理狀況以及天氣狀況和新擴改道路狀況數據更新等等反復復雜,管理系數較大,道路修路條件較難。
1.2 變化性
由于天氣的變化,交通道路肯定會隨之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在道路改造的社會發(fā)展需求之下,公園、旅游場所都決定了道路需要隨之修建和改造。再加上對道路實行新的管制措施,因此具體到任何一個道路方式都要進行優(yōu)化,以及道路交通安全設施就要隨之轉變。因此,對于交通安全設施是要隨著當代社會交通的發(fā)展來變化。
1.3 易換性
沙塵暴、風沙、下雨天和下雪天等,這些自然天氣狀況,都對于道路的修建具有重大的影響。當一場沙塵暴過去之后,對道路的影響需要集聚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修建道路。當發(fā)生一場交通事故之后,如何迅速處理交通事故中的人的安全和道路的修建。還有當道路的被破壞和損害時,如何迅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這都需要交通安全設施迅速轉變。當今社會還存在許多人為破壞道路,很多人會去偷井蓋造成道路出現缺口,那么如何第一時間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當出現電力不足時,那么道路上的紅綠燈如何迅速運行?如何第一時間保證交通安全?交通管理部門如何第一時間去得知這個消息?這都是需要互聯網與道路的相互配合共同解決的事情。
1.4 應急性
交通道路是連接社會發(fā)展的必須品。因此,當發(fā)生交通事故道路出現問題時,需要及時對其進行維修,并且在短暫時間內保障道路正常運行,如何實現道路應急性的改善?促進道路在第一時間完成其應急作用,保證社會交通的正常發(fā)展。
2 交通安全設施的屬性
2.1 依法性和嚴肅性
交通安全設施是根據國家交通規(guī)范來制定的,根據國家人民的利益制定相關的交通法則,進而保障人們的交通安全。根據國情現狀來制定的有益于人民交通出行的條例,人們必須要遵循交通法律準則,若違反交通安全準則,必定會受到相關懲罰。同時要堅持與我國交警與交通道路密不可分的作用,投入大量交警對交通道路嚴厲稽查,進而保障交通道路的準確運行。
2.2 系統性和協調性
交通道路是連接每條道路的分線,只有將路線貫通起來,才會真正方便人們出行,并且實現最終效益。為人民服務作為交通安全管理人的準則。道路所出現的交通設施——紅綠燈等等為道路線的系統標志。協調統一集中為人民而服務的交通規(guī)范。
2.3 簡潔性和標準性
交通道路上的標志信息都是依照我國的國情研發(fā)出來的。根據人們學習文化程度以及遇到事情的反應能力和邏輯思考能力,進而做出簡單明了的交通標志,這些信息能迅速的幫助人們快速理解其意義快速做出相應的反應動作,維護自身安全,進而減少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人們根據圖形來做出相應正確的邏輯思維,進而來保障在交通道路上行駛,也是遵循國家交通法則的表現。
3 互聯網加使用于安全設施管理過程的特點
交通安全設施大致分為幾個體系,其中包括數據管理實施、設施的維修,以及對于優(yōu)化改善修建新的道路和擴寬道路等等。各個地區(qū)的數據管理具有地域性,如何直接迅速解決地域問題?因此,對當地的數據管理進行采納匯總,更新數據較慢的設備。借助于需要互聯網+的使用,在設施維修時,使用互聯網+技術,可以迅速幫助居民通過互聯網技術在使用兩者結合時,來發(fā)表自己對于維修道路的意見,使用互聯網技術,當交通安全設施體系需要優(yōu)化改善時,互聯網會自動地更新系統,提出合適的建議,最終保障對交通安全設施的質量,提高其運作效率。
4 加強互聯網加在安全設置中的應用
4.1 組建地理信息數據庫
互聯網交通安全系統是提高安全設施的重要條件。每個地區(qū)都有自己獨特的地域條件。因此,加大對互聯網設置,應該把所有地圖等數據創(chuàng)建相應的數據管理庫,通過對數據庫開放共享資源,掌握每個城市安全設施狀況,進而快速實現交通管理目標。將數據集中在交管部門的數據庫中,對于城市中的車輛管理以及交通事故可以有效大量整合,將其整合內容發(fā)布到互聯網上,這樣群眾可以迅速的識別對車輛的管理和使用,進而為群眾提供便利,為人民服務讓群眾的出行更加方便與快捷。
4.2 制定移動巡查交通安全設施
交通部門可以將設備對接交通巡查人員等,將其各種信息進行有效分類整合。比如,工作人員可以在巡邏中將觀察到現象通過互聯網上傳信息,也可以通過微博、抖音等社交方式發(fā)布交通安全圖片,將圖片信息在網上發(fā)布以及整合,再接著處理交通設施。這樣能更好幫助群眾去了解當代交通安全設施的發(fā)展狀況,以及個人行為是否需要改善,更好促進社會效益。在提高移動巡查人員時,要選取符合交通工作職業(yè)素養(yǎng)的人,正確引導交通準則進而促進交通安全的發(fā)展。
4.3 研發(fā)網上管理系統
實現交通安全設施在網上的傳遞,督促有關部門管理進行合理開發(fā)。沿用網上管理的方法,將管理中圖片進行數據庫的轉化,更加高效合理進行管理工作。根據管理體系的這些平臺的建立,加強安全設施工作維護,根據平臺分析出的數據進行評價,進而對工作運行實現預期猜測。將交通工作人員名單投入到網上管理系統之中,更好地合理分配交通工作人員在安全交通安全中的運用,掌握交通道路上的高發(fā)交通事故位置,使用優(yōu)秀嚴謹工作人員,進而來減少事故發(fā)生。實行交通工作人員合理輪流值班,減少工作疲勞的狀態(tài)導致工作效率低下,進而促進交通安全工作的迅速發(fā)展。
5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信息化發(fā)展,我國許多行業(yè)的管理工作都啟用了互聯網的管理方式。因此,應該將互聯網管理模式方式有效地運用在交通安全設施之中,實施交通安全與互聯網模式相互管理的模式,進而提高交通管理部門的信息運作效率以及運作質量,提高網絡工作對于交通安全的實時監(jiān)督,減少交通道路設施出現的不足,避免交通事故的發(fā)生,最終提高交通安全的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陳玉臻.基于“互聯網+”的交通運輸經濟發(fā)展探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0(18):39-40.
[2]高俊.“互聯網+”改變交通運輸行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J].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2019(12):21+186.
[3]周進.“互聯網+”在交通安全設施工程管理中的應用淺析[J].中國交通信息化,2018(07):13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