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繼軍
武術是我國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健體防身的獨特作用,深受廣大高校學生的喜愛和歡迎。但由于它復雜多變,加之學生的基礎較差,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有些學生對武術的興趣降低,甚至變得不感興趣。本人通過對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武術教學現狀分析,找出影響學生學習武術積極性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積極性的對策。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作為一所高職院校,學生由于受網絡小說、電影、電視等因素的影響,對武術充滿神秘和好奇感,對武術產生濃厚的興趣。但由于受師資的限制,每次體育課傳授武術時只能開設一個班,人數大約有30左右人。因此有很多同學雖然喜歡武術課,到最后也不得不到其他的專選班去上課。進入武術專選班的同學,不論他們當初報武術保健課的動機是什么,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他們對武術的興趣都很高,但隨著課程的進行,有一部分同學對武術課的興趣逐漸降低,甚至有一部分同學對武術失去了興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筆者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對所教的學生進行了調查,并根據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提出提高學生進行武術練習的積極性的對策。
1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武術教學的現狀和2018、2019級武術專選班32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對2018、2019級武術專選班的同學進行問卷調查,采用當場發(fā)放,當場填寫,當場收回的方式。共發(fā)放問卷300份,收回30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生120份,占40.0%,女生180份,占60.0%;有效問卷280份占整個問卷的93.3%。對問卷進行了效度和信度檢驗,符合統(tǒng)計學的要求。
1.2.2 訪談法
就上課的內容、方法與專家座談,征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與部分學生進行座談,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與需求。
1.2.3 分析歸納法
將調查的結果用Excele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歸納,找出其中的規(guī)律,結合專家與學生的意見,改進武術專選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和教學環(huán)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對影響學生學習武術積極性因素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2.1 學生對武術認知對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在調查中了解到,由于對武術的多種不同的認識對武術缺乏學習興趣的學生占46.8%,特別讓人不解的是本應該對武術有興趣的男學生卻缺乏興趣。究其原因:大一的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大部分仍保持著中學生的稚氣,所以他們對武術的認識更多的停留在感性的階段。博大精深的武術在他們心中是一個值得向往的神秘項目,影視作品里無數武功蓋世的武林高手更是他們崇拜的偶像。他們對武術好奇,渴望自己也能擁有武林英雄的豪氣和絕世武功。對你喜歡學習哪些武術內容的調查結果顯示:有70%的學生選擇散打,這是因為他們學習武術以防身健體為目的相符;有20%的學生選擇器械,10%的學生選擇拳術。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的武術教學內容以武術套路為主,第一學期學習簡化少林拳,第二學期學習三段劍術,第三學期學習三路初級長拳,第四學期學習初級劍術。武術是一項技術要求較高、難度較大的體育項目,以武術套路為例,其動作量多,方向路線變換大,每個動作包含的因素也相對復雜,加之武術課的上課地點在室外,日曬風吹,這就使他們容易產生膽怯、怕苦、怕累的心理,進而反感表現出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對練習內容不感興趣,不愿意上武術課。對武術課的態(tài)度調查結果顯示,對武術課持有厭惡、畏懼心理的學生占15.8%。
2.2 學生的武術基礎對學生學習武術積極性的影響
對學生以前是否練習過武術的調查結果顯示:大一新生有98%的同學以前沒有練過武術,只有2%的同學練習過一點兒武術。從此一點來看,學生的武術基礎比較差,對武術的接受是比較慢。對“記不會套路的原因”的調查結果顯示:有10%的學生認為是在課堂上沒有完全學會,有40%的學生認為是沒有基礎,有15%的學生認為是沒有及時復習,有35%的學生認為課下練習的太少。
2.3 場地、器械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對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的武術教學場地、器材調查結果顯示:95%以上的學生對場地、器材不滿意,75%學生認為場地器材、運動設施不夠完善,影響他們上武術課的積極性。武術課在田徑場的跑道上授課,如遇大風和雨雪天就難以保障教學計劃的正常實施。
2.4 學校武術氛圍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影響
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的武術氛圍相對淡薄,校內各種協(xié)會和各院學生會經常組織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比賽,但武術比賽、武術交流活動基本沒有,這也是武術之花在學校不能奪目開放的一個原因。
3 提高學生學習武術積極性的對策
3.1加強武術理論課教學
武術理論是武術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理論講授,弘揚武術文化,加強對技術的理解,這不僅是解決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問題,而且還是提高學生能力的一個方面。因此,重視武術理論課教學,才能夠發(fā)揚武術的教育功能。
3.2結合散打的學習,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充分調動學生練習武術的積極性
利用學生剛接觸武術時的激情,通過思想教育和引導,讓學生明白練武是很辛苦的事情,而且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才能有所得,絕非是一朝一夕之功。武術基本功是練習武術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正如拳諺說的“練武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練武不練腿到老冒失鬼”,“練武不練腰終究藝不高”。當學生有一定的基礎后,結合散打基本技法進行練習,以滿足同學們防身健體的需求,充分調動練武的積極性。
3.3 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選擇難度適宜的武術套路進行教學
調查結果顯示:98%的同學沒有練習過武術,學生的武術基礎比較差。筆者根據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動作較簡單、路線簡練的套路進行教學。實踐證明這些套路的教學效果較好。
3.4 改進教學方法,充分利用上課時間,盡可能的使每一個學生掌握上課內容
采用循環(huán)式教學方法即A、A—B、A—B—C、A—B—C—D(字母代表教學內容),直到套路的最后一個動作。結合武術動作的攻防含義,將武術套路分成若干個動作組合,分開練習,練熟后再將它們還原到套路中去。一些套路中的重點、難點,要組合在課堂上的基本功練習中進行練習,這樣既練習了基本功又記住了套路。
3.5 適當加大投入資金,改善武術教學環(huán)境
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加大投入資金建設武術館或武術棚,購買相應的器材,大力改善武術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悅、舒適、安全的活動空間,保證學生的武術課按時、按質按量的完成。
3.6 培養(yǎng)武術骨干,成立校、系武術協(xié)會,營造武術教與學的氛圍
成立校、院武術協(xié)會,加強對協(xié)會的指導工作,培育武術骨干。武術與其他的體育項目相比有他明顯的特點,動作多,變化多,對身體的協(xié)調性要求高,課的間隔又比較長,加之學生的基礎又差,光靠課堂上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要想練好武術,就必須組織好課下練習。充分利用武術協(xié)會和體育骨干,分散練習與集中練習相結合,教師集中指導與單獨輔導相結合。有些學生在問老師時,有些不好意思,但他們非常愿意問同學,同學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既提高了課堂效果,又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根據武術骨干的表現,可在期末總成績上給予適當的加分。在校園中組織各種武術活動,加大武術的校園宣傳力度,在校園內營造一個知武、愛武、練武、比武的良好氛圍,使武術真正成為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
3.7 組織好課下練習
采用以專業(yè)為基本單位進行練習,每個專業(yè)找出一個武術水平較好的同學作為負責人,負責本專業(yè)其他同學的輔導。
通過上述一系列措施的實施,武術班學生學習武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顯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河南牧業(yè)經濟學院 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