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艷
外國文學作品是指除中國文學作品以外的世界各國的文學作品。世界文學源遠流長,絢麗多姿。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引導學生多多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以開闊他們的視野,讓他們了解各國的歷史和文化,感受中外文學作品的差異。下面,筆者就談談如何引導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
一、以西方歷史為線索,引導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
文學作品大多都因時而著,記錄了某個特定時期發(fā)生的事件。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以西方歷史為線索,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了解歷史對文化的影響,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將他們快速帶入作品所描繪的場景中去。教師可以給他們介紹一下某個歷史時期的文學作品。例如,從14世紀到19世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學作品也展現(xiàn)出那個時代的特點。14世紀到17世紀,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歐洲資產(chǎn)階級興起,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xiàn)實生活悲觀絕望的態(tài)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極度厭惡天主教的神權(quán)地位及其虛偽的禁欲主義,希望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這就是“文藝復興”。受此影響,這個時期孕育了一大批經(jīng)典的文學作品,包括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談》、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等。這些作品往往具有很強的斗爭性,肯定現(xiàn)實世界和現(xiàn)實生活,認為人有改變現(xiàn)實世界的能力,向統(tǒng)治中世紀的神權(quán)政治發(fā)出了挑戰(zhàn)。其中,《十日談》一書就提倡男女平等,提倡把人的聰明、才智和思想感情從神的禁錮和封建枷鎖中解放出來,強烈反對禁欲主義,熱情地歌頌現(xiàn)實生活。這部巨著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描寫了人的世俗生活,深刻地刻畫了活靈活現(xiàn)的“人”,不再著筆于那些夢幻般的虛無飄渺的“神”。以西方歷史為線索,教師就能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剖析作品,理解作品。
二、以語文教材為依據(jù),引導學生進行主題閱讀活動
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適時拓展延伸,設(shè)計主題閱讀活動,引導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例如,講完了《詩經(jīng)》,可以設(shè)計一個“探究中外文學作品的差異”的主題閱讀活動,讓學生比較閱讀古希臘的《荷馬史詩》與我國的《詩經(jīng)》。這兩部作品都是歷史上非常經(jīng)典的詩集,都展現(xiàn)了一個特定歷史時期下的社會風貌。通過比較閱讀,學生會發(fā)現(xiàn)《詩經(jīng)》以抒情詩為主,采用的是賦、比、興的寫作手法,在情感表達方面比較含蓄細膩;《荷馬史詩》完全是敘事詩,通過敘述希臘聯(lián)軍圍攻特洛伊的故事來表達希臘人崇尚自由的感情,在情感表達方面就相對奔放直接。此外,《詩經(jīng)》里的主題是十分豐富的,包括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等;《荷馬史詩》里的作品主要是歌頌剛強勇武的戰(zhàn)斗英雄,贊美忠貞不渝的愛情。又如,講完了《孔雀東南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與《羅密歐與朱麗葉》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閱讀。兩部作品雖然體裁不同,但是都歌頌了男女之間的美好愛情,揭露了封建家長的自私、狹隘、專制和無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然后談談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說:“在《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焦仲卿‘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最后,他們化為雙飛鳥,在死后得以團圓,是喜劇收尾。在《羅密歐與朱麗葉》中,羅密歐和朱麗葉雙雙殉情,故事就結(jié)束了,是悲劇收尾?!蓖ㄟ^比較,學生也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題思想。
總之,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安排,采樣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閱讀外國文學作品,開闊他們的眼界,讓他們從外國文學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感受到不同國家的人對真善美的渴望,進而陶冶他們的情操。
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重點課題《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GS[20191GHBZI08
(作者單位:甘肅省文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