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澤亞
摘 要:隨著通車運營時間的增長,道路使用過程中,極易發(fā)生裂縫、水穩(wěn)定性不足等情況,尤其是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病害最為常見。為了解決這一技術難題,提高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質量,必須找出病害原因,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治措施,從而促進我國公路建設水平不斷進步。
關鍵詞: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病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U418.6 文獻標識碼:A
1 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全長19.6 km,為雙向四車道,沿線存在大型礦企,是煤炭外運的主要通道。建成通車多年,路面出現了大量病害問題,尤其裂縫問題最為嚴重。為此,本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為試驗段,k4+780~k5+780,共1 000 m,由此展開裂縫病害調查與分析。
2 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病害路況調查與分析
2.1 裂縫調查與分析
本調查路段共計1 000 m,左、右路幅裂縫調查與分析情況如下:
(1)左半幅。在所調查的1 000 m范圍內,左半幅共有橫向裂縫163條,最短及最長橫向間距分別為0.8 m、29 m。其中貫通裂縫共82條,占橫向裂縫總數量的50.3%。此外,在該范圍內還出現了大量縱向裂縫,共76處,其中最長的一條達到了182 m。
(2)右半幅。在1 000 m試驗段內,右半幅共計橫向裂縫182條,最短及最長橫向間距為1.4 m~27.6 m。其中貫通裂縫共89條,占橫向裂縫總數量的48.9%。此外,本路段同樣存在大量縱向裂縫,共62處,其中最長的一條達到了167 m。
由此可見,本路段路面裂縫病害較為嚴重,不僅貫通裂縫占比較高,還存在較為嚴重的縱向開裂問題。一般情況下,路基、基層沉降或結構承載力不足會引起路面縱向開裂。結合裂縫發(fā)展特點來看,初步判定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層強度不足。
2.2 鉆芯調查與分析
為了更深入地調查裂縫病害情況,針對局部裂縫采取了鉆芯取樣法,以便了解裂縫變化情況和發(fā)展走勢。在試驗段上共選取6個測點,具體情況如下:
由表1可見,本路段貫通裂縫較多,面層開裂處,基層已開裂。且在芯樣內發(fā)現雜質情況,說明裂縫的產生已對路面整體性帶來了極大影響。
2.3 裂縫處承載能力檢測與分析
為檢驗裂縫處承載能力情況,本文采用了BZZ-100載重車進行試驗段彎沉值的測定與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由此證明,裂縫傳荷能力很小,甚至是沒有。由于右半幅車道重載超載車輛較多,所以彎沉值相對較高。
3 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病害原因
通過對本路段裂縫問題的調查與分析,可以了解到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點:
(1)由鉆芯取樣結果可見,本路段多為貫通裂縫,且面層開裂處,基層已開裂,或部分基層產生裂縫,面層較為完好。這說明很多情況下是基層先產生裂縫,在長期荷載和溫縮、干縮等作用下,導致該處裂縫出現應力集中現象,形成反射裂縫。為此,必須將如何抑制和減少基層裂縫作為防治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的重要途徑。
(2)從彎沉測定情況分析,相比完好段的彎沉值,裂縫處彎沉值要高出很多,說明,裂縫處承受的路面應變相對較大。尤其是在行車荷載和溫度等因素的長期作用下,裂縫將進一步發(fā)展,其長度、寬度也會發(fā)生變化,逐步發(fā)展為網裂、坑槽、龜裂等病害。為解決此類問題,必須改善裂縫處傳荷能力,提高路面抗裂能力。
(3)除了上述原因,路面材料壓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雨水不斷進入路面內部結構,降低基層強度,加上行車荷載長期作用,進而引發(fā)其他病害,如唧泥、松散等,導致基層支撐失效,引發(fā)大量裂縫病害。
4 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病害防治措施
為了有效控制和減少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開裂問題,本文提出采用抗裂型水穩(wěn)碎石基層。具體施工措施如下:
4.1 混合料配合比設計
4.1.1 含水量、干密度試驗
為確定抗裂型水穩(wěn)碎石基層的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本文采用振動壓實成型法和重型擊實成型法對不同水泥摻量的水穩(wěn)混合料進行試驗測定。試驗結果如下:
水泥摻量3.0%:①振動成型法最佳含水率為4.3%,最大干密度為2.388 g/cm3;②重型擊實法最佳含水率為4.2%,最大干密度為2.337 g/cm3。
水泥摻量3.5%:①振動成型法最佳含水率為4.5%,最大干密度為2.399 g/cm3;②重型擊實法最佳含水率為4.4%,最大干密度為2.351 g/cm3。
水泥摻量4.0%:①振動成型法最佳含水率為4.6%,最大干密度為2.438 g/cm3;②重型擊實法最佳含水率為4.6%,最大干密度為2.372 g/cm3。
水泥摻量4.5%:①振動成型法最佳含水率為4.9%,最大干密度為2.457 g/cm3;②重型擊實法最佳含水率為5.0%,最大干密度為2.385 g/cm3。
4.1.2 強度試驗
成型無側限抗壓強度測定本文分別采用了振動壓實法和靜壓法,按照壓實度(98%)進行混合料試件的制備,在規(guī)定要求下進行6d養(yǎng)護,浸水1d后取出,作7d無側限抗壓強度檢測。所得結果如下:
水泥摻量3.0%:①水穩(wěn)混合料7d靜壓成型強度平均值為3.1 MPa,代表值為2.7 MPa;②水穩(wěn)混合料7d振動成型強度平均值為4.8 MPa,代表值為4.2 MPa。
水泥摻量3.5%:①水穩(wěn)混合料7d靜壓成型強度平均值為4.2 MPa,代表值為3.8 MPa;②水穩(wěn)混合料7d振動成型強度平均值為6.2 MPa,代表值為5.5 MPa。
水泥摻量4.0%:①水穩(wěn)混合料7d靜壓成型強度平均值為5.1 MPa,代表值為4.6 MPa;②水穩(wěn)混合料7d振動成型強度平均值為7.9 MPa,代表值為7.1 MPa。
水泥摻量4.5%:①水穩(wěn)混合料7d靜壓成型強度平均值為5.9 MPa,代表值為5.2 MPa;②水穩(wěn)混合料7d振動成型強度平均值為9.1 MPa,代表值為8.3 MPa。
按照抗裂型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標準要求,應保證靜壓法成型強度代表值在3 MPa以上的技術要求,結合上述檢測數據,且基于經濟性原則,決定選取3.5%水泥摻量的水穩(wěn)混合料設計。
由此得出,抗裂型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水泥用量為3.5%,最大干密度為2.399 g/cm3,最佳含水率為4.5%。
4.2 施工技術要點
相比傳統(tǒng)水穩(wěn)工藝,抗裂型水穩(wěn)工藝的關鍵在于拌合站生產配合比設計和現場壓實度控制兩點,通過上述試驗方法已確定配合比。因此,在施工技術要點方面,必須做好壓實度控制工作,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為提高碾壓施工效果,本工程應采用噸位較大的單鋼輪壓路機,并對碾壓方案進行優(yōu)化調整,從而提高水穩(wěn)基層抗裂性能。基層碾壓施工一般分為3個階段,初壓時,采用DD110振動壓路機進行1遍靜壓,碾壓速度不宜過快,可控制在1.5 km/h~1.7 km/h之間;復壓時,采用徐工220壓路機進行3~5遍重振,速度可適當加快,控制在1.8 km/h~2.2 km/h;終壓時,可采用XP261壓路機進行1遍靜壓,速度緩慢,控制在1.5 km/h~1.7 km/h。終壓后,保證無明顯輪跡,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
4.3 質量檢測分析
為檢驗抗裂型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施工效果,選取試驗段和普通水穩(wěn)基層路段進行裂縫數量對比與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1)抗裂型基層裂縫情況。裂縫數量共17條,裂縫平均間距為113 m。
(2)普通水穩(wěn)基層裂縫情況。裂縫數量共55條,裂縫平均間距32 m。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裂縫數量方面,還是裂縫平均間距方面,抗裂型水穩(wěn)基層遠遠低于普通水穩(wěn)基層,說明抗裂水穩(wěn)基層具有顯著的抗裂效果。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道路迅猛發(fā)展,公路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里程數量快速增長。隨著交通量的不斷增加,交通荷載越來越大,對路面承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已建公路多采用半剛性基層材料,比如,水泥穩(wěn)定砂礫、二灰碎石等,此類材料強度大、剛度高,且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將其作為路面基層,可以很好地抵抗路面行車荷載疲勞破壞帶來的問題。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現,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極易發(fā)生開裂等病害,為有效控制和減少基層裂縫,必須找出開裂原因,采取切實可行的防治措施,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夏春建.骨架密實型水穩(wěn)基層施工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17,24(05):174-175+189.
[2]翟衛(wèi)東.骨架密實型抗裂水穩(wěn)基層的施工技術[J].交通世界,2017,24(15):66-67.
[3]郭建民,張靜,丁勇.瀝青路面溫縮裂縫的成因與防治措施[J].科技與企業(yè),2013,22(22):204.
[4]李春梅.瀝青路面裂縫的成因與防治措施[J].科技與企業(yè),2012,21(11):238.
[5]楊錫榮.瀝青路面裂縫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5(20):1766+2012,
[6]張富安.道路工程瀝青路面反射裂縫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4,4(09):1-4.