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秀
摘要:小學生由于自己的年齡比較小,其對自己的管理和控制技能仍然相對較弱,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目前,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當中,德育效果已經不是特別明顯,需要通過各個方面的努力,來優(yōu)化班級管理效果。在小學教室中,班主任作為學生各個方面的領導者,也發(fā)揮著關鍵作用。此外,班主任的角色對學生有重大影響。作為小學班主任,如何進行學生道德教育值得探討。本文將從小學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的有效策略兩個方面,圍繞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展開有效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道德教育;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0)-23-
德育是小學班主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育學生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小學階段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提升學生對學習,對做人做事方面的認知,甚至能夠對學生的人生方向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加強道德教育是新時期教育和管理課堂的關鍵內容。在這一過程中,班主任應整合教育理念,以不斷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自主行為能力,滿足了新時期小學教育的客觀需求。
一、小學班主任德育的重要性
在小學,班主任就是小學生的榜樣,是學生生活學習所追求的學習榜樣。小學班主任做好學生的道德教育工作,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找到更好的自我,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素質,取得更好的道德素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班主任應尋找現階段道德教育的短板,立足與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有效改進和發(fā)展,提升學生對是非的認知,以培養(yǎng)學生區(qū)分是非和抵制不良行為的能力,幫助學生掌握學會團結他人、幫助他人,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整個國家的發(fā)展培養(yǎng)新一代的接班人。
二、加強小學班主任德育的有效策略
(一)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學習榜樣
小學班主任是小學生的管理者,教師的行為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行為。因此,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小學班主任需要謹言慎行,以身作則,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當班主任在教學管理實踐中能夠對學生起到積極的正面引導作用時,小學生也會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也大有裨益。
例如,在實施道德教育時,班主任可以通過班級紀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時,自己必須帶頭遵循班級的紀律,遵守學校的作息時間,在公共場所遵守公共秩序,成為學生學習的好榜樣。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懲戒和教育時需要注意言辭,既要起到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有需要保護學生自身的尊嚴和人格。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保護學生自身尊嚴和人格時,也會成為學生對待其他人的一個模式,這對學生會形成一種無形而有益的影響。班主任還可以在道德教育實踐中實現一視同仁,不論是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還是學習一般的學生,學生犯了錯誤,需要根據錯誤的輕重受到同樣的懲戒,為班級建設做出了貢獻,都需要受到獎勵。班主任在班級德育教育實踐過程中如果犯了錯,同樣需要對學生進行道歉和反思,班主任在學生面前進行反思,不僅能夠讓學生學會自主反思,對學生做人做事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當然,小學版主任需要在日常的班級德育教育過程中,需要教會學生解決生活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困難,為學生樹立好榜樣,引導和幫助學生學會解決困難的同時,需要養(yǎng)成樂于助人的習慣。當然,負責課堂把班級管理的班主任在實施道德教育時,也應積極發(fā)現和表揚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學生,獎勵這些學生,以便其他學生可以以這些學生作為基準和榜樣。
(2)確保課外德育活動的實踐性
小學生由于缺乏生活體驗,對于德育學習的認知尚處在抽象的階段。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活動時,需要突出活動的實踐性,讓學生能夠借助德育實踐活動,來充分提升自己的德育學習能力。因此,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實踐環(huán)節(jié),需要針對學生的德育實踐學習進行積極的指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親身經歷感受德育實踐活動的意義所在,進而有效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讓學生能夠真正得到成長。
例如,在學校的學生享受這學校的教育服務,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學習,并不理解視環(huán)衛(wèi)工人的辛苦,故而會出現在校園外亂扔瓶子的情況。而小學班主任僅僅通過口頭宣傳亂扔垃圾的不容易,很難讓學生感受到環(huán)衛(wèi)工人工作的勞累與辛苦。但是,小學版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園周邊撿拾常見的空瓶子和空袋子,讓學生通過體驗環(huán)衛(wèi)工人的工作,來明白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道理。同時,班主任組織學生在撿拾完垃圾之后還可以為學生進行垃圾分類講解,向學生介紹垃圾,并通過垃圾分類來鼓勵學生養(yǎng)成垃圾分類習慣。另外,班主任還可以通過班會的形式,積極使用先進的教學設備來展示環(huán)境污染對生活的嚴重影響,使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糾正不良行為,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念。此外,班主任還可以趁活動課時間,組織學生前往去養(yǎng)老院做義工,組織表演等活動方式,讓學生加深對公益勞動的認知,繼而成為一名對社會和諧發(fā)展的出色的公民。
(三)使用專題課進行德育
對于小學班主任來說,課堂會議是其中的一部分,這是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專題班會來滲透道德教育。另外,為促進專題課堂會議的擴大,班主任需要在課堂會議前做出科學合理的計劃。在舉行班級會議時,班主任可以從多種方式中選擇,以鼓勵學生思考。諸如游戲方法,情境方法等教育方法。在適當的時候,班主任還可以使用感染力強語言來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班會的主題,更好地掌握德育的內容。
例如:學生在適應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過程中,需要別人的幫助,同時也需要幫助別人。而圍繞“樂于助人”主題開展專題教育,能夠提升學生幫助別人的意識。在班級會議上,班主任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一個公益視頻。如小學生攙扶老奶奶過馬路,小學生幫助不便彎腰的老人撿掉了的物品。視頻中的畫面具有比較直觀而強烈的感染力,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促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幫助他人,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播放視頻后,班主任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剛剛放映的內容進行積極的討論,并要求學生思考什么是“樂于助人”?為什么要樂于助人?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是樂于助人呢?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上針對已經看過的視頻內容進行討論,有助于學生對樂于助人產生深刻的認知,并且能夠讓學生感嘆受到樂于助人的意義所在。另外,能夠幫助學生找到樂于助人的實踐途徑。當學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真正意義上感受到樂于助人的價值所在,并且學會如何去做的時候,“樂于助人”的專題教育才算是真正完成。
(四)加強學生合作意識的發(fā)展
合作能力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對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至關重要。在小學德育過程中,班主任不僅需要提升學生的個人學習和生活能力,還應充分意識到學生合作能力的提升,而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是提升其合作能力的關鍵所在。
例如,小學教師可以通過逐漸小學合作小組的方式,讓學生“抱團”完成一個小組德育實踐任務。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分歧和矛盾,甚至是觀點上和方法上的沖突,而班主任需要在學生的合作過程中漸漸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結合小組的實際情況來做出選擇,最后能夠順利完成德育實踐任務。小學生的合作意識是需要班主任去引導和啟發(fā)的,當學生能夠在德育學習實踐過程中,面對困難能夠積極的利用小組內的優(yōu)勢去找到解決的辦法時,學生的合作意識就已經得到了提升,當學生能夠借助合作解決個人能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就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德育實踐能力??梢杂行У靥岣叩掠挠行浴T诘掠^程中,小學班主任需要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形成協作互助的意識,然后幫助學生在小組內建立信任感和認同感,這樣就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德育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合作和溝通能力。
(五)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
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班干部可以協助班主任管理班級,組織班級實踐活動,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起到積極的協助作用。在班級管理實踐當中,班主任通過積極教育培養(yǎng)班干部的各項能力,在道德教育工作中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讓班干部能夠在班級德育實踐工作中能夠團結學生,讓學生能夠在德育活動中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這方面,小學班主任應著重培訓班長,并通過競爭性介紹,組織學習等方式合理選擇班長,使班長有足夠的工作機會。
例如,班主任可以開展班長競選活動,以便對班長有想法的學生可以公平競爭,讓學生能夠通過民族選舉的方式,選拔出自己認同的班長。班主任和其他同學對班干部進行監(jiān)督,督促班長積極地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同時,班長輪換系統(tǒng)也可以在教室中實施,從而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充當班長的機會。而學生需要對每一任班長任期滿之后對其進行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成長。另外,體育委員和學習委員也是重要的班干部,能夠對班級的體育活動和學習起到積極的組織作用。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利用教室報紙來指導班干部和學生收集資料,創(chuàng)作和繪制具有主題文化,奮斗精神等特色的板報。班主任學會在班級選舉和培養(yǎng)認真負責的班干部,能夠使得學生得到鍛煉的機會,同時也可以為班級的成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結論:
一般而言,加強道德教育是班主任肩負的重要任務,但這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班主任需要在實踐中發(fā)現問題,并且積極的解決問題。而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學習榜樣是班主任需要做的第一步,確保課外德育活動的實踐性是基礎,使用專題課進行德育是有效方式,加強學生合作意識的發(fā)展是途徑,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是保障。負責課堂教學的班主任必須不斷地研究和總結工作,并付諸實踐,以真正促進德育的有效實施。
參考文獻
[1]楊紅蓮.小學班主任德育教育中關于小學生孝道教育的探究[J].考試周刊,2018(A5):175.
[2]宋燕,趙曉艷.心育與德育的整合——分析滲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實施[J].知識文庫,2018(23):114.
[3]何月乾.淺析如何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開展有效的德育教育[J].讀寫算,2018(34):67.
[4]公維麗.德育引領 ?深入人心——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18(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